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裕興
俗話說,“秋風起,蟹腳癢。菊花開,聞蟹來”,秋風送爽之時,正是蟹肥膏紅之日。蟹肉富含高蛋白,其中的鈣含量甚至超過牛奶中的鈣含量,維生素的含量是雞蛋的1.5~2倍(主要存在蟹黃部分),含有的硒元素也遠遠高于普通肉類水平,每100克的螃蟹中硒的含量高達56.7毫克。
季節(jié)與蟹的生長質(zhì)量有很大的關系,而秋季是正是螃蟹生長最好的時期,它們的肉厚肥嫩,且味美色香,為一年當中最鮮美。什么膏蟹、肉蟹、大閘蟹等,都在秋天長得最好。
要想一飽口福,首先得會挑蟹:
1.掂重量,好的螃蟹當然是比較重的,在同樣大小的情況下,較重的那只說明肉更多,黃(膏)更滿。
2.辨活力,輕輕碰觸蟹眼,有活力的螃蟹會快速把突出的眼睛躲閃開。
3.看顏色,如果蟹膏顏色鮮艷,蟹臍兩旁會透出紅色(行內(nèi)俗稱紅?。?/p>
4.捏軟硬,捏一下螃蟹的腳,如果感覺很軟,那說明這只螃蟹很空。
蟹的吃法有很多,最簡單的蒸蟹也是最能感受到螃蟹原汁原味的做法,但用冷水還是熱水蒸是有講究的。如果喜歡吃蟹黃,可以用熱水蒸,因為熱水更容易煮沸熱氣更濃,可以一瞬間鎖住蟹黃味道,讓蟹黃有干酥的味道。如果喜歡吃蟹肉,就可以用冷水,冷水不會讓螃蟹在蒸籠里瞬間死亡,在冷水變成熱水這漫長的過程中,會有很多水蒸氣蒸出,聚集在蒸籠里,不僅可以去除螃蟹的腥味,還可以把蟹肉的水分鎖住。
除了蒸螃蟹,螃蟹還有其他許多做法,比如毛蟹炒毛豆、醉蟹、香辣蟹、蟹粉豆腐等,每一道都賺足口水,吊足食欲,可謂是色香味俱全,每種做法都各有千秋。下面推薦幾款美味秋蟹食療——
用料:蟹黃200克,生銀杏400克,生雞肉、豬五花肉各150克,熟豬油25克,精鹽6克,胡椒粉1克,鮮湯500克。
做法:將銀杏敲碎,除去殼,放入沸水鍋內(nèi),去皮抽心,洗凈。豬肉切塊。炒鍋放油燒至七成熱,放入肉塊、雞塊,煸炒至變色,加入精鹽、胡椒粉、鮮湯。燒沸后,倒入沙鍋,加銀杏,煨至銀杏裂縫撈出。用另一只沙鍋,倒入鮮湯,加入蟹黃、胡椒粉、精鹽燒開,倒入原砂鍋中,調(diào)好口味盛入碗內(nèi)即成。
功效:此湯具有清熱滋陰、斂肺止咳功效。對肺病、咳嗽、哮喘、氣管炎等癥,有一定的輔助療效。
用料:鮮蟹1500克,豆腐90克,青菜少量,生姜、料酒、精鹽、芡粉各適量。
做法:取出蟹肉和豆腐搗爛。加入鹽、姜末、料酒、芡粉攪勻,做成丸子。鍋內(nèi)放高湯或雞湯,燒開后將豆腐蟹丸逐個放入湯內(nèi),燒開,然后放入鹽和少量青菜。
功效:此湯具有清熱解毒、生津潤燥的功效。對火熱內(nèi)熾引起大便秘結(jié)、口干口苦、身熱口渴、皮膚生瘡等均有療效。
螃蟹除了鮮嫩味美,蛋白質(zhì)豐富之余,還有養(yǎng)筋益氣、理胃消食、通經(jīng)絡、解結(jié)散血等功效。全蟹還可治胸中邪氣、郁結(jié)淤血、筋骨傷折;煮酒食之治產(chǎn)后肚腹痛,惡露不下;蟹殼可治漆瘡。但患有特定疾病(如傷風、發(fā)熱、胃痛及腹瀉、脾胃虛寒等)的人和孕婦、老人應禁食或少食螃蟹。同時螃蟹也不宜與茶水、柿子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