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綺娜
關鍵詞:翻轉課堂? 微課? 資源建設? 教學方式
美國邁阿密大學的莫林拉赫、格倫普拉特、邁克爾特雷格拉最早在他們的論文中介紹了翻轉教學模式,但他們并沒有規(guī)定專有名詞。同年,韋斯利貝克在第11屆大學教學國際會議上正式提出“翻轉課堂”的概念。這是一種創(chuàng)新型的教學模式,主要讓學習者通過觀看相關知識點的微課視頻來提前學習。在翻轉課堂上,教師不再向學生直接傳遞知識,而是組織學生進行互動討論,分享自我學習心得和提出遇到的問題來獲取知識。在這種學習模式中,教師不再在課堂上占有絕對主動權,而是變成一個引導者,讓學生更能靈活自主地參與到課堂上,并將學習的決定權掌握在自己手里。工程制圖是一門以研究工程圖樣繪制的學科,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空間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能力,平時學習方式也是以分析圖樣和繪圖為主,極為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所以基于這門課的性質,翻轉課堂的教學法更適用于它。
1.簡潔精煉,課程時間短
現如今的翻轉課堂主要利用視頻來教學,學生通過觀看老師錄好的視頻來學習知識。這種視頻一般只有幾分鐘到十幾分鐘。它是將整體知識單元化,再將每個單元分成許多小點進行講解。這樣處理的視頻有較強的針對性,學生可以通過短時間的學習掌握知識點。工程制圖是一門比較抽象難懂、理論性實踐性較強的課程,主要以畫圖為主,需要反復想象和作圖。但在傳統(tǒng)課堂上,知識點可能一遍就過了,在課后學生因沒有在課上印象深刻,只能靠書上例題學習,知識掌握起來就格外困難。而翻轉課堂的微視頻則可以反復觀看,能實現暫停、慢動作播放直到融會貫通為止。
2.教學內容清晰直觀
在微課程里,鏡頭往往只對準老師或PPT,教學內容可以充實整個屏幕,并能以動畫或PPT等動態(tài)形式展現出來,使學生更全神貫注于學習內容。例如在學習“正投影基礎”時,書本上只是幾張模式圖和文字介紹,一些思維能力不強的學生在學習時會感到枯燥、難理解。但在微課堂上,借助計算機技術,可以將圖像用三維模式將點、線、面表現出來。而且學生光看書可能會受到書上圖片角度的限制,無法想象多角度的變化,而在微課上,可以將圖形任意變化,看到它在平面上的投影,從而讓學生有了更直觀深刻的印象。這樣的教學模式使學習內容更加清晰突出。
3.復習知識方便快捷
在每個微課程結束后都會有對應學習內容的小問題和作業(yè)。它能更快速檢測學生對本章知識的掌握程度。如果學生在回答時答案不明確,就能及時發(fā)現知識點不足的情況并迅速回顧一遍知識點,然后仔細分析自身學習有哪方面的不足。這往往比傳統(tǒng)課堂后留家庭作業(yè)的學習方法效果更好。到學期末,微課程的平臺也會將所有知識點綜合起來考查學生,了解學生的整體學習水平。
翻轉課堂被引入工程制圖課程的學習后,教學方式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發(fā)生了變化。首先是學生和老師角色的轉變。在以前的工程制圖課堂中,教師是占主導地位的,借助圖樣模型、掛圖和畫圖工具來傳遞知識給教室里的學生,即使現在信息技術發(fā)展比較快了,可以用到多媒體教學和傳統(tǒng)教學相結合的模式,課堂上主要也還是老師直接灌輸給學生知識,學生還是屬于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在翻轉課堂的教育模式中,學生才是課堂的中心,知識是由學生自主學習獲得,老師只是在學生遇到困惑時起指導作用,而不是單純地把知識直接塞到學生的腦中。這種教學方式有力地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這種改變還體現在教學流程上。例如,在學習“零件圖”的知識時,在傳統(tǒng)課堂中,第一步應該是老師講解什么是零件圖和零件圖的繪圖技巧等知識點,再給學生展示繪圖方法和步驟,遇到重點時老師往往會直接指出并提醒學生。但往往在課后實際繪圖時,學生會遇到許多問題,比如主視圖的選擇不夠直觀、標尺時沒有考慮加工工序等等,導致畫出的圖顯得十分矛盾。這可能直接打擊學生的自信心,使他們只想草草地完成作業(yè)。在翻轉課堂上,因為這節(jié)主要是學習運用之前學過的各種表達方式畫出零件的內外結構,所以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畫圖基礎,自己可以在課前收集各種結構的零件嘗試畫圖,或查找相關圖片邊看邊畫,帶著弄不清的問題去請教老師。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習效率,更增強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傳統(tǒng)課堂上,每個人所遇到的問題和難點都不一樣,老師不能一一點明,但在微課堂上,學生可以在線下同老師互動,解決自己的問題。
再者,翻轉課堂的知識面更廣?;ヂ摼W的普及使教學資源共享化,學生可以觀看不同老師講解的視頻,并在其中選擇最適合自己風格的教學視頻。在傳統(tǒng)教學中學生有固定的任課老師,固定的講課方式。其中肯定有些學生是跟不上老師進度或不能適應這位老師的風格的,這就導致學生產生厭學情緒而學不下去。翻轉課堂可以改變這種現象,讓每個學生都能找到自己感興趣的老師。
