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全有
民國時期我國書法比賽課題,目前學術界缺乏關注,尚無一篇專題論文,只有李洪陽的《民國書法社團研究(1912—1949)》①部分涉及。有鑒于此,本文擬對民國時期的書法比賽進行梳理,并提出自己的看法,以推進該領域的研究。
文藝觀摩會是較早開展書法比賽的組織。1919年該會所舉辦的書法比賽成績揭曉,甲等10名,依次為胡然、陳紹虞、黃震漢等;乙等40名,依次為李兆龍、計志中、胡克靜等;丙等110名,依次為劉大勛、王堃、陸起龍等。得獎者有不少是在校學生,獎金、獎品不等。②
1926年,《晨曦》雜志第3期曾刊登有書法比賽,并附有比賽前三名的作品。③1927年,北京青年會倡辦“幼童寫字比賽”,署名“季”者對此評論道:“關于幼童寫字比賽,我不曾知道會中所規(guī)定的幼年組的兒童,最低的年齡是幾歲,但是我們要顧到兒童生理發(fā)育的關系,倘若年齡過幼,是不宜于過分使用腕力去練習寫對聯(lián)的大字的。我們還得防止兒童因名譽心的驅(qū)使,而走到作偽的路上去。我更希望教會以外的教育機關和個人,起來仿行,并且另外提倡些更有教育價值的設計?!雹?928年,寰球中國學生會所附設的日?!芭e行各級學生書法比賽,業(yè)經(jīng)評定甲乙,并給獎品”。⑤1929年,湖北省立鄉(xiāng)村師范學校實驗小學校所辦《新鄉(xiāng)民報》載文稱,四個試驗小學舉行書法比賽大會,每校5名,比賽的標準包括體式、手勢、筆順、速率、正確、優(yōu)美等。⑥
1930年,私立嶺南大學學生自治會學術部舉辦中國書法比賽。值得關注的是,該會之所以倡辦在于挽救毛筆書法。“挽近學生各種功課之試驗卷,多用墨水筆,或鉛筆書寫,對于毛筆使用,甚少講求,事勢使然,亦取其便利也。本校學生,年來對于中國書法,頗有注意及之者,大學學生自治會學術部,因舉行校內(nèi)中國書法比賽,俾作提倡?!薄皶ㄔ谖釃囆g上,占一重要地位,至今仍能保存其價值,惜受歐美文化較濃厚者,多漠然視之。吾校近來,亦有此趨向,本部有見及此,故特舉行此次比賽,微盡提倡之責,尚望同學踴躍參加,俾得此次比賽有完滿結果,此則本部所希望也?!雹咄辏聪闵健蹲杂尚聢蟆放e行各校華僑學生書法比賽。⑧
1931年,僑校國文委員會“欲增加學生對于習字之興趣,特舉行書法比賽”,并規(guī)定“小學一年級至小學四年級之學生均得參加”。比賽舉行的效果不錯,“各生對于書法比賽,皆踴躍參加?,F(xiàn)經(jīng)各委員評定,結果甚佳?!雹嵩撔Ec私立嶺南大學初衷一致。同年,明德學校學術股舉行書法比賽?!皡⒓诱呓詴ɡ鲜?,篆體隸體楷書行書,花樣百出,筆致淋漓,實開本校第一次新紀元”。⑩
1919—1931年間的初期階段,為之后書法比賽的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932—1938年間,我國書法比賽發(fā)展迅猛。
1932年1月18日,杭州“晨光、曙光兩團舉行寫字比賽”,分大字、小字兩類。?3月,私立嶺南大學“附僑學生全由海外歸來,為增加其國文習字之興趣,每學期都有比賽?!薄霸摳叫奈瘑T會將其辦法”“詳為布告”,報名參加者“甚踴躍”。?4月,真光學?!俺跻煌瑢W自動的發(fā)起書法比賽,全級一致參加,因此連旬碑帖琳瑯,紛陳桌上,大有老師宿儒之風”。?5月14日,民眾教育館教導部為“增興趣”,“舉行寫字比賽”,該部婦女補習學校、實驗民眾學校“兩校學生”參加,“各分初高兩級”。?11月25日,端蒙分校第四年級乙組、第三年級甲組舉行書法競賽。?12月1日,杭州青年會夜校舉行書法比賽,分高級組、初級組兩組。?
