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明旭 孟帥 胡寶華 黃桂玲
摘 要:目的:為了解和改善新入校大學生的心境狀態(tài),研究太極拳運動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方法:隨機整群抽取新入校大學生450人,在運動前后進行心境狀態(tài)量表(POMS)問卷調查,對數(shù)據(jù)進行縱向對比分析,結果:經(jīng)過3個月的太極拳運動,太極拳運動顯著改善大學生緊張、抑郁、憤怒、疲勞和慌亂這幾種不良情緒(P<0.05),且運動后TMD總分顯著下降(P<0.05),大學生的心境總體狀況得到改善。結論:太極拳運動能夠調節(jié)大學生心境狀態(tài),應在大學生中積極開展這項體育運動。
關鍵詞:太極拳;運動;心境狀態(tài);大學生;情緒
基金項目:南京工業(yè)大學浦江學院2017年校級課題(njpj2017-2-28、njpj2017-2-25);
江蘇省高等學校自然科學研究面上項目(17KJB190001)
大學新生初入校園,面對新的環(huán)境,需要獨自應對很多問題,難免會出現(xiàn)緊張、慌亂等心理上的波動,了解大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并積極進行干預,是使大學生順利進行大學生活和學習的前提。太極拳一直被認為是調節(jié)身心的運動方式[1],但相關研究還不多,本文以南京某高校推廣太極拳運動為背景,采用問卷的方式調查太極拳運動前后大學生心理狀態(tài)改變情況,為太極拳運動促進心理健康提供科學依據(jù)。
1 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南京某高校2017級新入校文科生450名,并且是沒有太極拳運動經(jīng)歷的大學生。
1.2 研究方法
1.2.1 問卷調查法
采用線下課堂講解,線上填寫網(wǎng)絡問卷的調查方式。采用祝蓓里修訂的簡明心境量表(POMS)[2]測量被試者的心境。該量表由40個變量組成,包括7個分量表,均采用5級記分法(0~4分)。
1.2.2 進行太極拳運動干預研究。
對所有研究對象進行太極拳運動指導,結合課程安排,進行每周1次以上,每次半小時以上,為期3個月的太極拳運動干預。運動結束后,重復問卷調查。對運動前后收集的數(shù)據(jù)進行前后縱向對比,分析太極拳運動對心理健康的影響。
1.2.3 數(shù)據(jù)分析
運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所有數(shù)據(jù)均以平均值±標準差(M±SD)表示,組間的心境差異,用獨立樣本t檢驗。統(tǒng)計結果P≤0.05代表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代表差異具有顯著性。
2 結果
2.1 太極拳運動前后大學生一般情況分析
進行太極拳運動前,先開展一次問卷調查,共收集有效問卷405份,其中女生296人,占73.1%,男生109人,占26.9%;運動干預結束后,再進行一次問卷調查,收回問卷348份,其中女生259人,占74.4%,男生89人,占25.6%;年齡均在18-21歲之間,平均年齡均為18.5歲。前后兩次參與者在年齡、性別上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2.2 太極拳運動對大學生心境狀態(tài)的影響
從表1可以看出,經(jīng)過3個月的太極拳運動,“緊張”、“憤怒”、“疲勞”、“抑郁”和“慌亂”五種消極情緒都有顯著下降(P<0.05),“精力”這種積極情緒沒有顯著性下降(P>0.05),另一種積極情緒“自尊感”有顯著下降(P<0.05)。大學生的心境狀態(tài)TMD總分顯著下降(P<0.05),說明新生經(jīng)過運動干預后,心境狀態(tài)得到明顯改善。
3 討論
心境是一種微弱而持久的情緒體驗[3],良好的心境是心理健康的表現(xiàn),環(huán)境變化會引起緊張、抑郁等消極情緒,不利于新入學大學生快速適應校園生活。在個體的心境惡化之前,通過體育鍛煉對其進行干預,是促進和維護心理健康的手段之一。本研究通過實驗探究太極拳運動對大學生心境的影響。
研究結果表明,經(jīng)過3個月的太極拳運動,緊張、抑郁、憤怒、疲勞和慌亂得分顯著降低,說明太極拳運動可以顯著改善大學生緊張、抑郁、憤怒、疲勞和慌亂這幾種不良情緒(P<0.05)。雖然太極拳對“精力”和“自尊感”兩種積極情緒也出現(xiàn)下降趨勢,其中“自尊感”呈顯著下降(P<0.05),“精力”在運動前后無顯著性差異(P>0.05),但是運動前后TMD總分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說明大學生的心境總體狀況得到改善。
本研究證實太極拳運動能夠調節(jié)大學生的心境狀態(tài),改善大學生的心中健康狀況,應在大學生中積極開展這項體育運動。
參考文獻
[1]吳衛(wèi)軍.太極拳運動對大學生心境狀態(tài)的影響研究[J].武術研究,2014(9):47-48.
[2]祝蓓里.POMS量表及簡式中國常模簡介[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1995,10(1):35-37.
[3]朱智賢.心理學大詞典[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89.
通訊作者
黃桂玲,女,博士,講師,研究方向: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