□甘肅省靜寧縣界石鋪鎮(zhèn)七里小學 李新果
小學數學教育與信息技術的整合,其一,可有效改變傳統(tǒng)小學數學教育的枯燥和乏味現狀,激活學生創(chuàng)造力,為學生創(chuàng)建生動情境,具體化、形象化數學知識,讓學生對數學學習充滿好奇和期待,從而建立長久的數學學習興趣。其二,能夠有針對性地突破數學教學重難點,借助信息技術的直觀特性,一網打盡學生存有疑惑的那些知識點,增強學生學習自信心。其三,獲得及時性教學反饋,便于針對性調整,優(yōu)化教學過程。在運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時,教師教學效果能夠即時呈現,所以教師可通過所獲得的這些反饋,改進和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和策略,以更契合學生學習實際的方式進行教學,以此獲得良好的數學教學效果。
小學數學教育與信息技術整合問題之一,就是教師信息素養(yǎng)不高,未對信息技術建立正確認識,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較弱,不但不能發(fā)揮信息技術的有力輔助作用,反而使其成了教學過程中的“雞肋”,嚴重制約著小學數學教育與信息技術的有效整合。
小學數學教育與信息技術整合存在的第二問題,就是整合方法有效性不高。在小學數學教育中,教師并未充分意識到信息技術輔助教學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所以教師大多利用信息技術講解一些重難點知識,或制作簡單課件輔助講解,并未從內容、形式、方法等多個方面,全面整合信息技術和小學數學教育,讓信息技術成為小學數學教育不可或缺的教學手段,從而阻礙信息技術和小學數學教育的深度融合。
要想優(yōu)化小學數學教育與信息技術整合,首先要從思想入手,提高教師信息化教學認知,使其樹立小學數學教育信息化觀念,如此才能在小學數學教育過程中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科學培養(yǎng)具有良好信息素養(yǎng)的小學生,并促進小學數學教學效率的提高。
全方位整合小學數學教育與信息技術主要分為以下兩個方面:其一是以教學內容方面進行整合。在新課改持續(xù)推進的教育背景下,小學數學教育要求和標準也隨之提升,提出在教學中要盡可能地將數學知識生活化、形象化,降低數學學習的枯燥性,有效激發(fā)學生內在學習動力。因此,想要實現這一教學標準,單純依靠有限的教材是很難達到的,還必須借助信息技術的力量,以豐富的網絡資源,拓展學生知識面和知識結構。其二是教學方法方面的整合。傳統(tǒng)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主要采用單一的講授法,既難以激發(fā)學生學習激情,且也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培養(yǎng),所以教師可將信息技術引進小學數學課堂中,以多樣化的多媒體手段,豐富教學方法,以此提高學生數學綜合素養(yǎng)。
小學數學教育與信息技術的整合效果優(yōu)劣,主要取決于教師信息素養(yǎng)的高低。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必須積極主動學習現代化信息技術的使用,并結合教學實際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于教學中,推動小學數學教育的發(fā)展。
信息技術和小學數學教育的有效整合,既能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學生學習激情,又能優(yōu)化數學教學過程,突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桎梏,促進教育現代化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