1933年3月,洛社鄉(xiāng)師舉行書法比賽,其結果“不獨成績優(yōu)異,即兒童學習興趣,亦倍增往昔”。?11月,無錫中心小學舉行寫字比賽,分團體、個人計算成績,其中小學參加的有30多所。?同月,“松江縣教育局為增進全縣中小學學生學習國語科作文寫字之興趣,并以覘各校成績之優(yōu)劣,而促教學之改進起見”,特舉行寫字比賽,“凡本縣公私立中等學校及小學高級部肄業(yè)學生須一體參加”,科目包括大楷和小楷,內(nèi)容是忠孝仁義及三民主義等。?年底,大夏中學舉行書法比賽,“為求普遍起見,并不規(guī)定時日,由各級國文教師就本周國文課內(nèi)指定一小時舉行”。?該月,端蒙學校還舉行有漢文書法比賽,二、三、四年級參加。?同年,集美中學“男小學?!边€舉行有中級書法比賽。?浙江省立杭州高級中學舉行有大字、小字、行書比賽,“應征人數(shù),十分踴躍,共收到一百余件”。?值得提及的是,江蘇省立徐州中學?、集美中學?、端蒙學校?都曾舉行英文書法比賽。
1934年元旦,廣西大學舉行書法比賽,其動機在于“查邇來歐風東漸,科學日昌,學者皆競習西洋文化,故于本國文學,及書法,多不注意,然此為潮流所趨,原無足怪,第恐長此以往,即吾國數(shù)千年之國粹,被其擯棄無存,殊為可惜,本校學生有感及此,特定明年元旦舉行中文書法比賽,并聘請本校教授多人為評判員,俾得提起同學對于中文書法之注意云。”?年初,《新生周刊》第1期刊登有書法比賽的照片。?浙江省立杭州高級中學“為改進學生書法,啟發(fā)藝術修養(yǎng)起見,訂有書法比賽辦法”,“除商科及財專班學生,必須參加一種外,其余普通科各生,得自由選擇參加。”?3月,敬業(yè)附小舉行書法比賽,分高級、中級、低級三組。?同月,《兒童世界》雜志社組織寫字比賽?,后“參加的有一萬多人”,遍及全國。?5月,長沙福湘中學舉行第一次書法比賽,“高中每班以四分之一之人數(shù)參加小字賽,初中則參加大字賽”。?端午節(jié)前后,浙江省立溫州中學舉行書法展覽比賽。?6月,長沙明德學校舉行書法比賽,“分大字、小字兩組”。?11月,私立嶺南大學附小舉行書法比賽,“除初小一年級外,各級學生皆有參加”。?
1935年年初,上海市市立民眾教育館組織書法比賽?,分大楷、小楷兩組。?江蘇俞塘合作社各民眾學校學生舉行寫字比賽。?4月,國立中央大學試驗學校高初中書法比賽結果公布。?瓊州瓊海中學對書法藝術“甚為注重,除平時教師指導于每次作文時須隨繳楷字外,并間學期舉行書法比賽,以增學書之興趣。”5月4日,該校舉行大楷比賽。?浙江省立嘉興初中與瓊海中學類似,也頗注重書法,有文稱,“年來國內(nèi)一般學校學生,對于書法,頗多忽略,無論書信考試,類多潦草亂涂,而鋼筆鉛筆蟹行文字,日甚一日,甚且不能執(zhí)毛筆書寫者,殊為可嘆!此種現(xiàn)象,似有矯正之必要。本校為提倡書法起見,除于寒暑假責令學生呈繳大小楷外,每周于課外又須寫大小楷各一張,小字交由國語教師評閱,大字在生活記載送請各級級任批核。每學期并舉行全校書法競賽一次,藉資鼓勵?!?5月14日,中國國民黨廣東省執(zhí)行委員會致函廣東省政府教育廳:據(jù)中小學校設計委員會呈繳中小學生書法等項比賽辦法函請定期主辦并飭各小學校遵照。?9月22日,甌江小學舉辦永嘉縣第一縣學區(qū)內(nèi)“各小學及各民眾學校的兒童,共計壹百九十一人”。?10月,《潔芳校刊》公布了《廣州市省市公私立中小學校學生書法比賽辦法》。?11月15日,敬業(yè)市附小“低級組公民訓練活動之書法比賽”完竣。?12月21日,杭州市私立惠興女子初級中學書法比賽揭曉。?
