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舟
植物的形象通常是溫和、陽光、與世無爭,但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些植物可都是“暗藏殺機”,堪稱植物中的“猛獸”。它們就是食蟲植物。
豬籠草。豬籠草大家一定都不陌生,是豬籠草屬全體的總稱,全世界大約有170多種野生的豬籠草。豬籠草開綠色或紫色小花,葉頂?shù)钠繝铙w是捕食昆蟲的工具,因為長得酷似豬籠,于是就得名豬籠草了。瓶狀體的瓶蓋能分泌香味,引誘昆蟲。瓶口光滑,昆蟲一旦滑落瓶內(nèi),會被瓶底分泌的液體淹死。這些液體還會分解蟲體營養(yǎng)物質(zhì),逐漸將其消化吸收。
茅膏菜。茅膏菜是食蟲植物中的一個大類,它們形態(tài)各異,分布于世界各地。茅膏菜的葉片密布著晶瑩剔透的“露珠”,光彩奪目,深受人們喜愛。然而,對它的獵物而言,這耀眼的光芒卻是“致命”的。當(dāng)有昆蟲觸動了腺毛,腺毛上的黏液就會粘住它們。當(dāng)昆蟲試圖掙扎時,腺毛受到感應(yīng),一齊向昆蟲所在位置彎曲,將昆蟲緊緊包圍在里面。被困昆蟲死后,腺毛會將其消化吸收。當(dāng)昆蟲被消化后,腺毛會重新張開再次分泌黏液,誘捕新的獵物。
捕蠅草。捕蠅草是原產(chǎn)于北美洲的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種非常有趣的食蟲植物。它的莖很短,長有一個酷似“貝殼”的捕蟲夾。捕蟲夾能分泌蜜汁,當(dāng)有小蟲闖入時,能以極快的速度將其夾住,并消化吸收。捕蠅草因其葉片邊緣有規(guī)則狀的刺毛,就像維納斯的睫毛,又被稱為“維納斯的捕蠅陷阱”。獨特的捕蟲本領(lǐng)與酷酷的外形使它成為了最受國人喜愛的食蟲植物。
貂藻。貂藻是水生食蟲植物,生長于貧瘠的環(huán)境中,能夠在水面漂浮生長,喜高溫,低溫則會休眠。貂藻擁有“水中捕蠅草”之稱,因為它葉子的貝殼狀構(gòu)造和捕蠅草的捕蟲器十分類似。貂藻的葉面有結(jié)構(gòu)復(fù)雜的感應(yīng)剛毛,當(dāng)硅藻或甲殼動物觸動剛毛時,葉片會向中間互相靠合,將捕獲的食物包于中間,附近的腺毛能分泌蛋白質(zhì)分解酶,將捕獲物消化吸收。
捕蟲堇。由于其外形很像堇,所以人們叫它捕蟲堇。然而它并不是堇類,而是一種食蟲植物。捕蟲堇沒有特殊的捕蟲器,整個葉片就是它們設(shè)下的陷阱。捕蟲堇葉片上有兩種腺體毛。一種叫有柄腺,主要功能是分泌黏液,形成小油滴,引誘昆蟲來訪。另一種是無柄腺,主要功能是分泌消化液。昆蟲一落腳就會被粘在葉片上。有些種類的捕蟲堇,還會很機智地彎曲葉片邊緣,讓更多的腺毛去接觸飛蟲,使其更加不易逃脫。
貍藻。貍藻品種眾多,形態(tài)各異,一般成片生長在濕地、池塘甚至是熱帶雨林長滿苔蘚的樹干上。平時,貍藻的捕蟲囊呈半癟狀,當(dāng)水中的孑孓、水蚤、小蝦等小生物被引誘來吃甜液時,就會觸動刺毛,刺毛將信號傳遞到活瓣和囊,捕蟲囊就迅速地鼓脹到正常大小,囊口的活瓣也隨之打開,小生物便隨水流進入囊里,整個過程所需時間還不到一秒鐘。進入囊中的小生物觸動到囊的內(nèi)壁時,囊的活瓣立即關(guān)閉,并且反推不開,小生物便成了囊中之物。等到小生物被消化吸收后,囊的活瓣重新打開,將囊中的水和獵物的殘體一同擠出。此時,捕蟲囊又呈半癟狀態(tài),等待小生物再次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