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小君
[摘要]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很多學困生對英語學習缺乏興趣和熱情,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高。教師必須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學困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促進英語整體教學水平的提高。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培養(yǎng)學習興趣;建立良好的師生情感;及時且有規(guī)律地復習;優(yōu)化教學方式;建立錯題本。
[關鍵詞]英語教學;學困生;措施
一、英語學困生形成的原因分析
第一,學生的主觀原因。學生學習的目的決定學生是否能主動積極地學習。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我們常看到一些學優(yōu)生學習意志比較強,有向上的進取心,而學困生則相反,學習不主動,在平時的學習中有時確實做出了努力,但近期目標沒有達到時就會失望,克服困難的意志不夠堅定,缺乏學習毅力,久而久之,對英語學習就逐步失去了信心,甚至產(chǎn)生厭倦和懼怕的心理。在對所教班級學困生的情況進行分析后,我發(fā)現(xiàn)大部分學困生身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上述問題。初中的英語學習與小學相比顯然不是那么有趣,而且活動又少,還要記很多知識,如果不講究學習方法,很難將英語成績提高上去。另外,大多數(shù)英語學困生課前沒有預習的習慣,課堂活動中表現(xiàn)不積極,很少記筆記,課后不復習,且不重視英語作業(yè),長期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也有一些學生性格內向,課堂上不愿與別人做 pair work或group work等活動,他們不善與人交流且模仿能力差,這樣的學生也會成為語言學習的學困生。
第二,客觀原因。有一種現(xiàn)象在英語教學中時常出現(xiàn):學生初學很有興趣且無明顯差距,但隨著時間推移,逐漸出現(xiàn)兩極分化的現(xiàn)象,一部分學生漸漸成為學困生。作為教學活動的主導者,一些教師由于趕進度、工作量大,無暇去提高自身的業(yè)務水平。在教學中,很多教師重內容而輕方法,直接導致學生盲目學習、學習效果事倍功半。另外,有些家庭對于孩子的期望值過高,導致孩子壓力太大,思想包袱很重,想學好英語很難;有些學困生是留守兒童,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或做生意,對孩子的學習不管不顧、放任自流,致使孩子出現(xiàn)了一些不良行為,這也是學困生形成的原因之一。
二、促進學困生轉化,提升學習效率
1.培養(yǎng)興趣
現(xiàn)代教學理論認為,教師的真正本領不在于講授知識,而在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喚起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興趣盎然地參與到教學全過程中來。英語學困生除了學習習慣差,還往往對英語學習缺乏興趣,所以,培養(yǎng)興趣是轉化學困生的關鍵。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盡量創(chuàng)設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盡量選用跟學生日常生活相關的事例,盡量選擇難度不大的問題讓學困生回答,當他們答對問題時要及時給予鼓勵和表楊。經(jīng)過這樣的培養(yǎng),學困生課堂參與學習的意識會大大增強。
2.建立良好的師生情感
學困生由于基礎較差,對英語學習容易失去信心,因此,教師要主動接近和關心他們,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在課堂教學中不但要有親和力、感染力,而且要積極地參與到學生的活動中去。這樣學生就會喜歡任課教師,認為教師和藹可親并有很高的教學水平,進而喜歡教師任教的學科。教師還要幫助學困生分析成績落后的原因,與他們一起克服困難。教師一個微笑、一句關心的話語、一個親切的眼神,都可能成為學困生學習的動力。教師要尋找每一個孩子身上的“閃光點”,鼓勵他們,增強他們的上進心。
3.及時且有規(guī)律地復習
復習有助于鞏固所學的知識,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復習的過程就是重溫已學過知識的過程,它可以使知識在記憶里得到一定程度的強化。復習是鞏固已學知識的主要學習手段,在英語學習過程中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困生不斷地采用有效的復習記憶方式。以初三階段復習各類詞匯為例,首先應引導學困生抓住單詞的不同詞性,注意讀音、單詞的詞形、構詞的不同特點。同時,利用各種不同的圖片、生活中的實物、各類音像手段進行教學,使文字稱謂變得生動形象、易于理解,從而提高學困生識記的效果。