1936年年初,集美中學第二附小“于第二周同樂會舉行書法比賽”。?4月,暨南大學實驗學校舉行書法比賽。?年底,該?!盀榫毩晫W生書法起見”另舉行書法比賽,分高年組和中年組。?4月18日,吳縣第一學區(qū)第五組協(xié)進團在英華小學部舉行書法比賽,“出席比賽學校為:英華、振聲、升平、乘騮四校?!盵51]4月23日,大夏中學舉行書法比賽,“參加比賽者,由各級書法教員挑選及各生自由加入”。[52]4月29日,內(nèi)思學校“為鼓勵學生習字進步起見,特舉行書法比賽”。[53]同月,上海市教育會舉辦“全市小學生書法競賽”,復旦大學第二義務小學成績突出。[54]國立同濟大學二年級干事會“議決為推進級友書法興趣起見,特舉辦書法比賽,計分大小楷兩種”。[55]5月底寧波浙東中學“舉行學生書法比賽,因各級功課繁多,故參加者似不甚踴躍,共計不過三十人”。[56]10月,嚴中學校舉行書法比賽,分大楷、小楷兩組。[57]同月,三一學校舉行書法比賽,“由朱校長發(fā)給獎品”。[58]而私立嶺南大學“附僑學生自治會,歷屆學期,均有舉辦征文及書法比賽,以資觀摩砥礪,而學生亦樂于參加,就本屆而論,參觀人數(shù),特別眾多,為歷屆所僅見?!盵59]無論是初中組還是小學組,僑班學生均取得突出成績。[60]12月,杭州市短期小學學生寫字比賽辦法訂定,規(guī)定十分詳細。[61]同年,《青北月刊》第3—4期刊登書法比賽優(yōu)勝紀念照片。[62]《同舟》報導了書法比賽消息。[63]
1937年前后,浙江省立杭州高級中學“教務處收到各科各年級學生,送來各種稿件,較前益形踴躍”,比賽分大字、小楷、鋼筆中文字、英文字、薄記字五種。[64]5月,私立嶺南大學“附中國文系舉辦之書法比賽,華僑班各小學生均極踴躍參加,聞此次參加各卷,甚有可觀”。[65]青島市立女中鑒于“近年以來,中學生因課業(yè)較忙,對于書法,多不注意,大有每況愈下之勢”,乃“極力設法提倡”,“每周假自習時間,由國文教員指導練習。一年以來,頗見進步。茲為觀摩競進,增加同學興趣起見,特于六月中旬舉行書法比賽”。[66]該年,清華大學舉行有書法比賽,“由各級推選代表五人”參加,分大小楷兩組。[67]同年,《杭州市政府教育周刊》公布了杭州市民眾學校學生第一次寫字比賽優(yōu)勝者名單,從中可知參加學校達數(shù)十所之多。[68]大夏中學“為鼓勵學生學習興趣起見”也舉行書法比賽,“學生參加者極形踴躍,試卷分大楷小楷正草隸篆各種”[69],學生分高中、初中組,成績分甲乙丙三等。[70]
1938年,大夏中學“為增進學生課余興趣,”提倡書法起見,舉行書法比賽,“五月十七日為書法比賽之期,分高初中部為兩組,每組約各選三人至五人,屆時并擬邀請外賓評判,酌給獎品”。[71]6月,該?!爸袑W部舉行書法比賽,參加者五十余人,濟濟一堂,頗極一時之盛。”[72]該年,《富吉堂會務周刊》報導了郇光小學書法比賽六個年級的優(yōu)勝者名單。[73]《三一校刊》報導稱,三一學?!跋騺韺τ跁?,頗屬注意,學生每日規(guī)定必須習字一頁,”國文科教學研究會“為使學生加緊注意書法練習”,特舉行書法比賽,“與賽學生二百人”。[74]此外,該校分部也舉行有書法比賽,“參加者一百三十人,分大小楷二種,每種各選優(yōu)勝員十名”。[75]
