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娟
摘 要:同課異構,是新課程改革推進過程中形成的一種教學及備課模式。“同”是指相同的“課程標準”,“異”是指教師的教學風格、教學設計與教學策略的差異。同課異構,是同在目標,異在過程,異在實現(xiàn)課堂教學目標的內(nèi)容與方法的個性化、特色化。針對不同班級、不同學情,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每位教師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教學理念、教學風格設計不同的教學思路,展示迥異的教學個性,表征“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創(chuàng)造性要求,凸顯課堂教學“構思”與“結構”的差異。
關鍵詞:高中地理;“同課異構”
同課異構是通過同一個教學內(nèi)容由不同的教師來上,可以引發(fā)參與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長善救失,取長補短,明顯提高教學效果,提高教師的專業(yè)化發(fā)展。所以在新課改下,就應該積極的開展同課異構教學活動,來提高高中地理教學效率,對于促進學生的發(fā)展是非常具有積極意義的。
1內(nèi)涵和特點
所謂同課異構,是指選用同一教學內(nèi)容,根據(jù)學生實際、現(xiàn)有的教學條件和教師自身的特點,進行不同的教學設計,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和風格,實施不同的教學途徑,達到相同的教學效果。這里的“同”,是指內(nèi)容的同,最終效果的同;而“異”是指思路、方法、途徑、風格的差異。同課異構活動以課堂教學為載體,研究的是同一節(jié)課,待著同一個目標,真正凸顯新課程提出的“教師是參與者、研究者”的角色要求,能使教師的教與研融為一體,使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常教常新,強化教師間的互動與交流,達到優(yōu)勢互補、相互切磋、共同提高教學的目的。同課異構的最終目的是促進課堂教學的高效率、高質量,高效課堂則是一種教學形態(tài),其核心特點就是讓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它是一種教學的動態(tài)轉化過程,有其鮮明的特點和作用。
2開展的同課異構活動方法
在授課過程中,提出一個問題展開討論,讓學生大家都打開自己的心扉,發(fā)表自己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和認識。探討的過程就是學習和思維的深化過程,討論的越深入,對知識的理解認識也就越透徹。從現(xiàn)場效果看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新性是否被激發(fā)出來,學生是否當堂掌握了所學的內(nèi)容。這與老師提出的問題的方法和深淺度對該班的學生適合不。問題引導合作探究教師在教學中對學生的引導更多是借助教材,以多媒體、作圖等教具來對學生進行引導,而貫穿其中的是問題的探究如《大氣的熱力作用》這一節(jié)課,A老師采取了播放《闖關東》電視劇里的在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上進行人造煙霧防霜凍保護農(nóng)作物的一段視頻導入設問:人造煙霧為什么可以防御霜凍?簡單的講了大氣的受熱過程后分三部分九個小問題讓學生分組展開討論,然后學生上講臺指著圖講。B老師可以采取播放新聞導入設問:這些措施為什么能預防霜凍呢?學生閱讀學習目標。閱讀課本資料自主學習下面幾個問題:①地球大氣最重要的能量來源是什么?②太陽輻射為什么是短波輻射?③什么是近地面大氣主要、直接的熱源?④什么是大氣逆輻射?
簡單講述光譜圖后層層遞進設置了四個探究問題:
探究1:秋季開學軍訓時,同學們更喜歡多云的白天還是晴朗的白天?為什么?
探究2:通常情況下,一天當中正午時太陽輻射最強,為什么氣溫最高卻是午后兩點?
探究3:CO?含量的增加對全球氣候變化有何影響?
探究4:新聞里張家口市預防霜凍的措施運用了什么原理?
A老師對這節(jié)課的設計從課堂氣氛來看很好,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是被激發(fā)出來了的,但以同行和專家的評議該堂課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沒有被完全激發(fā)出來,當堂所學的內(nèi)容學生掌握不是很到位,因為問題的設計感覺沒有深度和高度沒有層層遞進來激發(fā)思維讓知識得到深化。所以對教學效果的反思還要結合同行和專家的評議。
3同課異構優(yōu)勢和如何改進
同課異構優(yōu)勢:能讓我們認真去想、去感悟,去反思自己的教學,置身于課堂中去傾聽著老師們一堂堂精心準備的課,領略各自對教材的深刻解讀,感受著各自對課堂的準確把握,體會著各自對學生的密切關注。在開啟學生智慧大門的同時,也讓各個老師學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學方法和新的教學理念,引發(fā)了對課堂最優(yōu)化的思考。能近距離的領略到每位教師的教學風格,深厚的教學功底及精湛的教學藝術,即讓教師們在“異構”中感悟自我,讓教師們在“異構”中學習他人的長處,找到自己的差距。教學風格各異,每一節(jié)課都有很多值得學習借鑒的東西。課堂上老師們都能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適合本班學生的特點,采用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交流培養(yǎng)學生大膽創(chuàng)新,勇于實踐的能力!
在以后的教學中我們要如何去改進自己的教學呢?從案例中不難看出,不同的設計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和學生主體性的體現(xiàn)切然不同。
第一,從導入來看:①最好用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圖片或實例等;②圖片和實例要新穎;③要結合多媒體音樂聲音。這樣的導入才能讓學生積極地進入學習狀態(tài),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起他們的求知欲,引起他們對生活中地理現(xiàn)象的關注,為提高教學效率奠定基礎。
第二,從探究問題的設計來看:①探究問題個數(shù)不要多;②探究的問題要有深度有質量;③探究的問題與問題之間要層層遞進才能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和推動教學的前行。
總之,每位教師的課都有自己的精彩之處,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我們要從教學的實踐出發(f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通過方法的整合、模式的整合,在學習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把高中地理課上得更完美更精彩,讓地理課堂效益更高,從而有效地促進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促進學生的發(fā)展,讓學生覺得上高中地理課真是一種快樂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