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張掖市高臺縣西街小學 張雪琴
有人說一個人的成功20%取決于他的智商,而80%取決于他的情商,情商中最重要的一種能力就是人際關系的處理能力,而人際關系的處理離不開語言的表達,而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應該從小抓起,從娃娃抓起。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茶壺里煮餃子——倒不出來”的尷尬,卻每每在課堂中出現(xiàn),尤其是在小學高年級成為一種普遍現(xiàn)象:學生不愿或者不敢開口,個別想說但又表述不清,表達混亂,詞不達意。為此,我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實踐中探索小學生演說能力提升的方法策略,引導學生在學習中學會表達,在表達中豐富思想,提升學生全面素質(zhì),同時充分發(fā)揮其學科的獨特性,讓學生在語文課堂學習中鍛煉口才,提升演說能力。
新大綱中明確指出:“要利用語文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有意識的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能力?!倍碌牟烤幇娼滩闹袑W生的口語交際也有不同的要求。如何提高高年級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呢?我們可以分梯度逐步提高,五年級,要求在陳述觀點時要有依據(jù)、有條理。既要在表達之前搜集整理材料,選擇合適的材料支持自己的觀點,又要按照一定順序分條講述,說清楚理由。在指導學生開展口語交際——《說說我的心愛之物》時,我先讓學生去提前做充分準備,羅列“心愛”在哪些地方,先想清楚表達順序,要有理有據(jù)分條來表達,這樣學生表達的時候就思路清晰了,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六年級口語交際更加強調(diào)表達的說服力和感染力,對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六年級的學生在表達清楚的基礎上,讓學生增強說服力和感染力。如引導學生辯論“讀課外書是否影響學習成績”時,學生先搜集了大量的證據(jù),有故事資料,有名言警句等,增強了辯論的說服力和感染力。
說,往往不是一個人的事情,交流要順暢,必須在說之前要先學會聽。只有聽得準,才能說得好。五年級要求學生能夠判斷別人說的話是否與話題相關;根據(jù)討論的目的記錄重要信息聽清要點。要快速聽懂。針對別人的發(fā)言談感受,這是最能培養(yǎng)學生傾聽能力的途徑。要求六年級學生在交流時用心傾聽,能聽出重點和不同。比如:聽人說話能抓住重點,既能總結(jié)大家的共同意見,也能說明不同意見。傾聽的要求從聽懂到能邊聽邊記,到做好歸納。
1.做好課前準備,重視課前5分鐘表達。比如,“講民間故事”,需要學生課前閱讀民間故事,熟悉故事情節(jié);“推薦一本書”,需要學生提前準備好相關的材料進行展示。所以要上好口語交際課,首先要讓學生做好課前的準備。另外,教學時老師還要重視引導學生成段表達,避免對生活場景的簡單重復,從而培養(yǎng)學生口語表達的邏輯性、條理性和豐富性,實現(xiàn)其表達能力的提升;2.創(chuàng)設課堂交際情景,增強演說能力。話題可以遷移運用于不同的交際場合和交際對象,為了加強學生對交際策略的運用能力,教學時要創(chuàng)設不同的交際情境,讓學生學習在不同情境下實現(xiàn)交際目標,發(fā)展口語表達能力,不斷增強交際的勇氣和自信心。在教學《黑孩子羅伯特》時,我抓住文章末尾:“麗莎的爸爸看到黑孩子羅伯特的善良,摸著羅伯特頭說話”的片段,給學生創(chuàng)設了交際的情景。首先我讓孩子們思考兩個問題:其一,此時,當白人麗莎的爸爸,面對黑孩子羅伯特的善良,他心里想什么?其二,如果此刻你是黑孩子羅伯特,你看到自己終于不被白人所歧視,而是得到了尊重,你心情是怎樣的?當學生接住了問題,然后讓學生小組交流,拓展思維,最后提議選派兩位學生分別以白人麗莎的爸爸和黑人羅伯特的身份對話,因為情景的創(chuàng)設和學生的討論,此刻選派的兩個學生的演說已經(jīng)變得輕松自如,長期這樣的教學,不斷提升了學生的演說能力;3.可以充分利用口語交際課,讓學生輪流講述,讓所有學生都有表達機會;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隨時關注學生的口語表達情況,引導學生有意識地運用口語交際課中的學習成果;4.分角色表演,提升演說能力。在課堂中充分利用文本,讓學生通過分角色朗讀和分角色表演,提升學生的演說能力。在教學《慈母情深》一課時,為了讓孩子們體會梁曉聲的母親對梁曉聲深切的愛,我讓孩子先自主朗讀課文,然后分別選派孩子扮演,梁曉聲、母親和母親工友,讓學生通過觀察這些角色的動作和神情,通過他們語言的表達來體會;5.課堂自學展演,提升學生的演說能力。讓學生通過交流“前置性作業(yè)單”的環(huán)節(jié),根據(jù)題單內(nèi)容由易到難的梯度,讓學生在自學匯報中提升演說能力。
課堂是演說能力培養(yǎng)的主陣地,但并不代表在課外即可終止,這種能力必將要在各個環(huán)節(jié)凸顯,多個渠道的培養(yǎng)。我們可以把它滲透到學校活動的各個方方面面。在我們每周四開展的社團活動,就特設了“主持與演講”社團,學校就聘請了這方面課題的研究人員主要負責,重點強化指導高年級有演說愛好的學生參與,從而為學校培養(yǎng)小主持人,專題活動的解說員等。我校還開設了“文學社團”,讓學生在說與寫相結(jié)合的基礎上讓演說和寫作相結(jié)合,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學校同時開設“小小金話筒”社團,提高學生講故事、朗讀等能力,把這作為“演講與主持”社團的奠基社團,讓學生的演說能力逐步提升。
“好口才成就好人才”。小學生演說能力的提升不是隨性隨心就能達成目標的,它需要通過一定的策略,需要抓住語文課堂這個平臺,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提升,學會在課堂上觀點鮮明地表達思想,進而學會在學校的活動中層次清楚,抑揚頓挫地演說闡述,從而拓展到廣闊的社會空間中,能向聽眾說明事理,表達見解。同時,提高學生勇于表達和大膽展示的心理素質(zhì),提高解決問題和人際交往中的協(xié)調(diào)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