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意象調(diào)和,味從中來*
      ——文化語匯翻譯的“譯意”與“譯味”

      2019-01-20 01:22:13王愛琴
      臺州學院學報 2019年1期
      關鍵詞:理據(jù)語匯意象

      王愛琴

      (臺州學院 國際交流與合作處、國際學院,浙江 臺州 318000)

      一、引 言

      國內(nèi)市面上有數(shù)種有關文化語匯的著作?!睹袼孜幕Z匯通論》[1]綜合了詞匯學、熟語學、民俗學和文化語言學研究要素,標志著漢語熟語和詞關聯(lián)于民俗文化的全面系統(tǒng)研究的誕生?!队h詞語文化語義對比研究》[2]探討了文化語義研究與翻譯的原則,提出了詞匯聯(lián)想與翻譯補償?shù)姆椒?。此外,國?nèi)出版的涉及文化語匯翻譯的詞典有:《朗文漢英中華文化圖解詞典》[3]、《漢英中國文化詞典》[4]、A Dictionary of Chinese Symbols:Hid‐den Symbols in Chinese Life and Thought(《中國文化象征詞典》)[5]以及其他漢英詞典。但是考察上述譯與著,概括起來有點小遺憾:有的并非專事中華文化語匯,而主要是以圖示的形式介紹了常見事物的名稱,文字上與一般漢英詞典無異;有的主要收錄與旅游業(yè)相關詞匯;美國的文化詞典中有些詞匯材料來源于西方和日本的專門文獻材料,其象征含義難免不盡如人意,且僅收錄了400多個詞目,只是冰山一角;有的雖然包括了許多中華文化詞匯的英文釋義,但收錄的條目有限,且多為解釋而非對譯。

      歷經(jīng)近五年的收集、編譯與校譯,我們完成了A Handbook of Chinese Cultural Terms[6]和《中華文化語匯翻譯》[7]編譯任務,分別于2012年和2015年由美國Trafford Publishing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在編譯過程中,編者一直以“信、達、味”翻譯原則為綱,以文化理據(jù)與譯文地道性為目,綱舉目張,努力實現(xiàn)文化語匯的替代傳譯。在全書的翻譯過程中,考辨文化語匯的詞外理據(jù),即文化理據(jù),以直接譯意到位、意象移植、意象轉換與譯味等譯法,再現(xiàn)語匯的異域文化色彩,努力實現(xiàn)語匯的簡潔對譯,以便能取之即用。本文對其翻譯處理試圖進行梳理與歸納,以期能有所借鑒。

      二、文化語匯之譯字與譯意

      文化語匯指在特定的政治、經(jīng)濟、社會、歷史、文化等背景下,逐漸形成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習慣用語、固定搭配、俚語俗語、觀念思想等語詞。這些語詞在形成發(fā)展的過程中,每一個促動或激發(fā)語言存在、變異和發(fā)展的動因(motivation),即為理據(jù)[8]1。理據(jù)可分為詞內(nèi)理據(jù)與詞外理據(jù),詞內(nèi)理據(jù)指語音、形態(tài)與詞義理據(jù);詞外理據(jù),即詞源理據(jù)或文化理據(jù),記錄詞語文化特征的內(nèi)在表現(xiàn),打上民族思維的烙印,帶上鮮明的民族特色。那么,翻譯時如何注重文化理據(jù)的傳遞?

      不同學者對翻譯方法有著不同的看法。許建平和王鵬舉認為,英漢翻譯的方法手段可以簡要概括為三個層次:譯字(直譯)、譯意(意譯)及譯味(風格、神韻)[9]119。金岳霖先生在《知識論》中則明確論及:“翻譯大致說來有兩種,一種是譯意,一種是譯味?!保?0]594他所謂的譯意,“就是把字句底意念上的意義,用不同種的語言文字表示出來。……譯意底根據(jù)是同一的意念或概念意思或命題。”[10]594究竟是要譯意還是要譯味,要看字句及譯者的關注點。那么到底在文化語匯的翻譯中應該采取何種翻譯方法?

