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倫 袁寰 閆春利
【摘要】目的 觀察艾司洛爾聯(lián)合胺碘酮在老年人室上性心動過速(PSVT)的臨床效果。方法 納入60~84歲的PSVT患者45例,隨機分為艾司洛爾組(A組)、胺碘酮組(B組)、艾司洛爾聯(lián)合胺碘酮組(C組),每組n=15,分析治療的轉(zhuǎn)復成功率、復律時間、對基礎血壓的影響。結(jié)果 三種治療方案,終止PSVT的有效率分別是,A組73.3%,B組86.6%,C組100%;復律時間分別為,A組8.0±2.6 min,B組25.0±4.8 min,C組16.0±3.5 min;對基礎血壓的影響,血壓下降20%(mmHg),A組6例,B組2例,C組1例;血壓下降至≤90 mmHg,A組4例,B組1例,C組0例。結(jié)論 艾司洛爾聯(lián)合胺碘酮治療老年人PSVT安全性高、效果最佳。
【關鍵詞】室上性心動過速;艾司洛爾;胺碘酮;聯(lián)合用藥
【中圖分類號】R541.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26..02
室上性心動過速(PSVT)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快速性心律失常,老年患者的癥狀和臨床表現(xiàn)往往與器質(zhì)性心臟病的性質(zhì)和嚴重程度密切相關。此類急癥治療的當務之急是終止心動過速,目前藥物仍是最常用的治療手段。本文就艾司洛爾聯(lián)合胺碘酮的臨床價值進行分析探討。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與分組
納入老年(≥60歲)PSVT 45例,體表心電圖(ECG)符合《心電圖學》記載的標準。其中男性29例,女性16例,年齡60~84歲,平均年齡(68.9±7.6)歲。將45例患者隨機分為三組,即艾司洛爾組(A組)、胺碘酮組(B組)、艾司洛爾聯(lián)合胺碘酮組(C組),每組均(n=15),組間年齡、性別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1.2 方法
三組均在積極治療原發(fā)病,及時糾正水、電解質(zhì)紊亂、低氧血癥、心功能Ⅰ~Ⅱ級、心電監(jiān)護下實施治療,患有支氣管哮喘者,則不納入艾司洛爾組,收縮期血壓已下降至≤90 mmHg時均不入選;每組均分別統(tǒng)計轉(zhuǎn)復成功率、復律時間、對血壓的影響,并求出組間統(tǒng)計學差異。
1.2.1 艾司洛爾組(A組)
先給艾司洛爾負荷量0.5 mg/kg,于1min靜注畢,繼以維持量0.05 mg/(kg.min)靜脈泵入;若5 min后轉(zhuǎn)復竇性心律(簡稱復律),或心室率降至100次/min以下即為顯效,以同等劑量維持泵入;若5 min后未能達到顯效標準,則重復靜注負荷劑量,繼以0.1 mg/(kg.min)泵入5 min,每重復一次負荷劑量,維持量則增加0.05 mg/(kg.min),直至復律成功;最高劑量≤0.25 mg/(kg.min)。
1.2.2 胺碘酮組(B組)
先給胺碘酮負荷量150 mg+5%GS 20 ml,于10 min靜注畢,繼以維持量1 mg/min靜脈泵入,觀察5 min,若未能復律,或心室率未降至140次/min以下,則重復給負荷量,繼續(xù)觀察10 min,若仍未能復律,或心室率仍≥120次/min,則再給符合劑量,觀察期間均泵入維持量,直至復律。
1.2.3 艾司洛爾聯(lián)合胺碘酮組(C組)
先給艾司洛爾負荷量0.5 mg/kg,于1min靜注畢,觀察2 min,若心室率未能下降至≤150次/min,則重復給艾司洛爾負荷量,若未能復律,或心室率仍≥130次/min,立即給胺碘酮負荷量,繼之泵入維持量,觀察10 min,若未復律,但心室率已下降至110次/min以下,則持續(xù)泵入胺碘酮維持量,直至復律。
1.3 療效判斷