雖然現在教育資源逐漸普及化,但真正優(yōu)秀具有教育意義的微課作品還是不多的,并且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這些資源也沒有被好好地利用。所以基于翻轉課堂教學法的微課資源應該如何開發(fā)建設是值得深思的,我們主要從下面兩個方面來進行建設。
首先,要開發(fā)建設好微課教學設計。優(yōu)秀的微課資源應該注重分析教學內容,突出教學主題,梳理出重難點和技能點,保證內容全面。在策略方面也要綜合化,應設立講授類、問答類、練習類、自主學習類、合作學習類等板塊,方便學生多形式復習鞏固所學知識。因此,優(yōu)秀的微課教學設計應該重視選題,選題一般著重以下幾方面。
1.使用價值
進行微課教學資源制作需要較大的人力物力投入。因此,要選取具有一定的教學使用價值的課題進行微課制作。如平時需要反復講解和強調的內容及章節(jié)、學生經常出錯的知識點、傳統(tǒng)教學中較難實現教學效果的典型教學內容等作為微課的選題對象?!按祟愡x題通過微課程的形式解決問題越快速、講解問題越清晰,選題的價值也就越高?!?/p>
2.適用多媒體播放
微課的核心構成元素就是教學視頻。因此,進行微課選題時,教學內容需要分揀出一些適合視頻傳播特征的知識點,如:工作原理、動作技能、操作過程等有較強動態(tài)特征的內容,能更好地發(fā)揮微課的優(yōu)勢與特點。微課制作能將傳統(tǒng)的靜態(tài)教學轉變成新式生動有趣的動態(tài)教學,幫助空間思維欠缺和底子薄的學生跟上教學節(jié)奏,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并增強信心。此外,平時要注意做好素材的收集。如組合體的畫法、識讀組合體視圖、讀零件圖等工程制圖中的教學內容就非常適合使用微課教學。
3.教學內容應小、精、短
根據觀看者的認知特點和學習規(guī)律,“微課”的時長一般為5~8分鐘,不適宜超過10分鐘。所以“微課”選取的教學內容一般要求主題突出、指向明確、相對完整。以獨立、完整的小話題進行切入,講通重點講透難點;以小題大做、任務驅動為主線,對每節(jié)課的核心目標和重難點要認真研究,切實落實,抽取事物的本質屬性,以獲得新的知識。每個微課的教學目標設定1~2個為最佳,做到具體化、操作容易,杜絕大而空泛的目標。大的教學主題,適合逐個分解、逐個制作,設計成系列微課。
其次是基于翻轉課堂教學法的習題形式設計開發(fā)。在微課課堂上學習了相關知識點后,應配以相應的習題練習,使學生能有效掌握所學內容和鞏固相關的知識點。微課的習題類型,可分成鞏固知識類型,形成技能類型,系統(tǒng)知識類型和獲取解題技巧類型等。特別是在進行技能類型習題設計時,可安排一些有趣的活動來拓展學生視野,設計一些分組討論、動手實踐等活動的作業(yè)模式,讓學生自然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成為學習的主體角色。
例如,在學習 “識讀組合體視圖” 時,課后作業(yè)最好以活動形式開展,根據三視圖用蘿卜、小刀或橡皮泥等材料進行模擬組合體, 采用分組上交作品的形式,讓學生自行組合,進行動手實踐。通過實踐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便于教師了解教學成效,進一步完善微課教學內容的設計。另外,對實踐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學生能反復觀看微課講授內容,深刻理解每一個知識點,有效地將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有機融合,使問題迎刃而解。而實踐過程中學生之間的相互討論,進一步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并培養(yǎng)了他們自主探究學習的能力。實現“做中學”“學中做”相得益彰的教學效果。這樣不僅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合作的團隊意識,更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十分契合翻轉課堂的初衷。
隨著微課在國內越來越受到重視,提高微課質量,合理進行微課資源開發(fā)建設是極為重要的,不要讓這種新式教學方式在如今的文化背景下變了味道,違背了其為了鍛煉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高效學習的初衷。
參考文獻:
[1]趙國棟.微課與慕課設計初級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
[2]鐘曉流,宋述強,焦麗珍.信息化環(huán)境中基于翻轉課堂理念的教學實踐研究[J]. 開放教育研究,2013.
[3]張文仲.課堂教學模式改革的初步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3(10).
(作者單位:江門市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