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 娜,李燕利
(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第二師庫爾勒醫(yī)院,新疆 庫爾勒 841000)
臨床中,重癥醫(yī)學科主要收治病情危重隨時需要搶救的患者,需要持續(xù)使用呼吸機、或CRRT治療的患者,復雜大手術后的患者和其他有生命危險隨時需要檢測生命體征的患者,而重癥護理是新開展的一個護理學科,負責搶救以及治療,是醫(yī)務人員一定要掌握技能[1]。在重癥護理中,強調(diào)親情化、科學化以及人性化,為患者提供幫助,減輕患者的病痛折磨以及經(jīng)濟壓力,提高患者對抗疾病信念以及決心[2]。本文以我院重癥醫(yī)學科收治的88例神志清醒患者為研究對象,對親情化護理的效果進行分析探討,現(xiàn)進行如下報告。
選取2016年2月-2018年1月我院重癥醫(yī)學科收治的88例神志清醒患者為研究對象,以入院順序分乙組、甲組,每組44例。其中男性59例,女性29例;患者年齡在35-84歲之間,平均為(59.12±5.15)歲;比較兩組詳細資料的差異,結果P大于0.05,說明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可進行研究對比。
本次研究均一般護理,研究甲組加親情化護理:營造親情化環(huán)境,在親情化護理指導下,做好病房消毒、清潔等工作,定時通風,創(chuàng)造舒適、溫馨的環(huán)境,確?;颊吒惺艿綔嘏约瓣P愛。親情化護理指導,需護理人員全面了解患者的飲食習慣、生活方式以及文化水平等資料,按具體情況制定具有個性化、針對性的服務計劃。通過關愛性語言給予其寬慰以及安撫,通過肢體語言、寫字板等方式同不能用語言交流患者進行溝通,對患者合理需要盡量滿足。親情化心理指導,了解患者心態(tài),保持良好溝通,疏導不安、煩躁以及抑郁等情緒,虛心接受患者提出的意見,了解患者痛苦,保證患者心情愉悅、舒暢。親情化健康宣教,護理人員服務態(tài)度誠懇,使用通俗易懂語言為患者講述疾病相關知識以及注意要點,告知患者科學飲食以及遵醫(yī)囑用藥的意義。
本次研究記錄兩組的配合度、護理落實情況、康復情況、了解病情情況。
本次使用自制問卷評估滿意情況,百分制,細分為極其滿意、滿意與不滿意[3]。
選SPSS21.0軟件對數(shù)據(jù)做出分析,(%)表示護理效果、滿意度,實施x2檢驗,當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時檢驗P<0.05。
甲組患者中,配合度41例(93.18%),護理落實42例(95.45%),康復情況42例(95.45%),了解病情41例(93.18%),乙組患者則分別為34例(77.27%),36例(81.82%),35例(79.55%),了解病情33例(75.0%);甲組患者的配合度,護理落實,康復情況與了解病情均明顯高于乙組患者,差異對比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甲組患者中,極其滿意27例(61.36%),滿意15例(34.09%),不滿意2例(4.55%),總滿意度為95.45%,乙組患者中,極其滿意19例(43.18%),滿意17例(38.645),不滿意8例(18.18%),總滿意度為81.82%,與乙組患者相比,甲組患者總滿意度明顯較高,差異對比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現(xiàn)如今,各醫(yī)院重癥醫(yī)學科接受重癥患者在逐年增多,有學者指出,同其他科室相比,重癥患者的護理中對操作流程以及技巧有著更高要求,護理有效且有針對性時可提高患者搶救成功率,還能有效改善預后[4]。重癥患者的發(fā)病比較突然且病情危重,自身和家屬很難順利接受,加上對治愈失去信心,而出現(xiàn)失望、悲觀等不良心理,而醫(yī)護人員護理效果和專業(yè)技術水平對患者的治療配合度以及治療自信心等產(chǎn)生較大影響[5]。對親情化護理來說,屬于全新的一種護理模式,保證“親情化”通入到臨床護理中,服務思想是以人為本,經(jīng)健康宣教、日常生活指導、心理護理等措施,縮短護患距離,并提升患者對治愈治療的信心,從而提高配合度,并對患者錯誤心態(tài)進行糾正,有效的控制病情的發(fā)展,積極預防并發(fā)癥,使患者對治療、護理具有很高的滿意度[6]。
綜上所述,在重癥醫(yī)學科神志清楚患者的護理中,親情化護理的效果確切,顯著提高配合度、護理落實率、康復率、了解病情程度以及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