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加
“山東末代狀元”王壽彭生于萊州府濰縣(今濰坊市),是鄭板橋的同鄉(xiāng)。當?shù)赜袟l曹家巷,住著曹、王兩姓的家族,曹姓家族先出了狀元,理所當然地在巷口立起牌坊。時年九歲的王壽彭很不服氣地問:“你的牌坊占了巷口,日后我中了狀元咋辦?”曹狀元樂了,慷慨地說:“那就在牌坊上摞牌坊?。 ?/p>
王壽彭雖有野心,怎奈家貧,只得靠教書混口飯吃,業(yè)余時間用功讀書,拼命練習黑大圓光的館閣體楷書,好待一搏。1901年,王壽彭躊躇滿志地參加鄉(xiāng)試,閱卷官員對他的文章不甚滿意,卻被他出色的字跡打動,于是推薦他做了舉人。
次年會試結(jié)束后,有個叫王葆清的考生夢見自己在路上閑逛,隱約聽說開了天榜,便去湊熱鬧,只見游街狀元的帽上嵌著三個字——第一個是“5E'字,第三個是“彭”字,中間那個還沒看清就醒了。為求吉利,王葆清在殿試前申請改名為“王彭”,誰知真正沾了“姓名之光”的人是王壽彭。
王壽彭寫的館閣體本就惹人眼球,慈禧的七十大壽又快到了,閱卷官員想將姓名中帶有“福祿壽喜”字眼的人定為狀元,而王壽彭字“次篯”,傳說中長壽的彭祖本名“篯堅”,“次篯”就是僅次于彭祖,他的試卷自然得到力薦。光緒和慈禧也很高興,毫不遲疑地點王壽彭為狀元。
眾考生不服,議論紛紛,慈禧便命他們寫出100個古代名人,誰先完成就算勝出。眾考生迫不及待地寫了起來,唯有王壽彭幾筆揮就,“七十二賢,二十八宿?!笨鬃拥?2個弟子、傳說中的28個神仙,加起來恰好是100個。眾考生嘆服他的機智,不再相爭。事后,王壽彭寫了一首打油詩來自嘲,“有人說我是偶然,我說偶然亦甚難;世上縱有偶然事,豈能偶然再偶然?”
民國后,時任總統(tǒng)的袁世凱看中王壽彭的“狀元光環(huán)”,讓他做秘書,只是干些寫文章、題匾額的閑事,并沒參與機要,所以有人嘲笑他是“書而不秘”。
1925年,張宗昌任山東總督后留心招攬人才,王壽彭被任命為山東教育廳長。后來山東大學開辦,張宗昌又力挺他做了校長。當時季羨林15歲,就讀于山東大學附中,比較貪玩。為激勵學生,王壽彭公開承諾,誰能連續(xù)考取兩次全校第一便可得到他的一副對聯(lián)。季羨林的好勝心被激活了,一改貪玩的毛病,用功起來,果然成為“幸運兒”。王壽彭為他寫了一副對聯(lián)——“能將忙事成閑事,不薄今人愛古人”,并在落款中稱呼他為“老弟”,足見這位校長有多謙和。
就算不能平步青云,修得“桃李滿天下”也算圓滿,然而北伐革命軍到山東后趕走了張宗昌,王壽彭也在通緝之列,他只得四處逃亡,相當狼狽。
王壽彭做教育廳長時,辛辛苦苦地攢了七千多元,存人大連的日本正金銀行,每月依賴利息活命。1929年夏天,他聽說“通緝歸案法辦”的命令已松動很多,想回天津居住,便去銀行提款,誰知銀行只給了他張宗昌在山東所發(fā)的軍用票。他與日本人大吵一架,回到住所后越想越不甘心,解下褲腰帶準備自.縊,幸好被家人及時攔住。銀行怕真鬧出人命,說是誤會,王壽彭這才得以帶錢回到天津。
這年臘月二十三日,王壽彭突發(fā)心臟病去世。當年夢見“狀元”的王葆清非常傷感,送了一副挽聯(lián),算是對王壽彭蓋棺論定——夙世界何因,登科織錦,名偶從同,至今傳遍長安,獨著小冠岐杜鄴;浮生原若寄,待終飾中,君翻先去,倘是碑書有道,天留直筆表林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