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穗
年夜飯對中國人來說意義非凡。除夕夜,全家圍坐在一起,邊守歲邊品嘗滿桌佳肴,能讓人深切感受到過年團(tuán)聚的溫馨氛圍。在豐盛的各類佳肴中,有一款大菜最讓我念念不忘,那就是“三件子”。
所謂“三件子”,顧名思義,菜肴的主料有三種,即全雞、全鴨和全蹄。作為傳統(tǒng)菜中的“菜王”,“三件子”分量大,適合多人分享。一鍋熱氣騰騰,肉酥湯鮮的“三件子”,既是整席的完美收官,又能帶來滿滿的視覺震撼。因此,即便在那段副食品都要憑票供應(yīng)的困難時期,江南人家過年,仍會想盡辦法燉上一大鍋“三件子”。有時買不到活雞活鴨,就用冰雞冰鴨代替。但無論如何,是不能缺少這道菜的。因為這一鍋熱湯,不僅意味著延續(xù)世代保留下來的傳統(tǒng),更代表了歲歲年年不變的團(tuán)圓之意。
“三件子”的烹制并不難。先將整雞、整鴨與蹄髈收拾干凈,用開水焯燙,放入砂鍋,然后加冷水,放蔥結(jié)、老姜,大火燒開,撇清浮沫,倒入老酒,小火慢煨2小時,至原料酥爛而不失其形,湯汁濃稠,并有香味溢出時,加鹽調(diào)味便可上桌。
別看過程很簡單,但要想燒出一鍋肉美湯鮮,恰到好處的“三件子”,訣竅在于選材和火功的微妙配合,缺一不可。早年間,大戶人家做“三件子”,必須要用常熟鹿苑的三黃雞、蘇州婁門的麻鴨和太湖黑毛豬的蹄髈。普通人家雖沒那么考究,也會精挑細(xì)選,用本地放養(yǎng)草雞和瘦肉率較高的麻鴨來做這“三件子”。因考慮到“三件子”屬大葷之物,湯里還可適量放些冬筍、茨菰等既耐煮又不奪味的素料。主輔料互補,可中和過重的油膩,并讓輔料變得肥腴鮮美,可謂相得益彰。
20世紀(jì)80年代后,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好,以重油為美的飲食理念已顯得過時,“三件子”這道大菜便逐漸淡出了年飯餐桌。近些年,不少飯店、酒家為了滿足人們的懷舊情懷,重新推出了“三件子”。2019年春節(jié)前夕,我與好友于一家蒸菜館聚餐時,便品嘗到了這久違的滋味。
隨著一鍋量足味鮮的“三件子”作為最后一道大菜,熱鬧、喜慶地上桌后,全席的氣氛也達(dá)到了高潮。只見一口直徑半米多的特大號砂鍋,由兩位服務(wù)員合力,費勁地抬上桌來。揭開鍋蓋,只見那乳白醇厚的湯汁仍咕嘟咕嘟地沸騰著,黃糯的草雞、白凈的麻鴨和油亮的蹄髈靜臥湯中,散發(fā)著油潤熱香。
舀出一碗,喝上一小口湯,發(fā)現(xiàn)店家的“三件子”在工藝上已有所改進(jìn)。原料雖非傳統(tǒng)規(guī)定的“三年老雞,三年老鴨”,卻也很經(jīng)得起煮。有形、有料、有嚼勁的放養(yǎng)雞鴨,食來濃醇厚實,滑潤腴香??赡苁菫榱朔犀F(xiàn)代人的口味,原本油膩極重的鮮蹄髈換成了肥腴適中的咸蹄髈,配合以雞鴨的清鮮,讓湯味產(chǎn)生一種特殊的奇香,又絕無膩口之感。在這陰冷的水鄉(xiāng)冬日,美美地喝上一碗,那股子舒爽,都滲透到毛細(xì)血管里了。
一鍋“三件子”里,既有濃濃的春節(jié)情誼,也滿溢純正鮮美的吳中風(fēng)味,亦彰顯著百姓豐衣足食的美好生活,以及合家團(tuán)聚的江南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