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市長安中心幼兒園 徐 賢
在課程游戲化實施過程中,教師一般會通過拍攝照片或視頻的方式記錄幼兒活動情境和學習的情況。利用影像資源反觀教學過程對于幼兒學習與發(fā)展十分重要。教師可在幼兒活動之后,與他們一起觀看、分析照片和視頻,促使幼兒通過已有經驗進行學習,幫助其不斷獲取新經驗。然而,在實際教學中,有些教師在使用影像資源時,沒有結合幼兒的發(fā)展與年齡特點,對資源包含的有效信息也沒有進行深入分析,或者缺乏對資源學習方法的有效引導。使幼兒的觀察沒有方向,缺乏探究的興趣。那么,該如何有效利用影像資源,使其在教育活動中發(fā)揮應有的作用呢?
1.閱讀照片和觀看視頻也是一種學習。照片和視頻以形象、生動、直觀的方式表達出豐富的信息,是記載和描述幼兒游戲活動的一種重要表現(xiàn)形式和載體,它把復雜的幼兒活動過程再現(xiàn),有利于教師通過觀察照片、分析視頻,對幼兒活動材料的使用情況、個人能力發(fā)展等方面進行深入了解,提高教師解讀幼兒行為的能力。
2.影像資源能引發(fā)幼兒自主游戲的欲望,使幼兒在自主游戲的過程中自發(fā)性學習。在教師與幼兒分享活動資源的過程中,會有許多有趣的照片和精彩的實錄,這些不僅能夠調動幼兒對游戲活動的興趣,也能讓幼兒通過觀察、描述、比較等方式全身心地進入活動情境,主動獲取新經驗。如在中班建構游戲活動“圍不起來的房子”中,幼兒通過觀察、比較照片,發(fā)現(xiàn)房子的地基要呈現(xiàn)方形才最穩(wěn)固,照片的輔助突破了游戲活動的瓶頸,也讓活動有了延續(xù),各種各樣的自制“量尺”也由此而生。
在課程游戲化研究推進中,幼兒園教育活動影像資源的作用越發(fā)明顯。但為了更好地發(fā)揮影像資料的價值,需要教師對影像資料加以整理和歸類。活動照片與視頻一般可以根據(jù)幼兒一日活動的環(huán)節(jié)來整理,如戶外體育運動、戶外游戲、角色扮演、區(qū)域游戲、集體教學、生活活動等,也可以將照片和視頻分為空間性資源、規(guī)則性資源及說明性、探究性、紀念性等資源。分類整理后,豐富的資源能讓教育活動充滿趣味性和互動性,提高幼兒的學習能力和水平,促進幼兒綜合能力的提升。
要想實現(xiàn)影像資源的有效利用,教師就必須制定出更加完善的措施,發(fā)揮其作用,讓幼兒通過已有經驗進行學習,幫助幼兒不斷獲取新經驗。
1.資源選擇應具有代表性。在教育活動中要選擇具有代表性的資源,這樣可以讓幼兒在觀察中直觀了解并獲得最直接的新經驗。如在大班探索活動“幼兒園里最高的樹”中,活動初期,教師在幼兒找到的最高的樹中選擇了兩棵同品種、外形與高度相似的廣玉蘭樹,一棵種在平地上,一棵種在山坡上,將拍下的兩棵廣玉蘭樹照片放在一起比較高低。幼兒在觀察中發(fā)現(xiàn)兩棵樹要種在同一地面上才能正確地分辨高低,由此獲得出了用尺測量才能正確辨別樹的高低的經驗,于是引發(fā)了量尺及共測量樹的活動。
2.資源選取要適量。教師必須認識到在幼兒教學與游戲活動中不是選擇越多的圖片或視頻對幼兒的學習越有利,保持適量即可,以免幼兒面對過多的信息而不知所措。如幼兒在皮球的一物多玩活動中,有些年輕教師直接在照片資源中選擇了拍、拋接、投籃等皮球玩法的照片供幼兒觀察,幼兒在活動中只能照搬圖片上的玩法,活動機械而缺乏創(chuàng)意。成熟型教師則會選擇球與其他玩具的組合或合作玩球的具有代表性照片供幼兒觀察,并提供蹦床、竹梯、布袋等不同體育器械,鼓勵幼兒將器械與球組合,為幼兒的主動學習創(chuàng)設了更多的游戲情境。
3.影像資源的使用要順應幼兒的發(fā)展不斷更新。幼兒的發(fā)展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隨著幼兒的發(fā)展,資源要及時更新,讓幼兒真正獲取有用的信息。如在大班“幼兒園里最高的樹”第二階段的深度測量活動中,教師先后提供了幼兒用梯子爬到樹上測量的照片、幼兒借用建構用水管不斷連接測量的照片、爸爸帶著幼兒利用影子測量的照片……資源的不斷更新,激發(fā)了幼兒尋求多種方式解決問題的想法,影子折射也為幼兒開啟了新的探索之旅。
4.資源運用中采用導向性提問。為了在活動中有效利用這些資源,教師要根據(jù)不同的圖片、視頻巧妙設計問題,通過設疑問難,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引發(fā)其思考與探究。問題的設計應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由易到難,逐層深入,既讓幼兒從照片、視頻中主動學習,獲取新經驗,又學會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以此提高教學、游戲活動的質量,真正發(fā)揮資源的價值和作用。如在大班“光影游戲”中,幼兒圍繞教師的一個個導向性提問:“一天中什么時候影子最長?”“什么時候影子是一個圓點?”展開一次次探索,最終發(fā)現(xiàn)了影子的秘密。
5.堅持資源學習中方法的指導。將資源和幼兒生活有機融合,能逐步培養(yǎng)幼兒觀察照片、描述照片、分析比較照片的能力,努力從照片中挖掘出需要關注的知識點,培養(yǎng)幼兒主動參與、自主學習探究的能力,強化幼兒的學習者主體意識。如在中班建構游戲“停車場”中,狹小的建構空間無法容納數(shù)量眾多的車子,停車場內的車子疊起了羅漢。為了引發(fā)幼兒找到更合理的解決方式,教師把視頻停在“疊羅漢”這一幕,根據(jù)幼兒的討論又提供了立交橋的照片,幼兒歷經觀察、對比、實踐,兩層的停車場躍然眼前。
俗話說“一圖勝千言”,隨著課程游戲化實施研究的深入開展,越來越多的教師意識到,影像資源不僅為幼兒的活動記錄、評價起輔助作用,更是引導幼兒主動參與、獲取新經驗、發(fā)展探究能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與其身外求法,不如就地取材,讓教師學會有效利用幼兒教育活動影像資源,使其在幼兒主動學習中發(fā)揮出應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