由上可知,1932—1938年間,我國書法比賽發(fā)展迅速,引起了社會各界特別是教育界的高度重視,效果凸顯。
到了20世紀40年代,由于抗戰(zhàn)、內(nèi)戰(zhàn)影響,我國書法比賽漸趨低潮。
1940年5月,圣類斯中學舉行書法比賽,該校“為養(yǎng)成學生習書之研究,既一方面可加以指導,而一方面亦加以鼓勵,使其對于諸家之法帖,分別臨摹,且于每學期舉行比賽一次,迄至于茲,已歷十余屆矣。迭次成績,頗為卓越,至比賽辦法,分為三組,中學級為甲組,高小一二年級為乙組,及初小三四年級為丙組”。[76]中華洪道社蚌埠分社“鑒于書法一藝,乃為東方文學中之專有技術一種,奈自歐風東漸,崇尚科學,對此道漸非湮沒而退化,茲為提倡起見,擬訂于十月二十日,舉行寫字比賽,以資鼓勵”。比賽簡章規(guī)定,“比賽人,以農(nóng)工商三界職業(yè)者為限?!盵77]后“參加比賽者百余人,景況至為熱烈,開蚌市未有記錄。”[78]該年,浙東中學“諸暨分部為使學生書法精熟起見,業(yè)由訓省處規(guī)定字句,各班學生,同時舉行書法比賽。”[79]廣州大學計政訓練班舉行了書法比賽,包括毛筆小楷、鋼筆小楷、阿拉伯數(shù)字三組。[80]
1941—1946年間,書法比賽很少。1941年,私立上海青年會中學[81]、虎山公學[82]舉行了書法比賽。1942年2月,天臺縣地方行政干部訓練所舉行了第六期寫字比賽。[83]1943年,長沙市南妙中學高中部舉行了書法比賽。[84]1944年,江蘇省舉行了省會中學生書法比賽[85],福建亦有舉行[86]。1945年,連縣高良下鄉(xiāng)中心國民學校舉行了班際書法比賽。[87]1946年,虎山公學[88]、澄??h立中學[89]舉行了書法比賽。
1947年4月26日,中華基督教青年會組織香港9所學校進行書法比賽,分高中、初中、小學三組。[90]該年,南僑中學“為激勵學生藝術興趣,并資觀摩起見,特發(fā)動全校學生參加書法比賽”。[91]光華附中舉行全校書法比賽。[92]廣東省文理學院“為提倡書法藝術增進學生書法之應用技能起見,”舉行書法比賽。[93]香港嶺英中學“為喚起同學對書法之研究興趣起見”,舉行書法比賽,“成績甚為完滿?!盵94]上海市“為鼓勵兒童及民教班學生寫字興趣起見,特訂定《本區(qū)各校寫字比賽辦法》”[95],該地還舉行了多次寫字比賽[96]。
1948年,舉辦書法比賽的有齡英中學[97]、培正中學[98]、中德中學[99]、集美中學[100]、廣州大學[101]、萃英中學[102]、福建石光中學[103]以及重慶地區(qū)[104]等,上海還制訂有書法比賽簡則[105]。1949年,舉辦書法比賽的有廣東本保中學[106]等。
以上筆者梳理了民國時期我國書法比賽的脈絡沿革,從中可以得出如下結論:首先,書法比賽從1919年左右開始,在1931年之前處于起步階段,1932年到1938年抗戰(zhàn)之初,達到了發(fā)展的高峰,之后由于抗戰(zhàn)及內(nèi)戰(zhàn)的影響,漸趨低潮。其次,書法比賽是歐風東漸背景下我國傳統(tǒng)文化倍遭冷落的產(chǎn)物,也是社會各界醒悟的過程。第三,在書法比賽的發(fā)展過程中,政府特別是教育部門的推動,產(chǎn)生了巨大的作用??傮w來看,民國時期我國書法比賽的舉辦,有助于中西文化的匯合,有助于參與者從中領會對西洋文化和東方文明之間的相同與不同之處,從而屏除部分人對東方或西方文化的過分偏好和成見。