      這也是我們一直在探索的問題。不同的語匯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但關注的焦點在于文化意蘊的傳達。文化意蘊的傳達往往離不開對詞語文化理據(jù)的溯本求源。因為在文化語匯的翻譯上,只有求得該語詞的文化理據(jù),準確把握詞語的內(nèi)部語言形式,才能更為準確地理解其理性意義,生動傳達其民族文化性特征。但是,由于文化差異的客觀存在,很難把握不同語言中語詞的內(nèi)部形式,出現(xiàn)對很多文化語匯的譯字現(xiàn)象,難以做到譯意,更談不上地道。

      先以“肥差”為例?!胺省毕禃庾郑嗳庵^之“肥”?!墩f文》:“肥,多肉也。”后引申為凡富厚沃美者皆可稱為“肥”。[11]370“肥差”語義抽象,指從中可多得好處的差事?!胺什睢钡膬?nèi)部形式對于國人來說習以為常,但英美人難以接受類似a fat job這樣的語詞內(nèi)部形式,因為它不符合英美人的邏輯思維習慣和英語的內(nèi)部形式。通過梳理詞源,此處的“肥差”的“肥”應取其引申義,譯為a wellpaid job或a plum job,這樣無須多費筆墨,其意自明。

      再看“放榜”一詞?!墩f文》:“放,逐也?!庇伞膀屩稹绷x可引申為“釋放、放任、開放、發(fā)放、放置”諸義。[11]342若將“放榜”譯成 to put a list of suc‐cessful candidates,顯然是將“放”理解為“放置”。實際上,“放”為“發(fā)放”之意,亦為“發(fā)榜”,即古代科舉考試張貼榜文公布考試結果。鑒于此,改譯為to publish a list of successful candidates,即能實現(xiàn)準確譯意。

      同理,“辣妹子”泛指四川、湖南一帶喜歡吃辣的姑娘,也指脾氣剛烈、火爆、外向、豪爽、活潑的姑娘,可直譯為a spicy girl,但它還可引申指性感的女孩,故可譯意為a sexy girl;timely rain只是“及時雨”的譯字,譯意為timely assistance;“農(nóng)家樂”譯字為the fun at the farmhouse或to have fun at a farmhouse,譯意為a contented rural life,agritainment,agri-tourism,go on agri-tourism;“頭臉”譯字為head and face,譯意為reputation,pres‐tige。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譯意”是以概念為思維單位,重在傳達原文的概念意義與語義信息,往往具有抽象性、邏輯性、精確性、分析性等特點。概念思維構成了翻譯的依據(jù)與基礎,重在解決翻譯表層意義向深層意義的轉換問題,使翻譯從譯字層次走向了譯意[12]43。比如“孤本”,它指現(xiàn)在僅存而別無它本的善本書籍、手稿或碑帖。若譯為the only existing copy,它并不能充分體現(xiàn)出孤本的價值,因為根據(jù)柯林斯英漢雙解大詞典,①《柯林斯英漢雙解大詞典》有道詞典桌面版。existing是用來描述something that is now present,available,or in operation,especially when you are contrasting it with something that is planned for the future,而extant才能體現(xiàn)其真正內(nèi)涵(still in existence;not extinct or destroyed or lost)。據(jù)此,改為 the only extant copy更加切意。

      理據(jù)是語言創(chuàng)造最原始的動因,是語言的基因、語言的微粒、語言的地礦[8]136。在翻譯中,譯者可以根據(jù)詞外理據(jù)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以及文化交流的需要,突破原有的語言聚合,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譯意。例如,“干兒子”譯為adopted son不能達意,因為后者是經(jīng)法律程序合法收養(yǎng)的“養(yǎng)子”。其實,漢語“干兒子”文化意蘊豐富,在有的地方可以指姑爺(son-in-law)或被沒有血緣關系的長輩疼愛有加的男性(fictive son;authorized son),甚至在某些語境里跟英語中的sugar baby雷同。再如,“害喜”譯為to vomit due to pregnancy包含更多的釋義成分,若譯為to have morning sickness則地道有味,從而避開vomit這種直接的表達。

