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慶龍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步實施和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化,英語作為小學階段的一門基礎學科,其重要性不可忽視。傳統(tǒng)的小學英語教學模式在吸引學生注意力時不夠突出,導致課堂效率不高。因此,教師可從妙用教具、優(yōu)化課堂、發(fā)揮想象三方面來對小學英語教學的有效性展開探討,通過制定有效的策略,來為學生學習英語提供一個良好的開端。
關鍵詞:小學英語;有效教學;新課程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06-007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06.047
有效教學是指在固定的課堂時間內,讓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從而實現(xiàn)課堂效率的最大化。在傳統(tǒng)的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學模式較為單一,教學重點不突出,經常使學生一頭霧水,教師也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此,作為新時期的英語教師,應積極轉變教學觀念,將學生作為課堂主體,通過明確教學目標,有計劃地組織課堂環(huán)節(jié),來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進而促進課堂效率的有效提升。對此,本文從妙用教具、優(yōu)化課堂、發(fā)揮想象三方面來對小學英語教學的有效性展開探討。
一、妙用教具,創(chuàng)設有效情景
英語教學不同于其他學科,需要有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對于大多數小學生來說,唯一的英語交流途徑可能就是在課上的短短幾十分鐘,為了讓學生打破對英語的距離感和畏難心理,更快地融入到英語學習中來,創(chuàng)設英語學習情景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小學英語的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創(chuàng)設適宜的情景,借助多媒體圖片等教具,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體會學習英語的魅力。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三年級英語下冊Unit 3 At the zoo一節(jié),在教授單詞fat、thin時,先出示熊貓的圖片,引出單詞fat,讓學生邊讀邊拼寫,我糾正學生的發(fā)音,同時引出它的反義詞thin,讓學生對比記憶。如此,我借助多媒體為學生展示了相關的圖片情景,提供了一個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進而讓學生主動地進入到英語的學習中,加深學生對單詞的理解、記憶。
二、優(yōu)化課堂,實施有效教學
教學目標是教學中的靈魂,它決定著教師在進行英語課堂活動時的方向。尤其是在面對小學生時,由于小學生的學習經驗不足,在面對英語學習時,缺乏正確的方法和清晰的邏輯性,很難把握學習內容的重難點。因此,在小學英語的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備課,根據教材內容制定合適的教學目標,對于重難點內容要做到心中有數,根據教學目標來指導學生進行思考,進而實現(xiàn)課堂教學效果的優(yōu)化。
例如:在學習四年級上冊Unit 1 My classroom一節(jié)時,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能在情景中運用“Where is...?It's on/in/under/near...”詢問和回答物品的位置。在課前,我讓學生每人準備了一個物品,最好是有關已學過的英語單詞,對于本節(jié)課的單詞我也做了相關的卡片。首先,我通過回顧舊知識來引入教學,我準備了一個毛絨玩具說:“I have a monkey,this is my mew monkey.”然后讓學生將自己帶的物品準備出來,模仿這個句子造句,當學生能夠說出句子時,我適當提問,引入本節(jié)課的主要句型:“Where is it?”啟發(fā)學生用“It's on/in/under the...”學生能夠說出這一句式后,我開始進行活動教學,首先指著教室中的相關物品(如黑板、粉筆、桌子等)進行提問“What's this?”學生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回答。然后我拿出卡片,通過卡片上的單詞,來讓學生描述位置,在學生回答的過程中我進行點評指導。最后讓學生進行“找朋友”的游戲,我給學生一分鐘的時間,讓學生找和自己有相同物品的學生,并且讓擁有相同物品的學生一起說“We have...”如此,我通過以一系列的教學活動,讓學生通過對話的形式,練習文中的重點句式,并且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其中,有效提升了課堂效率。
三、發(fā)揮想象,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思維
想象是創(chuàng)造的源泉,沒有想象就沒有創(chuàng)造。小學生由于年齡較小,對新鮮事物都充滿好奇心,教師可以根據這一特點,有效設置教學。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通過趣味教學或者問題教學的方式來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進而拓展學生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讓學生不斷地探究體會學習英語的方法,進而有效提升英語綜合能力。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三年級下冊Unit 2 My family一節(jié)時,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是“家庭”,教學目標是讓學生能夠用英語簡單介紹自己的家庭成員以及如何詢問他人的身份。課前,我讓學生準備了家人的照片。首先,我播放了第一單元的童謠Boy and Girl和學生一起拍手說唱,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然后找?guī)酌麑W生上臺表演“Lets talk”部分,同時我和臺上的某位學生對話:“Whats your name?My name is Lucy.”學生回答后,我對其他學生說“Shes Lucy?!辈⑹疽鈱W生跟著重復這句話,然后我再指著另外一名同學說:“Whos that girl?”引導學生回答:“Shes...”接下來重復同樣的步驟,用he代替she。然后我收集一些學生的全家福,通過趣味教學的方式,調動學生的思維。我出示某一張全家福提問:“Whos family is this?”引導該家庭的學生迅速反應:“This is my family.”然后讓其他學生對照片的人物發(fā)問,該學生回答。如此,這節(jié)課我通過趣味教學的方式,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鍛煉了學生的反應能力,同時讓學生在練習中體會到英語的表達方法。
綜上所述,小學階段作為學生學習英語的開端,對學生的發(fā)展有重要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學生作為課堂主體,根據學生的發(fā)展特點制定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使學生主動地投入到英語課堂中來,進而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 朱國英.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英語課堂有效教學的思考[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7(11).
[2] 蒲國林.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英語教學問題和策略探析[J].新課程:中,2017.
[責任編輯 胡雅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