經(jīng)治療PSVT復律為顯效,雖當時未能復律,但心室率已減慢至<100次/min為有效,未能復律,心室率仍>100次/min,或同時收縮期血壓(SBP)下降至≤90 mmHg,視為無效,以顯效和有效計為復律成功。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1.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采用t檢驗,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 果
2.1 轉(zhuǎn)復成功率及復律所需平均時間
表1統(tǒng)計顯示,轉(zhuǎn)復成功率,聯(lián)合組>胺碘酮組>艾司洛爾組,聯(lián)合組與艾司洛爾組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艾司洛爾組復律時間較快,但其成功率卻低于其他兩組。
2.2 各組治療中對血壓(SBP)的影響
表2統(tǒng)計顯示,艾司洛爾、胺碘酮在治療老年人PSVT過程中,艾司洛爾降壓作用較明顯些,聯(lián)合組與艾司洛爾組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PSVT的發(fā)病機制包括折返、自律性增高和觸發(fā)活動,其中又以折返最為常見,它可以是解剖上的折返環(huán)和(或)功能上的折返環(huán)造成[1]。
β-受體阻滯劑作為Ⅱ類抗心律失常藥,也是預防和治療快速型心律失常普遍使用的藥物,但是長效、非選擇性的β-受體阻滯劑往往伴有嚴重的不良反應,如惡心、嘔吐、心動過緩、負性肌力等[2]。艾司洛爾在體內(nèi)分布和消除均十分迅速,分布半衰期僅2min,清除半衰期為9min,負作用相對小,既可用于心肺功能正常的PSVT患者,也適用于臨床狀況不穩(wěn)定[3]、伴有高血壓,或心絞痛和交感神經(jīng)張力亢進者及病情不穩(wěn)定的危重患者[2]。由于老年人PSVT患者往往都有不同程度心肺疾患等病因,所以臨床上不可輕視艾司洛爾的降壓作用+負性頻率+負性肌力作用的整合效應。
胺碘酮具有增加心肌電活動的穩(wěn)定性、擴張血管,無明顯負性肌力作用,致心律失常作用很低,心臟不良反應少的特點;由于胺碘酮的電生理作用有急性(靜脈用)和慢性(口服)效應之分,靜注發(fā)揮其Ⅰ、Ⅱ、Ⅳ類抗心律失常的作用,而Ⅱ類作用是主要的,若靜注速度過快可致心動過緩、血壓下降、甚至心臟停搏[4]。
易輝等[5]報道,胺碘酮聯(lián)合倍他樂克治療PSVT,效果優(yōu)于單用普羅帕酮、倍他樂克、胺碘酮;胡媛琴等[2]報道,艾司洛爾和普羅帕酮治療PSVT同等有效??剐穆墒СK幬镬o脈注射的治療作用與心臟不良反應的發(fā)生,均以單次劑量用法、累計劑量之大小密切相關。臨床醫(yī)師不要一味只著眼于終止了PSVT血流動力學必然得到改善,血壓即可回升,更要想到就在將要終止PSVT之同時有可能發(fā)生致命危險。因此,對休克、低血壓狀態(tài)、以及心力衰竭等癥狀者,一定要做出相應的預控處理[6]。通過本組病例臨床實踐作者體會到,艾司洛爾聯(lián)合胺碘酮治療老年人PSVT,可以揚長避短,增加安全性,提高轉(zhuǎn)復成功率。本組病例臨床研究實屬小樣本,有待同道們繼續(xù)深入實踐探討。
參考文獻
[1] 陳 紅,任景怡.室上性心動過速的診斷和治療[J].解放軍保健雜志,2006,8(3):139-141.
[2] 胡媛琴,林朱森,李天杰,等.艾司洛爾和普羅帕酮治療陣發(fā)性室上性心動過速的臨床療效.中國循證心血管醫(yī)學雜志,2012,4(6):564-565.
[3] 侯天笑,廖京麗.艾司洛爾治療高齡老年室上性心動過速[J].中國急救,2006,(9):720.
[4] 袁紹倫,王俊嶺,袁 寰,等.胺碘酮聯(lián)合毛花苷C治療心肌梗死伴心房顫動療效觀察[J].人民軍醫(yī),2007,50(P):545-546.
[5] 易 輝,梁晉川,吳 音,等.胺碘酮聯(lián)合倍他樂克治療室上性心動過速伴高血壓的療效[J].中國循證心血管醫(yī)學雜志,2012,4(6):547-548.
[6] 袁紹倫.室上性心動過速消融術后復發(fā)靜注心律平致嚴重副反應1例.臨床心血管病雜志,1998,14(3):156.
本文編輯:吳 衛(w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