      三、文化語匯之意象移植

      陳原指出“語言中最活躍的因素——語匯,常常最敏感地反映了社會生活和社會思想的變化”[13]。而文化語匯是指具有文化色彩的詞語,經(jīng)歷漫長的反復運用,其語義是歷史文化在其概念意義上的沉淀,鐫刻了歷史社會活動的深刻烙印,包含豐富的文化思想內(nèi)涵,意象眾多,意味深長。作為文化交流工具的翻譯,撇開原語所包含的文化理據(jù)而純粹譯意也是不可取的。作為文化有機組成部分的語言包含了豐富的意象,因此文化語匯除了其概念意義,其意象更具有歷史文化語用意義。不同的語言代表著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社會文化孕育了不同的理據(jù)[14]39。理據(jù)、語詞、語義三者之間相互關聯(lián),互為因果。如此一來,對文化語匯意象的解析及其文化理據(jù)的解讀本身就是對該語匯文化底蘊或情感語境的重構,是對其承載的情感、蘊涵的傳遞,意象能否成功移植或轉換,能否給譯文讀者帶來同樣的情感感受與蕩滌,是能否忠實再現(xiàn)文化語匯內(nèi)涵的關鍵。

      Mona Baker在《換言之:翻譯教程》一書中提出了詞層及詞層以上的對等,指出在譯入語允許的范圍內(nèi),盡可能使譯入語從形式(包括意象的表層形式)和內(nèi)容上接近原文詞語,將原文詞語的語用意義翻譯出來[15]。言下之意,要將原文的意象,原文的情感味道一一加以體現(xiàn)。

      比如,“赤腳醫(yī)生”是中國特定歷史時期的一個文化概念。1965年6月26日,毛澤東在聽取衛(wèi)生部匯報工作時提出,“培養(yǎng)一大批‘農(nóng)村也養(yǎng)得起’的醫(yī)生,由他們來為農(nóng)民看病服務?!?968年夏天,上?!段膮R報》刊載了一篇名為《從“赤腳醫(yī)生”的成長看醫(yī)學教育革命的方向》的文章,9月14日出版的《人民日報》都全文轉載,也就是在這篇文章中,第一次把農(nóng)村半醫(yī)半農(nóng)的衛(wèi)生員正式稱為“赤腳醫(yī)生”,毛澤東在當天的《人民日報》上批示“赤腳醫(yī)生就是好”。從此,“赤腳醫(yī)生”成為半農(nóng)半醫(yī)的鄉(xiāng)村醫(yī)生的特定稱謂。①見“赤腳醫(yī)生”稱謂的由來——人民政協(xié)報,2015-01-28第5版(http://epaper.rmzxb.com.cn/detail.aspx?id=355088)?!俺嗄_醫(yī)生”這一形象生動鮮明,獨具時代特征。分析“赤腳醫(yī)生”的文化理據(jù),將“赤腳醫(yī)生”保留漢語意象,直接移植bare‐foot doctor進入英語交際,必要時可以對barefoot doctor進行注解,讓越來越多的英美人士知道barefoot doctor背后的故事,深入了解其意境與文化氛圍,體味異國情調(diào),了解異域風味,以順應“世界可以全球化,經(jīng)濟可以一體化,但文化必須多元化”[16]64的理念與趨勢。

      從認知語義學的角度看,意象是一種心理表征(mental representation)。主體(人)可以通過其高度概念化的認知能力由“象”獲取“意”,由“意” 聯(lián)想到“象”[17]9-12。同一意象在不同的文化和語言背景下能否產(chǎn)生相同的聯(lián)想與意義是文化語匯意象能否移植的前提,同時,能否讓異域文化接受,是否主動接受異域文化,也是意象移植的主要因素之一。比如,漢語中的“給面子”這一文化語匯隨處可見,文化意蘊深厚,充分蘊含中國人的面子文化。何謂面子?體面光榮、情面是也,亦為臉面。直譯成to save one’s face可保留意象,向西方文化移植中國的面子文化;也可將原文的意象抽象化,譯作to give sb.dignity,更加注重讀者接受。

