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眾所周知,在民間舞課堂教學中,音樂伴奏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音樂伴奏與民間舞課堂教學內容的匹配度會對教學成果產生非常直接的影響。對于舞者而言,音樂是他們表演舞蹈的基礎,音樂伴奏帶給他們的感悟和情緒會直接影響著他們做出什么樣的舞蹈動作。音樂與舞蹈是不可分割的兩部分,在民間舞課堂教學中所采用的任何音樂伴奏,其節(jié)奏、速度以及旋律等都是有其專屬作用和價值的。本文將就民間舞課堂音樂伴奏與課堂的教學進行深入的分析與探究。
【關鍵詞】民間舞;課堂教學;音樂伴奏;研究
【中圖分類號】J616?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民間舞起源于民間,在正式成形表演之前就是人們在實際生活和勞作中即興創(chuàng)作的,擁有著非常濃厚的民俗特色,因此,民間舞是一種非常接地氣的舞蹈種類,與大眾之間的距離也是非常近的。在民間舞課堂教學中所使用的音樂伴奏基本上都是以鋼琴伴奏為主,鋼琴伴奏質量的高低對于激發(fā)學生的舞蹈學習熱情,將學生帶入到情境當中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力。好的鋼琴伴奏會幫助學生們盡快地尋找到舞蹈所需要的情緒,加深對民間舞風格的理解,掌控舞蹈動作的節(jié)奏。以下是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相關工作經驗,就民間舞與音樂伴奏以及實際課堂教學的具體情況提出自己的幾點看法和建議。
一、民間舞課堂教學中經常使用的音樂伴奏來源
傳統(tǒng)教材。筆者了解到北京舞蹈學院在很多年之前曾經出版過兩本音樂伴奏教材,可能是因為時間久遠,教材中的音樂伴奏聽起來是相對陳舊的,沒有什么新鮮感,也不是很符合當前民間舞蹈學生的學習需求。因此,在當前的課堂教學中,教材類的音樂伴奏使用度是比較低的。但是,在學習到一些比較傳統(tǒng)的民間舞蹈時,還是要使用這些原版的音樂伴奏的。諸如:東北特色大秧歌《小柳葉錦》《斗蛐蛐》,再比如云南地區(qū)的特色民間舞《背簍》?!洞琛返取?/p>
民間舞教師提供音樂伴奏素材,由專業(yè)的鋼琴教師來進行練習,然后再結合具體教學內容來重新進行改編,最終制作成課堂教學中需要使用的音樂伴奏。
當代流行版民間音樂,這是當前很多年輕的民間舞教師的最愛,他們通常會在實際教學中將一些比較流行也比較大眾化的民間音樂應用起來,作為音樂伴奏使用。這種音樂伴奏類型重新喚起了民間舞課堂的活力,為民間舞課堂注入了新鮮的血液,教學效果也有所提升。
專業(yè)的鋼琴教師會根據(jù)民間舞教師的教案內容來提前選擇和準備伴奏音樂,并且會根據(jù)實際需求來進行適度的調整和改編,或者將各種風格的音樂制作成一個組合伴奏音樂,大大提高了伴奏音樂的生動性。
鋼琴教師會專門為民間舞組合來設計音樂伴奏。
二、當前民間舞課堂音樂伴奏的現(xiàn)狀分析
(一)民間舞風格與音樂伴奏匹配度不高
民間舞風格的一個顯著體現(xiàn)便是音樂伴奏的種類。筆者在調查和研究過程中發(fā)現(xiàn),在民間舞課堂教學中,伴奏教師在演奏伴奏音樂時會將關注點過度集中在音樂的速度和節(jié)奏上面,而對音樂的民族風格并沒有注意,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了民間舞的最終教學效果。
蒙古舞中的安代舞和蠱碗舞都有迎賓宴席,但這是兩個完全獨立的舞蹈種類,一個是來自科爾沁地區(qū)的薩滿宗教音樂,一個是來自伊克昭盟地區(qū)的慶典儀式音樂,伴奏音樂應該是保有各自風格的,但是據(jù)筆者觀察這兩種舞蹈卻經常會出現(xiàn)互相通用音樂伴奏的情況,教學過程中并沒有突出這兩種民間舞各自的特色。
(二)音樂伴奏資源匱乏
縱觀我國專業(yè)舞蹈院校民間舞課堂教學中所使用的音樂伴奏資源時相對匱乏的,很多學校都還在使用很多年前的鋼琴伴奏教材版本。這些音樂伴奏教材雖然都是由我國著名藝術工作者們深入研究和改編而成的,也很好地體現(xiàn)了各個民族的文化特色。但是,這些音樂伴奏很多都是單聲部旋律的簡譜形式,到現(xiàn)在還有很多簡譜并沒有發(fā)展成熟,也沒有配有伴奏聲部的鋼琴曲集。這就導致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因為不同的教學需求以及其中隨時可能會發(fā)生的變動,伴奏者只能是即興進行演奏,并不能體現(xiàn)出專業(yè)性和規(guī)范性。當前學校所使用的音樂伴奏曲譜資料更加適合應用在初級階段,諸如民間舞動作訓練方面。而面對一些比較高階段或者多重風格需求的民間舞蹈學習則顯得有些單薄陳舊了。久而久之,學生們在這樣的音樂伴奏中也會開始感覺到枯燥和乏味,學生們參與學習和表演的積極性自然也會受到影響。
