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中美戰(zhàn)爭詩中反戰(zhàn)態(tài)度表達之對比
      ——從詩歌意象的角度分析

      2019-01-28 11:11:42張慕林上海城建職業(yè)學院上海200438
      名作欣賞 2019年26期
      關鍵詞:全詩景物戰(zhàn)爭

      ⊙張慕林[上海城建職業(yè)學院,上海 200438]

      一、導言

      作為被不同時代、不同國家和民族共享的藝術形式,詩歌的魅力可以跨越時間和地域的巨大鴻溝。詩歌在表達相似的人類情感的同時,卻也折射出不同時代和民族間不同的價值觀念。與戰(zhàn)爭題材相關的詩歌在中國古代詩歌和美國現(xiàn)代詩歌中都占據(jù)了重要的一席之地,而其中表達作者的反戰(zhàn)態(tài)度是此類詩歌的重要功能之一。盡管從時代和地域兩方面來看,中國古詩和美國現(xiàn)代詩有著巨大差異,但將二者從詩歌意象使用角度進行對比,會發(fā)現(xiàn)值得深思的相似與不同之處以及它們背后更深層次的價值觀念:儒家思想對中國古詩無所不在的影響和個人主義在美國現(xiàn)代詩中時時處處的投射。

      眾所周知,儒家思想是中國古代影響最為深遠的哲學思想。儒家經(jīng)典《禮記·大學》指出:“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焙笕藢⑵淇偨Y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奉為儒家人生最高理想。從這一理想中,不難看出一種明顯的重要性排序,即個人自身<家庭<國家<天下。反之,作為美國現(xiàn)代社會最重要的道德、政治和社會價值觀,個人主義“強調(diào)人的獨立性以及個人自立和自由的重要性。它反對大多數(shù)外界力量對個人選擇的干涉,包括來自社會、國家或任何團體或機構的干涉,它也反對用傳統(tǒng)、宗教或任何其他形式的外部道德標準來限制個人選擇的觀念”。

      二、人物意象使用之對比

      通過對美國現(xiàn)代詩和中國古詩的研究發(fā)現(xiàn),在表達反戰(zhàn)態(tài)度時,詩歌意象的使用是二者共通的藝術手法,但所用意象以及背后蘊藏的價值觀念卻有著很大不同。美國著名反戰(zhàn)詩人尤瑟夫·科曼亞卡在他的詩篇《面對它》中,通過把一個人的名字“安德魯·強森”和可怕的“詭雷的白光”并列來揭露越戰(zhàn)的殘酷:“我撫摸著一個名字安德魯·強森;/ 我看見詭雷的白光”。作者之所以使用安德魯這一個體意象來喚起讀者對戰(zhàn)爭的憎惡,是基于這樣一種認知:像安德魯·強森這樣的個體的生命是非常寶貴的。由于整首詩描述了作者在參觀位于華盛頓的越戰(zhàn)紀念碑時的感受,作者本人的個人意象也在詩中反復出現(xiàn),以此來表達最直接的個人情感。例如全詩的第三至第五行,以作者個人口吻直抒胸臆,“我說過我不會,/該死:不要流淚。/我是石頭。我是血肉”。而全詩的第十四至十六行,則是作者行為與心理的白描:“我搜尋著那58022 個名字,/半分期許地想要看見/我自己的名字輕煙般飄浮其中”。事實上,在科曼亞卡的許多詩作中,都不難發(fā)現(xiàn)其對個人經(jīng)歷和個人情感的強調(diào)。正如美國評論家邁克·道迪在《在災難的空間里創(chuàng)作:尤瑟夫·科曼亞卡與美國的對話》一文中指出的那樣:“這些對個人經(jīng)歷(關于戰(zhàn)爭、痛失好友以及被邊緣化)的提醒是無處不在的,甚至在休閑時也陰魂不散地纏繞在詩中人身邊:在玩桌球時,他‘像個狙擊手’那樣把球列成一排?!痹娙酥云珢凼褂脗€人意象來描述個人經(jīng)歷、表達個人情感,正是因為受到了個人主義潛移默化的影響。與科曼亞卡詩作中對個體生命、情感和經(jīng)歷的強調(diào)相反,在中國唐詩名篇《隴西行》中,個體生命的價值雖然有所體現(xiàn),但在與國家利益相比時,卻顯得不那么重要了。全詩如下:

      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蓱z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

      不難看出,詩篇的最后兩句以兩個對比鮮明的詩歌意象:“無定河邊骨”和“春閨夢里人”,生動揭露了戰(zhàn)爭的殘酷,也表達了詩人的反戰(zhàn)情感。然而,當探究前兩句中的詩歌意象時,我們看到的是“誓掃匈奴”的戰(zhàn)士和壯烈犧牲的“五千貂錦”。這兩個意象表現(xiàn)的是戰(zhàn)士們保家衛(wèi)國的勇氣和犧牲精神。因此,從全詩整體來看,它表達了作者對于戰(zhàn)爭復雜、甚至是矛盾的情感:盡管戰(zhàn)爭殘酷,但當保衛(wèi)國家時,個體生命的犧牲是必要的。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全詩沒有出現(xiàn)任何個體的意象,所有的人物意象都是作為群體出現(xiàn)的:“誓掃匈奴”的戰(zhàn)士、壯烈犧牲的“五千貂錦”以及遠在家鄉(xiāng)的妻子們時時掛念的“春閨夢里人”。這正是集體利益大于個人利益這一價值觀念的折射。事實上,如果進一步細讀,不難發(fā)現(xiàn),甚至全詩的后兩句強調(diào)的都是犧牲將士妻子們的悲哀和他們家庭蒙受的損失,而非將士個人死亡這一事實本身??梢哉f,全詩映射出的價值重要性排序如下:國家>家庭>個人,這一序列與上文中提及的儒家思想是一致的。

      三、自然景物意象使用之對比

      除了人物意象,象征廣袤地域空間與漫長歷史跨度的自然景物意象在中國古代戰(zhàn)爭詩篇中也極為常見。然而在美國現(xiàn)代詩歌中,詩人們更傾向使用日常的、人人熟知的自然意象來表達其反戰(zhàn)態(tài)度。

      李白膾炙人口的名篇《關山月》開篇便是極為恢宏的自然景物描寫:“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边@里出現(xiàn)的自然景物意象依次是:明月、天山、蒼茫云海、萬里長風以及玉門關。讀到這四句詩時,讀者仿佛跟隨一個巨大的鏡頭從極高遠的蒼穹(明月、天山、云海)之上,慢慢轉(zhuǎn)向大地(萬里長風),最后聚焦于玉門關。通過這些自然意象的使用,詩人將玉門關遠離將士們家鄉(xiāng)的偏遠荒僻以及其作為千古征戰(zhàn)地的悲壯蒼涼直觀地呈現(xiàn)于讀者之前。緊隨其后的兩句詩:“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提及了敵我雙方的行動,營造了戰(zhàn)爭一觸即發(fā)的緊張氛圍。而后詩人筆鋒一轉(zhuǎn),眼光從當下躍升至對歷史的回顧與反思:“由來征戰(zhàn)地,不見有人還”。千古以來、無人生還的“征戰(zhàn)地”這一自然意象,是戰(zhàn)爭之殘酷的集中體現(xiàn),是詩人強烈反戰(zhàn)情感的載體。閻福玲在《中國古代邊塞詩的三重境界》一文中指出,許多中國古代詩人都會使用類似的自然景物意象“從歷史、人性的高度深刻反思邊塞征戍問題,審視戰(zhàn)爭給人類帶來的巨大災難,探尋戰(zhàn)爭的本質(zhì),使邊塞詩充滿了強烈的憂患意識和歷史意識,具有深沉哀婉的悲劇精神”。中國古代詩人之所以偏愛使用象征廣袤地域空間與漫長歷史跨度的自然景物意象,是基于這樣一種認知:整個國家民族的苦難以及從歷史中獲得的經(jīng)驗教訓要比個人體驗更重要、更有說服力。