      盡管由于地域、氣候、歷史、民族等方面中西存在巨大差異,導致漢英兩種文化在某些層面具有不可逾越的鴻溝,在漢英兩種語言間的交際轉換也遇到了巨大困難與障礙,但是畢竟兩種文化與語言間也存在一定的共性,有些意象可以直接移植,既能溝通交流,又能促進文化融合。比如,“孤膽英雄”若譯為a lonely fighter,其形象含義與原語有出入,因為fighter可指好戰(zhàn)者,有貶義之嫌,而且lonely帶有“孤獨、寂寞、憂傷”之意。若改譯成a solitary warrior,可與原文匹敵,因為solitary有“單個、唯一”之意,而且可以形容一個人喜歡獨處,與孤膽“門當戶對”,再裝備上warrior(勇士),可與“孤膽英雄”決一雌雄。

      文化意象是“一種文化符號,它具有相對固定的獨特的文化含義,有的還帶有豐富的意義、深遠的聯(lián)想,人們只要一提到它們,彼此間立刻心領神會,很容易達到思想溝通?!保?8]如“紅人”,指受上司寵信的人或得意的人。《官場現(xiàn)形記》第三回:“藩、臬為他是護院的紅人,而且即日就要過班,所以凡事也都讓他三分。”[19]而英語文化中的blue-eyed正有favorite意思,故“紅人”可直接移植為a fa‐vourite with sb.in power,當然也可以在英語文化中直接將意象轉換為a blue-eyed boy(紅人,得寵之人)。勒菲弗爾與巴斯奈特一致認為,“翻譯是文化互動的結果,即文化內(nèi)部和文化之間的交流”[20]。勒菲弗爾以文化互動論來審視翻譯,亦即翻譯是文化之內(nèi)的妥協(xié)與融合,或是文化之間的博弈與協(xié)商、沖突與互塑[21]634。

      四、基于譯語之文化理據(jù)的意象轉換與譯味

      譯界素有“譯意”與“譯味”之說。以“味”論翻譯,可以說是中國傳統(tǒng)譯論的一大特色,從古代的鳩摩羅什到現(xiàn)代的金岳霖與朱光潛,一直到當代的劉士聰、許淵沖、許建平等一大批學者和翻譯家都十分推崇“譯味”說的美學價值,把文學翻譯提升到翻譯美學的理論高度,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22]1。關于“譯味”,金岳霖認為“是把句子所有的各種情感上的意味,用不同種的語言文字表示出來”[10]595。他的“味”是一個比較寬泛的概念,既可以指各種情感上的意味,也可指意境上的意味。“情感與想象中的意象相干。想象的內(nèi)容是意象。意象是類似特殊的,類似具體的。意象是有情感的;有可喜可怒、可哀可樂……的意象?!保?0]601各種情感上的意味來自意象,意象成為情感意義的主要載體,是“譯味”的核心所在。

      只有當意象和那些與其完全相應的詞語時,才能獲得自身的文采與生動性。也就是說,當甲文化中的意象在乙文化中得以表現(xiàn)時,或者甲文化傳達的本質(zhì)內(nèi)容能為乙文化的讀者接受時,才能在異語轉換中顯得光彩照人,栩栩如生。如果在甲語言中能夠生動傳遞本質(zhì)和內(nèi)在的意象未能在乙語言中重現(xiàn),則根據(jù)文化差異,追溯詞語的文化理據(jù),在乙語言中找到合適的意象進行轉換,使文化語匯在譯語中重生。比如,“馬屁精” 在英語中沒有以“馬”為意象進行傳遞,但有a=boot,apple,ass的意象,只有通過這些意象包裝為boot-licker,an apple-polisher,an ass-kisser,才能傳遞栩栩如生的拍馬溜須的形象,為英美人所接受。所以“譯味”是以意象為思維單位,其思維方式具有形象性、直觀性、模糊性、整體性等特點,重在傳遞原文的情感意義與修辭意義[12]43。