更重要的在于推動學習漢字書寫的風氣,提倡優(yōu)秀漢字的書寫,從而發(fā)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時至今日,受全球化、數(shù)字化的影響,書法位置岌岌可危。個人電腦的普及使得“word”軟件代替了我們的日常書寫,“無紙化辦公”實質(zhì)上架空了書寫的機會,網(wǎng)絡、手機等新媒體的普及加快了書寫的去實用化進程。因此,開展書法比賽是繁榮校園文化,提高學生綜合素質(zhì),深化教育改革,提高學校文化品味的重要舉措。應當注意,書法教育是使我國書法藝術得到發(fā)揚光大的基礎,傳承書法藝術政府特別是教育部門是主陣地。
注釋:
① 李洪陽:《民國書法社團研究(1912—1949)》,中國藝術研究院2014年博士論文。
② 《文藝觀摩會第一次比賽寫字揭曉》,《學生雜志》1919年第6卷第8期。
③ 《書法比賽第一名》 《書法比賽第二名》 《書法比賽第三名》,《晨曦》1926年第1卷第3期。
④ 季:《兒童寫字比賽會和游戲場》,《新教育評論》1927年第3卷第9期。
⑤ 《日校舉行書法比賽》,《寰球中國學生會周刊》1928年第316期。
⑥ 智安:《書法比賽預吿》,《新鄉(xiāng)民報》1929年第1卷第1期。
⑦ 《大學學生自治會學術部舉行中國書法比賽》,《私立嶺南大學校報》 1930年第2卷第26期。
⑧ 《華僑學生書法比賽》,《良友》1930年第43期。
⑨ 《附僑書法比賽》,《南大與華僑》1931年第9卷第4期。
⑩ 《學術股書法比賽》,《明德旬刊》1931年第5卷第6期。
? 《團訊》,《杭州青年》1932年第15卷第12期。
? 《作文書法比賽》,《私立嶺南大學校報》1932年第4卷第3期。
? 《初一書法比賽成績》,《真光???932年第8期。
? 《民校舉行寫字比賽》,《民眾教育通訊》1932年第2卷第3期。
? 《書法比賽》,《端蒙月刊》1932年第3—4期。
? 《書法比賽》,《杭州青年》1932年第15卷第10期。
? 《舉行書法比賽》,《洛社鄉(xiāng)師???933年第4期。
? 《中心小學寫字比賽成績一覽》,《無錫童報》1933年復刊第11期。
? 《辦理中小學學生國語科作文寫字比賽之經(jīng)過》,《松江縣教育季刊》1933年第5期。
? 《本星期舉行書法比賽》,《大夏周報》1933年第10卷第12期。
? 《漢文書法比賽》,《端蒙???933年第2卷第6期。
? 《中級書法比賽》,《集美周刊》1933年第14卷第11—12期。
? 《各種書法比賽結果》,《浙江省立杭州高級中學???933年第89期。
? 《初中舉行英文書法比賽》,《徐中》1933年第4期。
? 《初中英文書法比賽》,《集美周刊》1933年第14卷第9—10期。
? 《英文書法比賽》,《端蒙校刊》1933年第2卷第5期。
? 《元旦日舉行中文書法比賽》,《廣西大學周刊》1933年第5卷第10期。
? 《國內(nèi)見聞》,《新生周刊》1934年第1卷第15期。
? 《書法比賽開始舉行》,《浙江省立杭州高級中學???934年第95期。
? 《書法比賽》,《敬業(yè)附小周刊》1934年第4期。
? 《寫字比賽》,《兒童世界》 (上海1922) 1934年第32卷第10期。
