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子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因出演電影《荒野獵人》從而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小李子從那個帥得人神共憤的小鮮肉到現(xiàn)在得中年大叔,經歷了二十多年的長跑終于獲得了他心中的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這到不是說他以前拍的影片質量不高,以前的影片也不乏有經典之作,但總是與奧斯卡無緣。該片計劃拍攝80天,但周期卻長達九個月,這是由于導演和攝影師執(zhí)意采用真實外景和自然光進行拍攝,場面宏大環(huán)境條件極為惡劣,小李子及攝制組在這樣完成了《荒野獵人》這部大片,實在讓人佩服他們的敬業(yè)精神。
《荒野獵人》根據邁克爾·彭克同名長篇小說改編,故事講述19世紀一名皮草獵人休·格拉斯被熊所傷并被其他獵人搶走財物拋棄荒野,獵人經歷痛苦奇跡存活后開始復仇的故事。整個故事發(fā)生在寒冷的冬季,對劇組是個嚴峻的考驗。惡劣的天氣、樹林、山丘和平原,不斷變化的天空和日光的短缺,這些都迫使整個劇組必須由“真正的電影人”所組成,充滿活力地去挑戰(zhàn)他們自己的冒險,并且富有合作精神,如同他們搬上屏幕的傳奇故事一樣。整個場景都是在大雪的山區(qū)拍攝,沒有在北方大雪環(huán)境生活的人可能不會體會到寒冷是什么滋味,只有生活在其中的人們才能真正感受到寒冷不是穿厚點就沒有事的,那是一種痛苦與折磨。劇組工作人員的感受可能會好那么一點點,而主演小李子可能就是那個最遭罪的。作為觀眾更多的看劇情看演員出色的表演,《荒野獵人》幾乎處處都在“往死里折磨”演員,演員身處在極端困難的自然環(huán)境中,拍出的“野蠻感”讓我對演員的敬業(yè)精神佩服的五體投地。影片處處體現(xiàn)出殘酷的鏡頭。一是冰天雪地、寒風刺骨的真實場景,這是影片從頭至尾的主色調,演員及工作人員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工作,難度可想而知。二是小李子主演的男主角為逃脫敵人的捕殺生吃動物內臟、摔下懸崖沖入激流、睡在馬肚里,還有那段被玩壞的與熊搏斗,都是小李子用生命在演戲。特別是在與熊搏斗的那段,近距離的搏斗鏡頭中那頭母熊的攻擊就如同真實的大熊一般。而小李子身上被熊爪撕裂開的一道道深可見骨的傷痕更是真實的有些瘆人,噴涌而出鮮血令人感到甚是恐怖。三是演員高超的演技和為了心中的信念而做出的巨大奉獻,小李子在這部電影中所奉獻關于“殘酷”的演技,在那艱苦荒蠻的環(huán)境里,在那對演員毅力近乎變態(tài)的苛求下,無愧于奧斯卡最佳男主的桂冠,在電影的影像中休.格拉斯的復仇之路與自然所呈現(xiàn)徹骨的嚴寒可謂渾然一體,使本自復仇的命題,所彰顯的以不只是人性貪婪,悲凄救贖的表象,而是以一個時代故事的縮影,折射出自然殘酷而偉大的本態(tài)。
當下我們的影視作品也出得不少,但能夠在國際上獲獎的卻乏善可陳,除了幾個大導演的極少作品偶爾問鼎一下,很難有讓人滿意的作品,一方面與東方人與西方人種的審美有關,更重要的還是我們的影視人員的從業(yè)精神有很大關系。一是金本位思想重于一切,目前的影視人員經過媒體炒作大量出狗血劇、抗戰(zhàn)神劇之類低俗影片,只要是能夠獲得更多的片酬即使與現(xiàn)實相悖也在所不惜;二是演員專業(yè)素養(yǎng)差,從《荒野獵人》劇情中我們不難看出,小李子出演的男主角不僅僅身處殘酷的拍攝環(huán)境,在服裝與化妝上面也是還原事實真象,并沒有以演員的外在形象來裝扮,而國內的個別演員在劇中的形象裝束確實讓人吐槽與現(xiàn)實相差甚遠,總以不讓粉絲看到自己邋遢裝扮的一面,加之群眾演員專業(yè)素質普遍不高也是影響影片質量的一個方面;三是劇本的主題思想純屬個人意愿而脫離實際,在精神層面上沒有給人們以正能量。讓大多數觀眾覺得這些影片在視覺上沒有給觀眾帶來享受,而且在思想上也沒有給人積極向上的正能量?!痘囊矮C人》中小李子很多鏡頭是常人都無法忍受的,可以說是在用生命的演技來表演的,如生吃動物內臟、摔下懸崖沖入激流、睡在馬肚里,還有與熊的搏斗,都是小李子用生命在演戲。特別是在與熊搏斗的那段,近距離的搏斗鏡頭中那頭母熊的攻擊就如同真實的大熊一般。而小李子身上被熊爪撕裂開的一道道深可見骨的傷痕更是真實的有些瘆人,噴涌而出鮮血令人感到甚是恐怖。小李子在影片中也可謂是狼狽至極、形象全無,但卻非常深刻地刻畫出了一位孤家寡人的父親形象。在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孩子被害,自己卻無能為力時,躺著的小李子唾沫橫飛、睚眥欲裂。
《荒野獵人》給我們帶來感悟的地方太多了,幸福的生活都是奮斗出來的。從影片內容來講男主角在這樣殘酷的環(huán)境里最終能夠活下來,靠的就是心中的那種信念、求生的信念,而從另一個側面來想,我們要改變自己的生活面貌、創(chuàng)造幸福的生活,也是要靠自己堅定不移的理想信念,不斷的努力奮斗最終會達到自己理想的目的。其次在影片演員的敬業(yè)精神方面對我們也有深遠的啟示,我們做任何事、任何工作都要有求真務實、腳踏實地的工作態(tài)度,要有開拓進取、追求永遠新的精神,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事業(yè)才能在我們的共同努力奮
斗下
作者簡介:滿光焰(1973—),男,籍貫:四川綿陽,職稱:中級職稱,學歷:本科,研究方向:黨務工作,行政管理,學生管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