      “譯味”是對“譯意”的發(fā)展,“譯意”是一種概念思維,是基礎;“譯味”是基于概念思維基礎上的一種形象思維,即意象思維,包含了不可言盡的情感與意味。比如“交際花”,舊指在社交場合中活躍而有名氣的女子(含有輕蔑意)。有資格稱為“交際花”者,首要條件是當時公認的“名媛”。交際花是褒義詞,集才藝與美貌于一身,令人艷羨,多為出身豪門的名媛所壟斷。一言以蔽之,交際花是交際場合的潤滑劑、爽身粉,亂世中粉飾太平的一道流蘇。按照字面,該詞可直譯為a social flower,但漢語里所承載的指妖艷善交際的女子這一意象在英語flower里出現(xiàn)真空,激不起英美人相同的文化聯(lián)想,在他們的思維中,只有butterfly與social“聯(lián)姻”(即social butterfly)才能傳遞出漢語“交際花”那種別樣的意味。

      漢語文化語匯中富有四字成語,言簡義豐,翻譯時很難直接進行轉換,只有通過分析漢英詞語的文化理據(jù),架設意象的橋梁,以譯味的方式才能達到目的,而且有的成語還需要拆解翻譯后再重新組裝。以“放馬后炮”①“馬后炮”的含義及來歷見https://iask.sina.com.cn/b/9558425.htm l。為例。它為象棋術語,據(jù)宋代司馬光的《古局象棋圖》,“一炮,直行無遠近,前隔一棋乃可擊物;前無所隔,及隔兩棋以上,則不可擊”。但是,無論是古象棋還是現(xiàn)代象棋,“放馬后炮”都是很厲害的一著,它往往能致對方于死地。但后來,“放馬后炮”不知何故從積極的涵義轉為消極的涵義。因此,漢典將“放馬后炮”解釋為“指事情過了才采取行動,或者發(fā)表意見比喻不及時的舉動”,譯成“start firing after the enemy has gone”。②“放馬后炮”見漢典http://www.zdic.net/c/e/15e/356650.htm。如此一翻,依然缺少了內(nèi)涵,缺少了“味”,還需另尋他譯。

      其實,我們不妨將“放馬后炮”分解為“放”和“馬后炮”,然后分別從英語中尋找。美國橄欖球比賽中有quarterback(四分衛(wèi))角色,系“進攻組的一員,排在中鋒的后面、進攻陣型的中央。他通常是臨場指揮的領袖,大部分的進攻由他發(fā)動,并有責任在大部分的進攻前發(fā)出暗號?!雹邸八姆中l(wèi)”(quarterback)見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9B%9B%E5%88%86%E5%8D%AB/5044356?forcehttps=1%3Ffr%3Dkg_hanyu。美國橄欖球賽通常在周日舉行,如果有人在周一早上對頭一天比賽品頭評足的話就被戲稱為“Monday morning quarterback”,即“事后諸葛亮”了。

      對“馬后炮”和“Monday morning quarterback”的文化理據(jù)進行梳理比對,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兩者意象雖然不同,但涵義比較對應,實屬佳譯,然后將“放”(play)與“馬后炮”(Monday morning quarter‐back)組裝一起就達到目的。因此,要想傳達文化意象的引申含義,除了音譯或字面直譯加注解這種處理方法之外,其余的處理方式注定只能是某種“轉換”,總會導致原文中文化意象的變形或失落[23]。

      漢語語匯具有一定的詞性,英語詞語亦然。如果兩者意味一致而詞性不一樣,則需要添加成分或變換詞性。上例出現(xiàn)類似情況,再以“煮鶴焚琴”為例。它的字面意思是“把鶴煮了吃,拿琴當柴燒”,比喻“做煞風景的事”[24],屬于動詞,按照字面意思可譯為to burn musical instruments as fire‐wood and cook cranes as food,也可譯意為to fool with exquisite and fine things,但不夠形象。英語中,沒有與“煮鶴焚琴”詞性且含義對應的詞語,只有在Philistine的基礎上添加動詞,即to act like a Philistine。Philistine原意是指腓力斯丁人,被喻為“對文化藝術無知的人,文化修養(yǎng)低的人”?!爸篾Q焚琴”雖然與Philistine不同詞性,但通過添加動詞使不同文化的人產(chǎn)生相同的聯(lián)想。

