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國社會發(fā)展的狀態(tài)下,社會文化多元化發(fā)展是當前時代的背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對古箏的學習有濃厚的興趣,因此對古箏的學習策略展開深入的討論研究,有利于古箏這一傳統(tǒng)文化的傳播和發(fā)揚奠定良好的基礎。古箏的彈奏技藝是需要長期練習鞏固的,無法速成,由于古箏屬于實踐性非常強的課程,因此需要日復一日的練習和學習,則需要不斷地積累經(jīng)驗提高彈奏者的彈奏技巧。
【關鍵詞】分層并進教學;高校古箏教學;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G623.3?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通過追求藝術來豐富自己的精神生活,不同的人追求的藝術也有很大的差異。古箏是音樂藝術典型的古典樂器,通過幾千年的傳承和發(fā)揚,在當前社會中受到更多人的喜愛和學習。尤其是高校中的古箏課程也受到學生得喜愛和歡迎,不過在實際教學中,還需要因材施教,根據(jù)學生的個性化和差異性進行教學,從而可提高古箏的教學質量。高校古箏教學中,要為學生開展實踐活動,除了校園內(nèi)的實踐活動,還要重視對學生實施系統(tǒng)性的培訓活動。能夠促進學生更加深入的融入社會,促進實踐活動的開展效果。高校教學中,可利用課余時間安排學生參加各種活動,不但提高了學生古箏的基礎知識,還促進了學生對知識的運用。
一、分層分組教學法分析
(一)基礎學習組
基礎學習組中的學生對古箏的基礎知識掌握程度比較低,是對知識接受能力較差的學生,甚至學生對古箏的興趣度也比較差,這部分學生一般占學生總數(shù)的小部分?;A學習組的學生理論基礎較差,在課堂教學中活躍度較差,不過這部分學生的進步空間也非常大。基礎學習組中的學生學習自控力較差,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為改組學生實施指導教學前要先了解學生的接受能力,由于學生領會古箏彈奏技巧比較差,在學習中也會逐漸喪失興趣,產(chǎn)生抵觸的情緒。老師在教學中,可通過播放和彈奏古箏曲目來引起學生的興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對古箏的感興趣程度。
(二)提高能力組
提高能力組的學生相比基礎學習組的學生,古箏知識和彈奏技巧的接受能力會強一些,有比較扎實的古箏學習基礎,對古箏學習有很強的興趣,因此課堂學習和課下聯(lián)系的自律性非常強。不過受到一些客觀因素的影響,這一類學生的古箏技巧還需要提升。實施分層教學的時候,提高能力組學生要提高古箏演奏的難度,幫助學生制定科學合理的學習計劃,老師要多鼓勵學生,實現(xiàn)學習中的下目標,從而提高學生古箏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能力組的學生在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很少向他人請教,因此也最易被老師忽視,古箏教學中,老師要關注這一組的學生,鼓勵學生多與其他學生交流。
(三)競賽提升組
該組學生的古箏學習能力和演奏技巧都是拔尖的,不僅有非常扎實的古箏基礎知識,對古箏藝術有濃厚的興趣,基本都是有長時間古箏學習經(jīng)歷的學生,不管是理論知識還是彈奏技巧方面掌握度都非常全面。這部分學生由于自己的成績在班上都比較拔尖,因此會出現(xiàn)驕傲的心態(tài),有很強的自信,但也是極易受打擊的學生。這一組學生在學習中,可幫助她們安排一些參與競賽的機會,通過比賽讓學生看到自己彈奏技巧上的不足,采取針對性地訓練。
二、古箏教學目標和方法的分層教學方法
社會文化多元化發(fā)展是當前時代的背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對古箏的學習有濃厚的興趣,因此開始對古箏的學習策略展開深入的討論研究,因此有利于古箏這一傳統(tǒng)文化的傳播和發(fā)揚奠定良好的基礎。
分層并進教學法的實質就是要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和習慣來進行實踐教學,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必須分析學生的差異來制定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和內(nèi)容,屬于差異化的教學手段。在高校教育中,古箏課程的學習周期較長,是需要實踐的教學內(nèi)容,因此作為古箏課程老師可通過分層并進的教學手段,在教學前先分析學生的學習習慣、特點、差異后,根據(jù)學生的需求來實施分層教學。一般來說,學生接受古箏教學的狀態(tài)、學習具體時間、興趣愛好等因素都對學生的古箏學習效果造成極大的影響。實踐活動至關重要,通過為學生開設更多的實踐活動,也能讓學生對古箏學習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在實踐中加強古箏理論知識的學習和強化。