(三)伴奏者欠缺主動性
伴奏之所以為“伴”,其存在的價值和目的就是要對民間舞進行有效烘托,而不是機械化地進行伴奏就可以了。因此,這就需要伴奏者具備積極主動的思想意識,要積極迎合實際教學的需求,積極進行改編和創(chuàng)作,要真正能夠起到烘托作用。但是,筆者發(fā)現(xiàn)很多伴奏者基本上都是在重復且單調地彈奏著曲目,連最基礎的和聲變化以及調性需求也是非常機械刻板的。這樣的音樂伴奏效果是很難起到增強舞者舞蹈表現(xiàn)力的作用的。
在民間舞特別是新疆和蒙古一帶的舞蹈動作當中,肩部動作非常重要。諸如一些舞蹈需要的是非常輕松的聳肩動作,而一些舞蹈則要求非常鋼韌的硬肩動作。如果伴奏者只是在非常機械地彈奏著音樂,并沒有將關注到旋律的起伏與變化,也沒有察覺到力度的強弱,那么,舞者的動作也會隨之變得非常機械,情緒也就很難到位,最終結果便是造成音樂和舞蹈的完全脫節(jié),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自然也會越來越低。
(四)音樂伴奏缺乏創(chuàng)作性
民間舞教學中所使用到的很多音樂伴奏都是非常大的創(chuàng)作空間的,伴奏者在伴奏過程中完全可以即興進行一度或者二度創(chuàng)作,來幫助教師和學生更好地完成教學和學習任務。但是,筆者發(fā)現(xiàn)伴奏者并沒有創(chuàng)作的欲望,甚至會對民族音樂中很多體現(xiàn)文化身份以及特征的風格因素同化和忽略,造成節(jié)拍的弱化。因此,很多音樂伴奏中便欠缺了原有的生機與活力,原本帶有強烈民族特色的音樂也不再具有自己的特色。
這與伴奏者所接受的專業(yè)教育有著非常緊密的關系,諸如,鋼琴伴奏,學習鋼琴的人基本上在學習過程中接受的教育都是以歐洲大小調音樂體系作為標準的,他們對于我們傳統(tǒng)的音樂了解并不是很多,他們在學習鋼琴的過程中也養(yǎng)成了用西方音樂的耳朵來聆聽和分析音樂的習慣,這就是很多鋼琴伴奏者會在彈奏過程中喪失掉了民族音樂風格中最寶貴的特質,造成整體音樂伴奏的單一性。
三、如何優(yōu)化民間舞課堂中的音樂伴奏
(一)注重音樂伴奏與民間舞風格的匹配度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伴奏者必須要重視起音樂伴奏與所教授的民間舞風格的匹配,要想辦法通過音樂伴奏將民間舞的風格特色展現(xiàn)出來,將民間舞的內涵和情感也都完全詮釋出來。比如在教授民族舞時,伴奏者便可以選擇一些代表性的音樂來進行伴奏,要善于挖掘民間舞中的重點,展現(xiàn)出音樂伴奏的獨特風格,進而為學生營造出一種獨有的蒙古舞蹈氛圍,幫助學生醞釀情緒。
(二)積極收集和拓展民間舞音樂伴奏資源
我國擁有56個民族,每一個民族都有著自己的風格和特色,民族音樂更是各有特色,異彩紛呈。因此,我們必須要進一步深入挖掘、發(fā)現(xiàn)民間音樂的特色,積極收集和拓展民間舞音樂伴奏資源。筆者建議各高校民間舞教師以及專業(yè)伴奏教師可以尋找機會真正走進各個民族和地區(qū),通過各種各樣的參與方式進入到少數(shù)民族人民群眾當中,積極搜集民間舞蹈音樂素材,并對其進行記錄和整理,然后根據(jù)自身教學的實際需求來進行有效地創(chuàng)作與改編,為學生們提供更多更優(yōu)質的民間舞音樂伴奏資源。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民間舞課堂教學中,音樂伴奏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高校教學工作中必須要重視起民間舞蹈音樂伴奏,全力提高音樂伴奏的質量。
參考文獻
[1]李大,熊妍.藏族熱巴鼓舞在民間舞課堂教學中的價值分析[J].大眾文藝,2018(9):207-208.
作者簡介:胡雋(1981—),女,漢族,河北石家莊市,講師,研究生,碩士,研究方向:民間舞教學與表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