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敏
摘 要:通過《快樂讀書吧》的課外閱讀活動,讓學生在閱讀中自主構建出閱讀策略,讓學生運用這些策略在讀中得趣、得智、得能。
關鍵詞:新課標;閱讀目的;閱讀策略;構建
根據(jù)新課標的要求,義務教育階段九年的閱讀總量應該在400萬字以上,因此,應該從入學開始就幫助孩子和書本交朋友,讓閱讀成為孩子終身的愛好。學生閱讀的目的比較單純,按需求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在閱讀中想得到樂趣,第二類是想在閱讀中獲取信息,第三類是在閱讀中希望能提高語文學習的能力。作為老師,我們鼓勁學生閱讀,就應該著力于這三類的目的,并努力把這三種目的融合在一起,滿足學生閱讀的需求。而要達到這三類的目的,就需要幫助學生找到閱讀的方法,需要多種閱讀策略的支持,但閱讀策略不是教出來的,而是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自主建構的。如何讓學生在閱讀中能自主構建出閱讀策略呢?我以部編版教材四上《快樂讀書吧》為例,談談讓學生在閱讀中能自主構建出閱讀策略的“四步曲”。
第一步:預讀書,“得”策略。
想要學生自主構建策略,老師應該預先讀讀選好的書,做到對推薦書籍相當熟悉。只有對內(nèi)容熟悉,才能根據(jù)不同書籍的特點,采用不同的方法吸引學生去閱讀。部編版語文四上《快樂讀書吧》以“很久很久以前”為主題,引導學生閱讀中外神話。根據(jù)第四單元課文的特點,我在這個單元進行教學時,相應不同課文推薦了三本書,分別是《山海經(jīng)》《中國古代神話故事》《希臘神話》,在熟讀這三本書的基礎上,我在教授《盤古開天地》《精衛(wèi)填海》《普羅米修斯》時,就滲透了相關的一些閱讀策略,例如在激發(fā)學生閱讀《中國神話傳>時,我利用《普羅米修斯》與《燧人鉆木取火》進行對比,讓學生初步體驗“比著讀”的策略。在《精衛(wèi)填?!返慕虒W時,我采用的是“問著讀”和“畫著讀”的策略,增加孩子們閱讀文言文短文的興趣。沒錯,只有對內(nèi)容的熟悉,,才能找到適合文本的相應策略。例如人物關系比較復雜的書,可以“畫著讀”,用人物關系圖幫忙理清;故事情節(jié)曲折,人物豐富的書,可以采用“演著讀”的方法。閱讀策略有很多種,建議教師先熟悉了解相關策略,在自己的閱讀過程中嘗試應用,以求為學生提供真實的幫助。
第二步:辦活動,“埋”策略。
這個“埋”策略,需要老師設計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其中,這樣的活動可以是故事會,可以是閱讀筆記展,可以是插圖賽,可以是思維導圖展,可以是演故事……當然,也可以辦一個綜合性的活動,百花齊放。由于在第四單元課文的教學中,已經(jīng)對閱讀策略進行了滲透,于是,我把全班分成了三大組,每組負責研讀《山海經(jīng)》《中國古代神話故事》《希臘神話》的其中一本,這樣設計的目的是希望在活動中,讓學生互相幫助,互相促進,讓他們在活動中得到“書還可以這樣讀”的啟示。我讓他們在之前總結出來的“問著讀”“畫著讀”“比著讀”“想著讀”“演著讀”的方法中,選取喜歡的方法來進行相應神話故事的研讀,當然,在他們讀的時候,我也不斷地參與,給予幫助和指導,為《快樂讀書吧》的活動能有高質量的展示做準備。
第三步:活動時,“挖”策略。
《快樂讀書吧》的展示活動開始了,在小組匯報前,我布置了一個任務,讓學生在看匯報時,想一想:“這個小組采用了哪一種閱讀策略,覺得這個策略怎么樣?”確實,我們一定要捉住活動的契機,讓學生去發(fā)現(xiàn)哪種文本適用哪種閱讀策略,只有這樣,學生才會把之前學到的策略再一次進行內(nèi)化,理解得就更加深入了。例如我們班的《中國古代神話故事》小組,她們在閱讀時,覺得自己只是采用了“演著讀”的策略,結果同學們不約而同地認為,他們還結合著“想著讀”的策略——在“演著讀”時,他們能對人物的描寫加以想象,配上了相應的動作和神態(tài),這就是“想著讀”的功勞。于是,學生更是明白,讀書策略并不是單一使用的,原來是可以幾種策略同時使用的。
第四步:再讀書,“用”策略。
在學生開始構建閱讀策略時,老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一次討論,說一說自己在閱讀中有了怎樣的提高,還存在怎樣的的不足,要明確下一步的提升方向。而對活動進行適時的小結,更讓學生回憶自己參與活動時是怎樣完成任務的,自己采用的策略好不好,還有沒有更好的策略。在這樣一次又一次的反思中,學生自然而然地就會構建出一系列的閱讀策略。這時,老師還可以相機引導學生閱讀更多同類型的書,讓學生選擇適合的閱讀策略,把閱讀活動延伸下去,達到讓學生自主閱讀的目的。而我在這次活動結束時,發(fā)現(xiàn)學生對其他國家的神話產(chǎn)生了興趣,于是,我就適時推薦了相關的作品:《世界經(jīng)典神話與傳說故事》《奧丁的子女》《日本神話故事與傳說》,讓他們用喜歡的,適合的策略進行閱讀,由此把神話閱讀活動延伸開去,使學生更全面地了解神話、感受神話,也讓學生在活動中構建到的閱讀策略可以繼續(xù)完善。
的確,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在學生自主構建出閱讀策略中,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老師在活動中“潛藏”策略,學生完成閱讀活動,并在活動過程中建構閱讀策略,逐漸找到閱讀的門徑,最后就可以形成個性化的讀了。愿我們的孩子不但愛讀,還會讀。孩子們快樂讀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