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大田縣梅山初級中學 詹宏柳
品性是一個人的內在,名譽是一個人的外貌。人,不只有一面。所以,寫人,當然也不能只抓住一個人的一面。要想把一個人寫得真實、鮮活,就要抓住他獨特的個性和豐富的精神世界。簡而言之,寫作必須抓住人物的細節(jié),展示人物的精神。本文擬從關注典型細節(jié)、依托寫作手法、借助點睛式地概括等三個層面作一些粗淺的探索,以商榷于同仁。
眾所周知,寫作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學以致用的高境界,而人物描寫是鍛煉學生寫作能力的關鍵。如何指導學生寫人,是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必須始終重視的教研課題。在寫人時,把人物寫活,展示人物精神,必須使用一定的方法。如外貌、語言、動作、心理、神態(tài)描寫等。利用這些細節(jié)描寫,把人物寫得惟妙惟肖,以形寫人,人物自然躍然紙上。
如都德在《最后一課》中對韓麥爾先生的外貌描寫:“老師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綠色禮服,打著皺邊的領結,戴著那頂繡邊的小黑絲帽。從韓麥爾先生的特意穿戴,體現了韓麥爾先生對這一堂課嚴肅的態(tài)度也是為了紀念這最后一堂課不平凡的意義,表現了韓麥爾先生熱愛祖國的情懷。”
可見,善于描寫人物外在的細節(jié)特點,可以展示人物內在的精神品質。怎樣指導學生通過細節(jié)描寫、展示人物的精神?我以為可以通過以下三個層面進行嘗試。
細節(jié)描寫可以彰顯人物的內在品質和精神追求,通過對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心理、神態(tài)等的細節(jié)描寫,可以從多角度展現人物的精神風貌。
外貌描寫,就是對人物的形體特征,如人物的容貌、衣著、神情、體型、姿態(tài)等進行描寫,揭開人物的思想性格,表達作者的愛憎,加深對讀者的印象。
如:一位學生在描寫她和另一位同學成為好朋友的原因——“快上課了,我飛快地向教室跑去,沒想到把她手上的書都撞到地板,我們倆都彎下腰撿起丟在地板上的書,我站起來不小心碰到她的額頭,不好意思地說:‘對不起,把你的書弄臟了,又碰傷了你。’她卻說:‘沒關系,我沒拿好,也沒及時躲避?!覀儌z相對莞爾一笑,從此我們倆一見面就打招呼,成了形影不離的好朋友?!笨梢娢拿鞫Y貌用語的重要性,可以化解同學之間小小誤會或矛盾,也可以連接友誼的橋梁。
又如:一位學生寫她與同學爭吵的原因——“討厭的瘦倩大叫:‘胖玲,把凳子往前移一點,我都夠不著桌子?!l叫你長得那么瘦,我這么壯,就要占大位子?!掖舐暤鼗負?。沒想到瘦倩把桌子往后一移,我的筆在簿子上畫了一條長蛇。只要老師不在,我們倆常常吵架?!睂W生之間的矛盾,往往就是那么些小小事情和傷人的話語引起的,可見文明用語的重要性,人與人之間應該相互尊重相互體諒。
動作描寫,就是指某一人物在某一情況下所做出的動作反應。人物的每一行動都是受其思想性格和精神世界支配的。
如一個學生在描寫校運會上短跑運動員的情景:“他手掌呈八字形叉開,左腳靠前,右腳靠后壓在起跑線上,蹲了下來,只聽發(fā)令員一聲預備,后腳往后蹬直,發(fā)令槍一響,像箭一樣向終點沖去?!睆摹安?、靠、壓、蹲、蹬、沖”等動作描寫,可見運動場面的緊張和選手們認真嚴肅的狀態(tài),也可以反映出選手們必勝的心理活動。
又如:一位學生在描寫賣菜爺爺趕集賣菜的情景——“他雙手抓住自制板車手把,雙腳用力向前瞪著,目視著前方,嘴里不停地喊著:‘賣菜嘍!’”從抓住、瞪著、視、喊等動作描寫,可以看出這是一位勤勞的農民,做事認真而堅強的品格,并喻示了故事發(fā)展的情節(jié)。
在寫作中,給作品中的人物環(huán)境中的心理狀態(tài)、精神面貌和內心活動的描寫,就是心理描寫。
嚴格證書管理?!吨参餀z疫證書》是應施檢疫的林業(yè)植物及其產品的重要檢疫憑證。各省級林業(yè)和草原主管部門要高度重視植物檢疫證書管理,進一步完善證書管理制度,認真做好本地區(qū)新版證書的申領和發(fā)放,不得更改證書樣式。要做好申領和發(fā)放證書的登記備案,妥善保管,嚴防丟失。要嚴厲查處違法售賣證書,以及制作、售賣、使用假證等行為,依法追究有關責任人責任。
