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秀娟
【摘?要】 目的:探討高職老年護理學課程教學改革。方法:選取高職院校兩個班級80例老年護理學護士生,將1班、2班學生分為對照組、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成員采用常規(guī)的課學教程模式,觀察組成員采用改革課程教學(課件和教案細致化設計、實踐教學、講座傳授、任務教學)。比較兩組成員經過一個學期學習后的考試成績,統(tǒng)計并對比兩組成員學習態(tài)度的積極性。結果:對照組成員與觀察組成員一個學期結束后的考試成績差異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成員學習態(tài)度的積極性明顯高于對照組成員學習態(tài)度的積極性,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高職老年護理學課程教學改革,對學生的學習成績存在很大的積極影響,大大提高了小組成員學習的積極性。
【關鍵詞】 高職;老年護理學;課程教學;改革探討
文章編號:WHR2019042068
隨著我國老齡化趨勢的不斷蔓延,老年人口不斷增加的同時,也引發(fā)了一系列棘手的問題[1]。老年人不同于青少年,老年人的免疫系統(tǒng)、骨質密度以及各方面身體的機能都在不斷地削弱,老年人生病的幾率較青壯年高,臨床上收治的老年患者也呈直線上升的趨勢[2]。老年患者護理多面對的問題為隨著老年患者醫(yī)療護理的需求的增多,臨床上針對老年護理學的專業(yè)人才較為匱乏,護理人員意識不到將老年護理學設置為一個獨立學科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3]。護士生對老年護理學課程在學習過程中往往出現(xiàn)沒有興趣,學習完全是為了應付考試的現(xiàn)象,這種現(xiàn)象導致學生學習過程中思維意識出現(xiàn)偏差,只是為了應試教育而學習,使其在日后工作中出現(xiàn)學到的知識用不上的現(xiàn)象[4]。本文針對高職老年護理學課程教學改革進行著重探討,具體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高職院校兩個班級80例老年護理學護士生,將1班、2班學生分為對照組、觀察組,各40例。兩組護士生均知曉并同意配合調查研究。
1.2?方法
對照組成員采用常規(guī)的課學教程模式。以老年護理學理論與實踐知識為主要內容,以講解為主,指導護士生培訓,定期給予考試考核。
觀察組成員采用改革課程教學。1)課件和教案細致化設計:每周對護士生定期開展理論指導教學,豐富有關老年護理理論知識,可通過影像、音樂等為背景題材,將理論知識與其有機結合,轉變護士生以往死板學習的方式,培養(yǎng)護士生學習的樂趣以及對探索真理的渴求。課件可采用實時的圖片資料,真實的臨床案例信息,給予實習生輔導。教授專業(yè)知識后,定期的給予護士生考核,采用獎勵機制,成績優(yōu)異者適當?shù)慕o予鼓勵。教案內容豐富化,教案內容避免僅局限于老年護理的內容,應將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內容緊密相連,做到全方位探索學習。2)實踐教學:學期中,帶護士生探訪老年患者,并指導如何根據臨床資料發(fā)現(xiàn)患者個人特性,講授老年患者中突出的典型案例幫助實習生理解老年人治療方案、統(tǒng)計分析數(shù)據等。根據仿真模型,鍛煉護士生動手實踐能力,參與操作、鍛煉手感,對護士生動手實踐能力進行定期的評分,使得實習生看到自身一點一滴的進步。3)講座傳授:教授以上級別的醫(yī)生定期的為護士生開展學術探討講座,帶運實習生學習的積極性,實習不僅僅需理解基礎的理論知識,分析能力、系統(tǒng)學習能力、動手實踐能力的提升都需要從一點一滴積累。4)任務教學:學期末,根據個人意愿分組,指導員給予老年患者病例資料,護士生可采取查閱文獻、走訪實踐等方式,給予老年患者制定合理的康復計劃,并寫出護理人員如何有效的護理老年人,給予老年患者心理以及身體上的幫助,并上交走訪老年患者的心理體會以及身為老年護理學科的護理人員自我認知體會等。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成員經過一個學期學習后的考試成績。其中包括基礎知識、病例分析、操作技能三科成績。每科成績滿分為100分,分數(shù)越高,說明實習生理解得越好,動手實踐能力越強,分析能力越強。
統(tǒng)計并對比兩組成員學習態(tài)度的積極性。
1.4?統(tǒng)計學方法
本研究應用SPSS 19.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比較兩組成員經過一個學期學習后的考試成績,觀察組成員基礎知識成績(97.15±2.36)分,對照組成員基礎知識成績(87.16±1.35)分,t=23.238,P=0.000。觀察組成員病理分析成績(96.15±2.31)分,對照組成員病理分析成績(85.15±2.11)分,t=22.236,P=0.000。觀察組操作技能成績(97.64±1.51)分,對照組操作技能成績(89.12±1.52)分,t=29.150,P=0.000。對照組成員與觀察組成員一個學期結束后的考試成績差異明顯。
統(tǒng)計比較兩組成員學習態(tài)度的積極性,觀察組成員39位學生態(tài)度積極,1位學生態(tài)度消極,積極率97.50%,對照組成員 30位學生態(tài)度積極,10位態(tài)度不積極,積極率75.00%,χ2=9.017,P=0.003。
3?討論
老年護理學課程教學改革將立體教學與實際案例有機結合,推動實習生學習的積極性以及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學生的好奇心高漲,對知識的渴求會促使學生自主學習,避免實習生被動學習、被迫學習的風氣[5]。老年護理學課程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擺脫傳統(tǒng)的以理論知識為主要內容的教學模式,向學生多維化展現(xiàn)知識的無窮性、關聯(lián)性。使學生在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懂得實踐的重要性,在實踐的基礎上懂得理論知識輔導的必要性,培養(yǎng)護士生對知識探索的興趣[6]。在講師案例與課件編排時,導入的影像資料,會加深實習生對知識的印象與理解,在圖片與實際案例中受到啟發(fā),通過啟發(fā)學會系統(tǒng)性分析,加以自主實踐,方可真正領悟。
高職老年護理學課程教學改革對學生的學習成績存在很大的積極影響,大大提高小組成員學習的積極性。教學模式改革意義重大。
參考文獻
[1] 李瓊,唐勤.老年護理學課程中目標教學理論的應用效果探究[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8,15(31):126-127.
[2] 陶巍巍,王躍,尹偉,等.創(chuàng)客模式在本科護理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18,33(19):68-71.
[3] 劉娜.護理本科生對《老年護理學》服務性學習課程模式的滿意度研究[J].上海醫(yī)藥,2018,39(04):12-15,29.
[4] 焦娜娜,曾芬蓮,陳凌云,等.TBL+LBL教學法在老年護理學課程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7,35(16):107-110.
[5] 高婧,孫曉寧,陳佩儀,等.養(yǎng)老院懷舊互動實踐教學模式在老年護理學本科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7,31(06):673-677.
[6] 楊靜,侯朝銘,彭正祿,等.TBL教學法在護理本科老年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6,30(32):4013-4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