(一)基礎學習組的教學目標及方法
基礎學習組的學生有較強的學習依賴性,因此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很難自行努力和探索來解決問題,碰到問題會存在害怕退縮的心態(tài),因此老師要多向學生講解古箏彈奏的基礎技巧和知識,幫助學生建立古箏學習的信心?;A學習組的學生教學目標和方法要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和實際能力科學制定方案,將培養(yǎng)學生古箏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積極性作為教學的目標。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必須了解分層并進教學的優(yōu)勢,基礎學習組的學生是其他兩組學生的幫助對象,可采用學生之間互幫互助的方式,根據(jù)學生的意見來安排學生配合學習。若學生不希望被幫扶,學生也不希望幫扶被人老師也不可強制安排,老師要對于學生交流溝通,促進學生之間的友誼,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二)提高能力組的教學目標和方法
提高能力組的教學目標和方法要在基礎組的教學基礎上有一定提高,不僅要對日常教學和內(nèi)容進行合理的安排,還要讓學生勇于探索古箏藝術的魅力。老師要在為改組學生實施古箏彈奏技巧和方法講解的同時,鼓勵學生多向競賽組學生請教,從而解決自己在古箏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注重對學生古箏練習技巧的把握,著重提高學生的古箏水平和綜合音樂素養(yǎng)。還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信心,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活躍度,促進學生與其他學生的溝通交流,實現(xiàn)共同的進步。
(三)競賽組學生的教學目標和方法
競賽組的學生古箏基礎都非常好,能力水平已經(jīng)達到了相應的水準,普遍都較高。因此在為學生制定教學方案的時候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水平和需求來制定。競賽組學生專業(yè)技能的培訓,需要讓學生掌握基礎的古箏技巧,然后沖刺高難度的彈奏技法,盡可能做到?jīng)]有技法障礙。根據(jù)競賽組學生的日常情況,可以適當增加學生的練習強度,讓學生欣賞更多層次的古箏曲目,有助于促進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讓學生能夠感受到古箏的傳統(tǒng)文化底蘊,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文明的結合,創(chuàng)造出更美的古箏音樂旋律。競賽組學生教學手段制定,不僅要讓學生看到自身存在的不足,還要注重學生的表達能力,鍛煉應對大賽的心理素質,從而能夠在競賽的過程中從容的應對一些突發(fā)狀況。
三、小結
古箏是音樂藝術典型的古典樂器,通過幾千年的傳承和發(fā)揚,在當前社會中受到更多人的喜愛和學習。尤其是高校中的古箏課程也受到學生得喜愛和歡迎,實際教學中,還需要因材施教,根據(jù)學生的個性化和差異性進行教學。古箏課程的學習和教學是目前藝術類學校的熱門科目,越來越多的學生對古箏的學習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老師必須根據(jù)學習的差異來制定合理的教學手段,實施分層并進的教學手段提高學習效率,也提高學生古箏的基礎知識和彈奏技巧,提高高校古箏的教學質量。由此可知,分層并進教學手段的實施,需要老師在上課前分析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和狀態(tài),從而制定科學性、合理性的教學手段。
參考文獻
[1]吳燕菊.淺談“分層并進”教學策略在高校古箏教學中的具體應用[J].北方音樂,2018,38(10):131,138.
[2]張藝馨.分析“分層并進”應用在高校古箏教學中的具體策略[J].藝術研究,2016(3):134-135.
[3]楊媛.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下關于高校古箏教學現(xiàn)存問題及完善對策探究[J].北方音樂,2019,39(13):145,147.
作者簡介:李楊(1993—),女,湖南張家界,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音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