? 《寫字比賽揭曉》,《兒童世界》 (上海1922)1934年第33卷第4期。
? 《學藝股舉行第一次書法圖畫比賽》,《福湘旬刊》1934年第50期。
? 《舉行書法比賽》,《溫州中學???934年第12期。
? 《學術股各項比賽進行近況》,《明德旬刊》1934年第9卷第8期。
? 《中文書法比賽之勝利者》,《私立嶺南大學校報》1934年第7卷第5期。
? 《準備書法比賽會》,《新民》1935年第1卷第35期。
? 《書法比賽揭曉》,《新民》1935年第1卷第38期。
? 《俞塘各民眾學校學生寫字比賽成績之一角》,《社教通訊》 (上海) 1935年第1卷第2期。
? 《本學期第一次高初中書法比賽結果》,《青年之友》1935年第10期。
? 《書法比賽揭曉》,《瓊海校刊》1935年第4卷第7—8期。
? 《書法比賽》,《浙江省立嘉興初中???935年第13期。
?《函廣東省政府教育廳(五月十四日)》,《廣東黨務月刊》1935年第32—33期。
? 《主辦第一縣學區(qū)書法比賽》,《甌江小學???936年第2期。
? 《廣州市省市公私立中小學校學生書法比賽辦法》,《潔芳???935年第17期。
? 《低級組書法比賽記》,《敬業(yè)附小周刊》1935年第71—72期。
? 《英語自然書法比賽揭曉》,《惠興女中》1935年第3期。
? 《第二附小舉行書法比賽》,《集美周刊》1936年第19卷第1期。
? 《實驗學校舉行兒童節(jié)慶祝書法風箏比賽揭曉》,《暨南???936年第168期。
? 《實驗學校書法比賽揭曉》,《暨南???936年第194期。
[51] 《小學參加寫字比賽》,《英華》1936年第6期。
[52]《舉行書法比賽》,《大夏周報》1936年第12卷第16期。
[53] 《書法比賽》,《內(nèi)思雜志》1936年第1卷第2期。
[54] 《上海市小學生書法比賽》,《復旦大學???936年第226期。
[55] 《附中近訊:二年級級會舉辦書法比賽》,《國立同濟大學旬刊》1936年第93期。
[56] 《書法比賽》,《浙東》1936年第1卷第7期。
[57] 《書法比賽成績揚曉》,《嚴中???936年第42期。
[58] 《書法比賽》,《三一校刊》1936年第3卷第5期。
[59] 《征文及書法比賽揭曉》,《私立嶺南大學校報》1936年第8卷第18期。
[60] 《華僑生獲征文及書法比賽獎》,《私立嶺南大學校報》1936年第9卷第7期。
[61] 《杭州市短期小學學生寫字比賽辦法(二十五年十二月訂行)》,《杭州市政季刊》1937年第5卷第1期。
[62] 《書法比賽》,《青北月刊》1936年第3卷第3—4期。
[63] 《書法比賽近訊》,《同舟》1936年第4卷第7期。
[64] 《書法圖書比賽優(yōu)勝揭曉》,《浙江省立杭州高級中學校刊》1937年第160期。
[65] 《書法比賽揭曉》,《私立嶺南大學校報》1937年 第9卷第18期。
[66] 《舉行書法及圖畫比賽》,《青市女中???937年第9—10期。
[67] 《書法比賽》,《清華???937年第3卷第1/2/3期。
[68] 《杭州市民眾學校學生第一次寫字比賽優(yōu)勝者》,《杭州市政府教育周刊》1937年第294—295期。
[69] 《舉行書法比賽》,《大夏周報》1937年 第13卷第21期。
