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 綿 郭 亮 陳艷麗 吉根林
黃瓜灰霉病是黃瓜溫室大棚栽培中的一種常見病害,由于果實受害后會腐爛,菜農(nóng)常稱之為爛果病、霉爛病。
黃瓜灰霉病多從開敗的雌花開始侵入,初始在花蒂上產(chǎn)生水浸狀病斑,逐漸長出灰褐色霉層,引起花器變軟、萎縮和腐爛,并逐步向幼瓜擴展。瓜條病部先發(fā)黃,后期產(chǎn)生白霉并逐漸變?yōu)榈疑?,導致病瓜生長停止,變軟、腐爛和萎縮,最后腐爛脫落。葉片染病,病斑初為水浸狀,后變?yōu)椴灰?guī)則形的淡褐色病斑,邊緣明顯,有時病斑長出少量灰褐色霉層。高濕條件下,病斑迅速擴展,形成直徑15~20mm的大型病斑。莖蔓染病后,莖部腐爛,瓜蔓折斷,引起爛秧。
此病由真菌半知菌亞門灰葡萄孢菌侵染引起。以菌核在土壤中或以菌絲及分生孢子在病殘體上越冬或越夏。冬春條件適宜時,菌核萌發(fā),產(chǎn)生菌絲體、孢子梗、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成熟后隨氣流、雨水、露水等傳播。光照不足、低溫和高濕條件下易流行。西安地區(qū)溫室大棚栽培黃瓜,灰霉病發(fā)病期盛期在冬春季,在連陰雨、光照不足、氣溫低、濕度大的天氣條件下,如不及時通風透光,發(fā)病重。
病原菌以菌絲、分生孢子及菌核附著于病殘體上或遺留在土壤中越冬,靠風雨及農(nóng)事操作傳播,黃瓜結(jié)瓜期是病菌侵染和發(fā)病的高峰期。高濕、溫度低、光照不足、植株長勢弱時容易發(fā)病,氣溫超過35℃,相對濕度不足70%時,停止蔓延。因此,此病多在冬春季低溫寡照的溫室內(nèi)發(fā)生。
1)生態(tài)防治。①用明凈華PO膜能提高溫度,降低濕度,并增加白天通風和透光時間,可起到良好的控病防病效果。②在直播前對棚內(nèi)前茬枯枝敗葉帶出棚外進行焚燒或深埋后,畝用15%百菌腐霉利500g熏棚。③施足底肥、合理追肥。每畝施腐熟農(nóng)家肥3000kg或二伽一有機肥40kg作底肥,或施高磷高鉀化肥作底肥,防止偏施氮肥。④合理密植。創(chuàng)造合理的通風透光條件,冬季每畝栽3200窩,春季每畝栽3200窩。⑤苗期噴施碧護3g+碧歐30g,隔20天再噴1次,防止徒長。⑥控制棚內(nèi)溫濕度。27℃時放風,降至20℃關(guān)閉風口,使夜間室溫保持在15~17℃。陰天根據(jù)實際情況,適當、及時通風。直播前澆足底水,實行地膜全覆蓋,壟畦和過道均覆蓋地膜,抑制地表水分蒸發(fā),增溫、保墑、降濕。減少澆水次數(shù),陰雨霧天禁止?jié)菜菜笆章牪榭刺鞖忸A報,至少晴天或無雨多云天在3天以上時再澆水。澆水后抓緊通風,降低濕度。⑦發(fā)現(xiàn)得病的葉花果,及時摘除,帶到棚外深埋或焚燒,然后噴藥控制。
2)化學防治。發(fā)病后及時噴藥防治。每畝用65%克得靈50g加適樂時30g,對水45kg噴霧,隔6天噴1次,連噴2~3次。每畝用40%施佳樂80g加50%撲海因50g,對水45kg噴霧,隔6天噴1次,連噴2~3次。陰雨天每畝用15%腐霉利煙劑350g熏棚,隔3~4天熏1次,連續(xù)熏2~3次。陰雨天也可用粉塵劑,每畝用乙霉威1kg,隔5~6天施藥1次,連續(xù)施 2~3次。病害嚴重時,每畝用凱澤48g加卉友12g,對水60kg噴霧,隔4天噴1次,連噴2~3次;或用22.2%戴挫霉40g加50%撲海因50g,對水60kg噴霧。隔4天噴1次,連噴2~3次防效可達8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