      自然景物意象在美國現(xiàn)代戰(zhàn)爭詩中也極為常見,但大多描寫的是當時當?shù)?、為人熟知的景物。美國當代亞裔詩人王洋(Ocean Vuong)在《燃燒的城市之晨歌》一詩中將許多美麗的自然意象(街道上飄舞的雪花、床頭柜上的一枝木蘭花、窗框上的白雪)與恐怖的戰(zhàn)爭意象并列,以揭露戰(zhàn)爭之殘酷。例如,全詩的前三行出現(xiàn)了雪花的意象:“街道上飄舞的雪花/ 像姑娘的片片裙裾/愿你的每一天都快樂而明媚”。這一意象常常令人想起快樂的圣誕節(jié),然而緊隨其后的卻是一系列可怕的戰(zhàn)爭意象:“一個士兵”“腳步聲”“交通警衛(wèi)正解開手槍皮套”。這些意象打破了自然景物意象營造的虛假美好,尖銳地提醒著人們:沒有什么圣誕節(jié),有的只是戰(zhàn)爭與死亡。木蘭花這一自然意象之后的畫面則更為恐怖:“在床頭柜上,一枝木蘭如一個秘密般展開/初次為人所知/樹梢閃耀、孩子傾聽,警察署長/面朝下?lián)涞乖谝粩偪煽诳蓸防?一張手掌般大小的他父親的照片漂浮在/他的左耳邊”。人們熟悉的美麗花朵與慘死的尸體并列,戰(zhàn)爭摧毀日常美好生活這一主題不言而喻,而作者的反戰(zhàn)態(tài)度也借由對常見自然景物意象的運用而得以充分表達。

      與中國古代詩人常用象征廣袤地域和悠長歷史的自然意象不同,美國現(xiàn)代詩人通過對日常自然景物的描寫,與讀者的個人經(jīng)歷和個人體驗產(chǎn)生認同,從而喚起他們的反戰(zhàn)情感。這種創(chuàng)作手法與個人主義重視個人價值的理念是一致的。

      四、結語

      綜上所述,盡管戰(zhàn)爭主題的中國古詩和美國現(xiàn)代詩在時代與地域上有著巨大差異,它們當中都蘊含著相似的人類情感,即對戰(zhàn)爭的質(zhì)疑與憎惡。然而對于這一情感的表達,中國古代詩人和美國現(xiàn)代詩人卻采用了不同的詩歌意象,折射出他們受到不同哲學思想的影響。在個人主義思想的潛移默化下,美國現(xiàn)代詩人傾向使用個體人物意象和日常自然景物意象來與讀者的個人情感取得認同。與之相反,中國古代詩人偏愛使用群體人物意象和象征國家、歷史的自然景物意象,顯示出他們對儒家思想中,國家>家庭>個人這一價值排序的認同。

      ①〔美〕科曼亞卡:《諾頓現(xiàn)當代詩歌集》(卷二),Jahan Ramazani,Richard Ellmann和Robert O’Clair編著,紐約諾頓出版社2003年版,第861—862頁。

      ②〔美〕 道迪:《在災難的空間里創(chuàng)作:尤瑟夫·科曼亞卡與美國的對話》,卡拉盧,卷28,2005(3),第814頁。

      ③④〔唐〕陳陶,李白:《唐詩三百首評注》,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94頁,第75頁。

      ⑤閻福玲:《中國古代邊塞詩的三重境界》,《北方論叢》1999年第4期,第63頁。

      猜你喜歡
      全詩景物戰(zhàn)爭
      景物描寫——雨
      景物描寫——風
      未來戰(zhàn)爭我們最強
      心聲歌刊(2021年4期)2021-10-13 08:31:40
      寫寫冬天的景物
      勸學
      被風吹“偏”的戰(zhàn)爭
      學生天地(2019年32期)2019-08-25 08:55:12
      他們的戰(zhàn)爭
      柳樹
      本期主題:梅花
      景物描寫要準確
      讀寫算(中)(2016年9期)2016-02-27 08:47:37
      奉贤区| 南昌市| 龙江县| 美姑县| 合水县| 崇州市| 平山县| 台东市| 读书| 绥宁县| 团风县| 乌什县| 松桃| 上蔡县| 什邡市| 庆阳市| 韶山市| 开远市| 陇川县| 华容县| 义乌市| 阳高县| 敦煌市| 清丰县| 屯昌县| 大足县| 宜兴市| 衡水市| 威信县| 蒙城县| 乌拉特前旗| 洪泽县| 麟游县| 通城县| 南汇区| 宝丰县| 平度市| 佛坪县| 广汉市| 云南省| 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