[70] 《書法比賽結果揭曉》,《大夏周報》1937年第13卷第22期。
[71] 《國語演說及書法比賽定期舉行》,《大夏半月刊》1938年第4期。
[72] 《書法比賽結果不日揭曉》,《大夏半月刊》1938年第5期。
[73] 《書法比賽》,《富吉堂會務周刊》1938年郇光小學特刊。
[74] 《書法比賽》,《三一校刊》1938年 第5卷第4期。
[75] 《分部書法比賽志聞》,《三一???938年第5卷第7期。
[76] 何申雅:《書法比賽》,《圣類斯中學》1940年第5期。
[77] 《蚌洪道社鼓勵書法訂期舉行寫字比賽》,《新東方》1940年第1卷第9期。
[78] 《洪道社寫字比賽》,《新東方》1940年第1卷第10期。
[79] 《書法比賽》,《浙東》1940年第5卷第6期。
[80]《書法比賽揭曉》,《廣大計政》1940年第6卷第2期。
[81] 《作文、書法、圖書比賽之優(yōu)勝者》,《青中???941年復刊第8期。
[82] 《書法美術舉行比賽》,《虎山公學???941年第7期。
[83] 《六期寫字比賽》,《訓練報導》1942年第9期。
[84] 《高中部各項學術比賽結果》,《妙中月刊》1943年 第27期。
[85] 《省會中學生書法比賽成績》,《新學生》1944年第4卷第6期。
[86] 《評定中學作文書法比賽成績》,《新福建》1944年第6卷第2期。
[87] 《書法比賽》,《高良下鄉(xiāng)中心校報》1945年第3期。
[88] 《文藝、書法、圖畫比賽成績揭曉》,《虎山公學???946年第18期。
[89] 《在競賽中求進步》,《澄中???946年第2期。
[90] 《參加中華基督教靑年會港九校際書法比賽》,《嶺英校報》1947年第9卷第5期。
[91] 《書法比賽》,《南僑???947年 第4期。
[92] 《全校書法比賽》,《光華附中簡訊》1947年5月。
[93] 《學生書法論文比賽月內(nèi)分別舉行》,《文理學院院刊》1947年第6期。
[94] 《學藝競賽匯志》,《嶺英校報》1947年第9卷第5期。
[95] 《本區(qū)各校寫字比賽辦法》,《國教通訊》 (上海) 1947年第4期。
[96] 《舉行寫字比賽》,《國民教育輔導月刊》 (上海) 1947年第2期;《編者的話》,《國教通訊》 (上海) 1947年第4期。
[97] 《參加全港書法比賽》,《嶺英校報》1948年第10卷第5期。
[98] 《書法比賽結果評定》,《培正校刊》1948年第16卷第5期。
[99] 《各項學藝比賽揭曉》,《中德???948年2月。
[100] 《高中舉行演講、書法各項比賽優(yōu)勝匯志》,《集美周刊》1948年第42卷第12期。
[101] 《學生自治會籌備演講書法比賽》,《廣州大學???948年第34期。
[102] 《舉行書法比賽》,《新白沙月報》1948年第11期。
[103] 《書法比賽揭曉》,《石光月刊》1948年第2卷第4期。
[104] 《書法比賽》,《樹人》1948年第11期。
[105] 《東聯(lián)社莫厘風舉辦書法比賽簡則》,《莫厘風》1948年第2卷第7期。
[106]《書法比賽各生踴躍參加》,《大環(huán)月報》1949年復刊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