      漢語傳統(tǒng)文化語匯雖然源自歷史,但具有一定的寓意,故當今仍然沿用。翻譯時,可以與時俱進,給它添加新的活力。例如,根據(jù)《漢語大詞典》,①見漢辭網(wǎng)http://www.hydcd.com/cidian/42811.htm?!爸T葛亮會”是指“若干人在一起商量,發(fā)揮集體智慧,解決困難問題的集會”。若譯為a meeting of Zhuge Liangs,只有中國通才能理解;要是譯意為a meeting to pool ideas,卻少了點文化意蘊。現(xiàn)在,“頭腦風暴”一詞廣為流行,它是從英語brainstorming直譯過來,原詞蘊含了“諸葛亮會”的各種特征,指的是:a method of shared problem solving in which all members of a group sponta‐neously contribute ideas。②見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Fifth Edition.2016 by 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 Publishing Company網(wǎng)絡版。根據(jù)這一釋義及對“諸葛亮會”的文化理據(jù)的梳理,a brainstorming ses‐sion亦為譯味之筆。

      五、結 語

      中華文化語匯蘊含著大量的文化意象,有著獨特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特色與意蘊。在翻譯過程中,要創(chuàng)造性地傳遞中華文化意境與語言韻味,必須進行文化理據(jù)的溯源,把握好譯意與譯味的尺度,對其中豐富的文化意象進行移植與轉換,而這種移植和轉換是基于一定的認知基礎。首先,對文化意象的移植不是機械的保留過程,而是不斷分析兩種語言語匯的文化理據(jù),對兩種語言、文化進行不斷對比和匹配的過程。其次,文化意象的轉換是對兩種語言與文化的對比與再創(chuàng)造的認知過程,既涉及到人的心理結構和所處環(huán)境的共性,又涉及異族文化中對相同或相似物質(zhì)世界不同的心理關懷和語言內(nèi)部形式的差異性。在文化意象轉換過程中,力求尋找兩種文化中相調(diào)和的意象,在譯意的基礎上譯味,才能在譯語讀者的心理上產(chǎn)生與源語讀者共同或至少是相似的審美體驗和文化浸潤。

      猜你喜歡
      理據(jù)語匯意象
      感恩
      當代作家(2023年3期)2023-04-23 16:38:12
      福安土白語匯的語言年代學考察
      撫遠意象等
      青年文學家(2022年9期)2022-04-23 15:39:14
      用歌劇語匯展示戲劇力量——解讀懸疑歌劇《馬克若普洛斯檔案》
      歌劇(2017年12期)2018-01-23 03:13:13
      《荊楚歲時記》飲食類語匯探析
      從文化理據(jù)看英漢語詞翻譯
      英語中愛情隱喻及其認知理據(jù)分析
      人間(2015年20期)2016-01-04 12:47:16
      全譯繁化機制的內(nèi)涵、理據(jù)與類型
      語言與翻譯(2015年1期)2015-07-18 11:10:08
      “具體而微”的意象——從《廢都》中的“鞋”說起
      “玉人”意象蠡測
      潼关县| 崇信县| 丹棱县| 台湾省| 蕉岭县| 新兴县| 邢台县| 德格县| 沙田区| 长岭县| 铜山县| 蒙阴县| 上思县| 方城县| 大冶市| 吴忠市| 芒康县| 闽侯县| 贵定县| 文昌市| 定襄县| 吴忠市| 井陉县| 盐边县| 乳山市| 登封市| 大庆市| 高陵县| 繁峙县| 樟树市| 阳朔县| 襄樊市| 焉耆| 苍梧县| 扶风县| 大宁县| 鹤庆县| 泾源县| 屏东县| 汉寿县| 武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