如:一位學生在描寫語文教師的一個片段——“教室門口走進一位頭發(fā)有些凌亂,腋下夾著一摞書,有氣無力地走到講臺上。我們猜測著:今天老師怎么啦,家里有事嗎,或者是生病了,或者是被校長批評了等。突然,教鞭敲著講臺一響,老師說:‘請同學把老師剛才的表現寫下來?!。瑢W們會心地笑了,原來老師叫我們寫一篇短文,可能又要上作文課,可能要寫人物的作文。反正大家什么想法都有。”這段心理描寫,可以直接地描繪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情感,揭示了學生的內心世界豐富而復雜的思想感情,使文章更深動,展示了小作者的看法與感受。
神態(tài)描寫,就是指對人物面部表情的刻畫,來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如:一位學生在描寫一位賣菜老農的表情——“他推著板車,臉上的皺紋舒展開來,過節(jié)了,今天的菜會賣個好價錢;咦,怎么這么多人賣菜,要賣給誰,他皺起眉頭。”從這些描寫可以看出,賣菜老農當時心理矛盾的神態(tài)。
通常使用的寫作手法有對比、襯托、正面描寫和反面描寫等。
對比,就是就是把兩種對應的事物對照,形成更鮮明更強烈的感受。
如:一位小作者在描寫村里候亭的倆位等車的旅客——椅子上坐著一位描著眉毛,脖子上掛著一串珍珠項鏈,腳上穿著一雙高跟鞋,左手拿著鏡子正照著臉部,右手給正在嘴唇涂口紅的時髦的小姑娘;不遠處站著一位身穿著白襯衫,腳穿運動鞋,雙手捧著書正在聚精會神看書的小姑娘。
從這段簡單的描寫可以看出兩位不同思想境界的人物,各自修養(yǎng);也可推測她們不同的家庭背景和她們未來的發(fā)展方向。
襯托是指為了表現主要事物,用類似事物或有差別的事物作陪襯。
如一位同學在描寫愛學習的同學:下課了,同學們有的聊天,有的在相互追逐,熱鬧的情景展現在我們眼前;而他在座位上認真回味上課時教師每一個講解的細節(jié),不時翻閱著打開課本。
從描寫可以看出,用同學的表現來襯托愛學習同學是怎樣學習。
正面描寫就是直接描寫人物的外貿動作語言心里等,而側面描寫就是從側面烘托人物的形象,作者通過對周圍人物或環(huán)境的描寫表現所描寫的對象,間接地對描寫對象進行描繪。
如:一位學生在以我的爺爺為題的作文:我的爺爺是一位八十幾歲的老人。他很勤勞,從十三歲開始干農活,直到現在總閑不下來,每天都要到田里或地里走一圈,看看莊稼長勢怎樣;他很善良,總會拿些菜分給鄰居,特別在爺爺年輕的時候,他在隔壁鄉(xiāng)鎮(zhèn)上班,會來回跑五六十里的山路,偷偷利用夜晚開墾一些荒地,種上莊稼。由于爺爺的勤勞,我們家渡過了大饑荒。那個年代,爺爺也時常拿出些糧食周濟鄰居。爺爺雖然只是個農民,但是認識爺爺的人,總是親熱地叫他某某公。每天要吃飯前,爸媽總是叫我,或者我們自覺地到田里或地里叫爺爺吃飯。
從這些描寫可以看出爺爺是一位勤勞善良的人,他是中國農民的形象代表。
文章的結尾,通常起著畫龍點精的作用。點睛式地概括,可以有效展示人物精神。
如:“你是一位偉大的父親,用勤勞勇敢養(yǎng)育著一家人?!?/p>
“老師是蠟燭,燃燒了自己,照亮了他人?!?/p>
“他不僅在學習上認認真真,在生活上也很簡樸,從不和他人攀比,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
“他是一位正直的人,從不向惡勢力低頭;也是位勇敢的人,敢于面對挫折,敢于面對面失敗,總是迎著困難而上直奔成功的彼岸?!?/p>
總之,通過作文指導,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學有法,然教無定法。它需要語文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持之以恒地指導學生善于觀察細節(jié),鍛煉寫法,精心概括,勤于練筆,方能喚來人物寫作的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