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慶英
(黑龍江民族職業(yè)學院,黑龍江哈爾濱 150066)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逐步推進,我國教育制度和教學理念也在持續(xù)發(fā)展完善,現(xiàn)如今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已經(jīng)成為各階段教育教學的重點,除了知識傳授之外,學生創(chuàng)造、審美、健康等多方面素質的培養(yǎng)也受到了更多的重視。近些年來,健美操教學逐漸在我國職業(yè)教育和高等教育中得到了應用,形體訓練是提高健美操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
1.1 形體訓練簡述
形體訓練屬于健身項目的一種,其主要是通過聯(lián)系優(yōu)美的舞蹈動作,達到塑造優(yōu)美形體以及高雅氣質的目的[1]。實際上,所有的運動類活動基本上都與形體訓練存在一定的聯(lián)系,形體訓練最基本的作用就是鍛煉身體,提高訓練者的身體素質,改善其形體上存在的缺陷。形體訓練幾乎適用于所有的人群,其訓練內容也十分廣豐富。在職業(yè)院校教學中,形體訓練作為健美操教學的一項基礎項目而存在,其內容主要涉及到了站立姿勢、手位腳位練習、基礎舞蹈動作等內容。通過長期有效的形體訓練可以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形體姿勢習慣。通常來講,形體訓練可以分為專業(yè)和非專業(yè)兩個領域,前者具有相當?shù)碾y度,后者比較適合普通人,是在專業(yè)訓練的基礎上進行一定的簡化后得到的,可以起到日常訓練的效果。
1.2 形體訓練在健美操教學中發(fā)揮的重要作用分析
形體訓練作為健美操教學的一個基礎項目,其發(fā)揮的作用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2.1 形體訓練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表現(xiàn)能力。在上文闡述中已知,形體訓練可以起到塑造優(yōu)美形體和高雅氣質的作用,氣質是人的內在美和外在美的綜合體現(xiàn)[2]。其中內在美的形成和發(fā)散則需要經(jīng)過一定的訓練才能實現(xiàn)。通過形體訓練可以對學生的性格和意志起到良好的磨練效果,使其潛移默化的形成一種優(yōu)雅大方的氣質,從而將內在美充分的表現(xiàn)出來。由此可見,形體訓練可以促進學生表現(xiàn)能力的提升。例如,形體訓練中的把桿訓練可以段鍛煉學生的下肢和身體的柔韌性、靈活度以及軀體的協(xié)調性,使學生的形體姿態(tài)變得更加標準優(yōu)美。同時,該項訓練還可以起到矯正學生站姿的效果,而站姿正是學生精氣神的重要表現(xiàn)。此外,現(xiàn)代健美操的藝術性逐漸提升,形體訓練也可以蘊養(yǎng)學生的藝術氣息,使其表現(xiàn)力獲得增強。
1.2.2 形體訓練可以促進學生身體控制能力的增強。在健美操運動中,身軀、肢體的動作都有著較為嚴格的標準,這是保障健美操動作優(yōu)美動人的基礎,而想要達到標準要求,學生必須具備較強的身體控制能力,如此才能支持其正確的完成各項動作,形體訓練是幫助學生增強自身身體控制能力的重要方式。對于同一個動作,具備更強身體控制能力的學生所表現(xiàn)出的效果遠遠超出身體控制能力不足的學生。在實際訓練過程中,很多學生在練習中極力想要做好動作,力求規(guī)范,但是由于身體控制方面的不足,所取得的效果往往不夠理想。形體訓練可以為健美操教學中肢體動作的掌握奠定基礎,如把桿訓練可以鍛煉學生的腿部和軀干的控制能力,幫助學生逐漸形成肌肉記憶,更加有利于腿部動作的完成。
1.2.3 形體訓練可以提升學生的柔韌性。健美操運動具有動作幅度大的特點,在運動過程中身體需要充分的舒展。健美操動作幅度的大小與學生身體的柔韌性存在緊密關聯(lián),良好的柔韌性可以使學生做出更加優(yōu)美和標準的動作。柔韌性是指人體關節(jié)在相異性方位上的運動能力和肌肉、韌帶等軟組織的伸展能力[3]。提升柔韌性是形體訓練的一項重要功能,通過壓肩、拉肩、下橋、體前屈、后屈以及側屈、壓腿等項目的訓練可以極大的優(yōu)化學生身體柔韌性。長期的柔韌性訓練能夠有效強化學生的關節(jié)靈活度以及伸展能力,如此可以在健美操運動中充分舒展身體,增大動作幅度。同時伸展鍛煉可以改善學生的肌肉協(xié)調能力,形成對運動后肌肉僵硬問題的適應能力,為健美操鍛煉提供更好的條件。
1.2.4 形體訓練可以提升學生的力量素質。力量是健美操運動的一項關鍵元素,其中的很多動作對肌肉力量都有著較高的要求,因此力量鍛煉是健美操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結合教學實踐來看,學生力量鍛煉需要權衡到學生的一般快速力量,會受到健美操運動特征的影響。在訓練過程中通常會使用到一定的輔助器械,這是使學生在短時間內有效提升力量最常用的方法,目的是為了保障學生在挑戰(zhàn)高難度健美操動作時可以一氣呵成的完成,并保持動作的優(yōu)美性。而形體訓練對力量的要求更高,其中把桿訓練中就涉及到了力量的鍛煉,將形體訓練和健美操教學有機結合,可以實現(xiàn)力量鍛煉和健美操動作練習的有效銜接,在塑造體態(tài)的同時,有效強化學生的肌肉力量,實現(xiàn)優(yōu)雅和力度的完美融合。