在學習剛結束的一段時間內,遺忘速度很快、數(shù)量很多,以后逐漸平穩(wěn),進而遺忘速度緩慢、數(shù)量減少。因此,要及時復習,“趁熱打鐵”。在記單詞時,如果剛能背誦就停止記憶,效果一般不會太好,應該在能背誦的情況下,再學習幾遍,即“強化復習”,記憶效果就會大大提高。教師要經(jīng)常幫助學困生進行課堂復習,還要引導他們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復習,讓學困生真正掌握學習的規(guī)律,鞏固所學的知識。
4.優(yōu)化教學方式
教師要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優(yōu)化教學方式。在教學中多關注學困生的學習過程以及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能力等方面的發(fā)展。教學設計時要著眼于讓學困生的情感和興趣始終處于最佳狀態(tài),從而保證施教活動的有效性和預見性。在平時的教學中,我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學目標,結合學困生的特點選用不同的教學萬法,努力創(chuàng)設一種和諧愉悅的教學氛圍,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和練習。在課堂上給予學困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動手操作的機會,讓學困生充分發(fā)表自己的意見。久而久之,學困生就會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學習能力也會提高上來。
5.建立錯題本
學困生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經(jīng)常會犯一些重復性的錯誤。教師要鼓勵學困生建一個錯題本,對自己所犯的錯誤加以積累,這是提高學習成績的有效方法之一。錯題本不僅能夠幫助學困生梳理學習中出現(xiàn)的錯誤,還能夠幫助他們理清知識體系,更好地為學困生的學習服務。
首先,錯題本要系統(tǒng)地積累自己學習中常犯的錯誤。把平時常犯錯的題集中在一起,縱橫比較,就容易發(fā)現(xiàn)經(jīng)常性的錯誤,在此基礎上再針對自己常犯錯的知識點多做鞏固性練習,使復習更有的放矢。其次,錯題本是逐步減少學困生錯題的抓手。一個錯誤處就是一個學習失誤點,學困生要積極地發(fā)現(xiàn)它,繼而認真地解決它,把失誤率降到最低。其實,積累錯題的過程就是消化知識的過程。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遺忘是一個令大多數(shù)學生頭痛的問題。當學困生有了經(jīng)過自己認真整理的錯題本之后,就相當于結識了一個幫自己“查漏補缺”的小伙伴,獲得一本最得心應手的復習資料,極大地節(jié)省了學習的時間。
錯題本要一分為二,錯題摘錄在左邊,右邊分別注明錯因、正確答案、應對策略。整理錯題本時,要鼓勵學困生尋找自己做錯的原因,弄清楚為什么錯了,是知識點記錯還是語法性錯誤,然后標出正確答案,并總結出此次考查的是哪一方面的知識,寫出應對策略。錯題本還要及時整理歸類,通過及時整理和分類,學困生能全方位地把握知識。平時可以讓學困生把錯題多做一做,做完以后進行比對,發(fā)現(xiàn)還存在哪些不足,過些日子再拿出來做一做。整理要持之以恒。在整理錯題集時,教師要適時鼓勵學困生學會堅持,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只有堅持不懈,反復糾正錯誤,錯誤才會變得越來越少,自己才能在自我提升中感受到學習的快樂。
此外,還可以成立結對子互幫小組,盡可能地調動優(yōu)等生的積極性,引導其對學困生進行有效幫扶,這不僅有助于提高學困生的學習成績,對優(yōu)秀生的學習也會起到促進作用。沒有家長在學習中的積極配合,孩子是很難進步的。部分學困生自我管理能力與學習習慣較差,而家長又很少監(jiān)督子女的學習,致使這些孩子成為英語學困生。實際上家長和教師的目標都是一致的,我們可以抓住這一點,爭取家長的合作,督促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轉化英語學困生不是三天兩天就能完成的,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英語教師要長期不懈地堅持,多下苦功夫,減輕學困生精神上的壓力,給予他們更多的支持、鼓勵和幫助。我相信,精誠所至,一定會金石為開。
參考文獻:
[1]朱永新.新教育之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蘇霍姆林斯基.論學困生[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
[3]李鎮(zhèn)西.愛心與教育[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8.
(責任編輯 趙永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