1.2.5 形體訓練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健美操是一項基本上不可能在短時間內熟練掌握的運動,在學習初學,學生訓練活動所取得的成果必然不盡人意,使得學生普遍出現(xiàn)煩躁或是厭倦的情緒,若是不能正確引導,很容易導致學生選擇放棄。對于這種情況,通過形體訓練可以有效的解決。通過形體訓練可以營造舒適、和諧的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相較于健美操的動作,形體訓練的內容更加簡單易學,這樣不會使學生產(chǎn)生厭煩情緒,而且隨著訓練的逐步推進,還能夠塑造學生的自信心,為健美操動作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1.2.6 形體訓練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素養(yǎng)。形體訓練中包含了許多舞蹈動作,同時在訓練過程中通常會配以一定的音樂,在這樣的氛圍下開展練習活動可以給學生帶來藝術的享受,學生會隨著音樂的旋律律動身體,使學生身體素質的道鍛煉的同時,獲得藝術的熏陶和感染[4]。此外,形體訓練蘊含著體育人文的理論,使學生形成心理美的人文觀念。
2.1 基于學生心理培養(yǎng)其形體訓練意識
健美操教學的目的在于塑造學生內在和外在美,這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對美的訴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把握學生的這一心理,使學生們意識到良好身體形態(tài)的重要性以及形體訓練對于健美操運動的積極意義,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形體訓練,逐步形成訓練意識。在經(jīng)過幾個階段的聯(lián)系之后,學行會逐漸發(fā)現(xiàn)自身形體的改善,這樣就會更加重視形體訓練。教師要應抓住機會,對形體練習項目和內容進行拓展豐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興趣,最終形成肌肉記憶。
2.2 合理利用設備,激發(fā)學生興趣
形體訓練中的部分項目對教學設備有著一定的需求,設備的合理應用可以大幅度的提升訓練的效果,而且基于設備的教學活動相較于傳統(tǒng)說教和演練更具感染力,在動作表現(xiàn)效果方面也具備更加優(yōu)越的效果。例如,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電教設備將形體訓練的動作進行詳細的分解,并通過慢放的形式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同時還不會對動作的連貫性產(chǎn)生影響,對于教學效果的提升具有顯著作用[5]。
2.3 因材施教,充分考慮學生的差異性和需求
在健美操教學中實施形體訓練時應該秉持因材施教的理念,基于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制定不同的訓練內容,且在難度上要做到循序漸進,避免對學生學習積極性造成打擊。例如,大部分女生的身體柔韌性天然就優(yōu)于男生,而男生在力量上則要強于女生,在進行形體訓練的過程中要明確不同的側重點,如男生著重進行柔韌性訓練,而女生則應加強力量訓練。再如,部分學員具備一定的舞蹈基礎,教師可以有針對性的為其制定舞蹈和形體綜合訓練的計劃。學生訓練量的確定要考慮不同學生的體質,針對不同基礎的學生開展不同層次的訓練,避免因訓練過度出現(xiàn)身體損傷。此外,還可以采用小組練習的方式,使學生們形成相互監(jiān)督和幫助的小團體,實現(xiàn)共同進步。為了消除形體訓練的枯燥性,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將形體訓練和舞蹈、音樂、體育運動等內容有機結合起來,豐富訓練的內容,這樣更加有利于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有效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6]。
綜上所述,在健美操教學中融入形體訓練可以幫助學生塑造良好的身體形態(tài)和優(yōu)雅氣質,提高身體肌肉強度、柔韌性以及身體控制能力,為健美操動作的學習和掌握奠定基礎,提高健美操運動的表現(xiàn)效果,促進學生學習質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