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在健康狀況改善方"/>
胡逸軒 瞿雙清 王雪峰 項莉
【摘要】目的:通過對在校學生使用計步數(shù)軟件主觀能動性及其對學生運動的促進效應進行調查,為有效開展在校學生健康教育及干預提供依據(jù)。方法:通過分層抽樣和隨機抽樣相結合方法,隨機抽取在校生。自制的問卷獲取研究數(shù)據(jù)。結果:在計步數(shù)軟件使用的主觀能動性方面,并無男女性別差異(P>0.05)。在健康狀況改善方便,男性相比女性獲益更大(P<0.05)。不同受訪人群在使用計步數(shù)軟件頻率、增加運動步數(shù)主觀意愿情況分布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校生使用計步數(shù)軟件者不喜歡在社交網絡展示運動步數(shù),但卻關注好友步數(shù)排名情況。計步數(shù)軟件可以顯著提高在校生運動積極性和健康狀況。好友步數(shù)排名是促進在校生運動的一項重要激勵舉措。
【關鍵詞】計步數(shù)軟件健康行為在校生1背景
隨著健康中國理念在國內迅速漫延,運動計步的使用越來越廣泛。智能手機的普及,讓“計量運動”成為人人觸手可及的常態(tài),對于在校生這一特殊群體通過智能手機計步數(shù)軟件來促進其健康行為的研究顯得十分必要。鑒于當前中學校一般都不允許中學生攜帶智能手機進學校,在校大學生相對集中且都廣泛使用智能手機,故本研究選取在校大學生為研究對象。
2資料與方法
本研究通過分層抽樣和隨機抽樣相結合方法,隨機抽取在校本科生119名、碩士138名、博士66名。通過參考Artur Direito等人的研究自制問卷對在校生使用計步數(shù)軟件的狀況及其對學生運動的促進效應進行調查。運用SPSS20.0軟件對資料進行描述性分析,采用卡方檢驗分析變量在不同性別、不同教育程度人群之間的分布。
3結果
3.1基本情況
323名受訪者中,女學生約占2/3。年齡最小者18歲,年齡最大者35歲,年齡多集中于18~28歲,占全部受訪者的95%。
3.2在校生使用計步數(shù)軟件狀況
3.2.1被調查者中有62%每天都使用手機計步數(shù)軟件,僅有2%基本不使用手機計步數(shù)軟件??傮w來說,計步數(shù)軟件使用頻率在不同性別之間的分布并無顯著性統(tǒng)計學差異(X2=3.721,P =0.293),但在不同教育程度之間分布具有顯著性統(tǒng)計學差異(X2=13.196,P =0.04)。受訪者中有超三分之二者每天或經常使用計步軟件。
3.2.2在校生對社交網絡中運動步數(shù)排名情況的關注。
受訪者中有52%關注運動軟件中的好友步數(shù)排名??傮w來說,女性相比男性更關注運動步數(shù)的排名情況,且分布具有顯著性統(tǒng)計學差異(X2=4.21,P =0.040)。
受訪者中,碩士相比本科生和博士更多關注好友步數(shù)排名情況,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X2=1.403,P =0.496)。在本科生中,女性較男性更關注運動軟件中的好友排名情況,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X2=7.146,P =0.008):
本科男性占比20(36.36),女性占比39(60.94),X2值7.146,P值0.008。
碩士男性占比24(54.55),女性占比53(56.38),X2值0.041,P值0.840。
博士男性占比8(44.44),女性占比24(50.00),X2值0.162,P值0.688。
合計男性占比52(44.40),女性占比116(56.30),X2值4.210,P值0.040。
3.2.3在校生在社交網絡展示運動步數(shù)情況。受訪者中有84.20%基本不在社交網絡展示運動步數(shù),其中本科生與碩士生在社交網絡展示運動步數(shù)的頻率分布無性別差異。男性博士相比女性博士更傾向于在社交網絡展示運動步數(shù),且這種分布差異有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X2=4.203,P =0.040):
本科男性,基本不曬運動步數(shù)43(78.18%),女性55(85.94%)
碩士男性,基本不曬運動步數(shù)37(84.09%),女性80(85.11%)
博士男性,基本不曬運動步數(shù)13(72.22%),女性44(91.67%)
3.2.4在校生對增加運動步數(shù)的主觀意愿情況。受訪者中有75.50%是為了增加計步軟件中的步數(shù)而運動的,且不同教育程度之間分布具有顯著性統(tǒng)計學差異(X2=9.912,P=0.007):
本科男性46(83.64),女性48(75.00),X2值1.330,P值0.249。
碩士男性31(70.45),女性62(65.96),X2值0.276,P值0.600。
博士男性15(83.33),女性42(87.50),X2值0.193,P值0.660。
3.3計步數(shù)軟件對高校學生健康狀況的促進效應
3.3.1計步數(shù)軟件對在校生運動行為的影響情況。受訪者中有64%認為計步數(shù)軟件對自己的運動行為有幫助作用:
本科男性(%)34(61.82),
女性(%)36(56.25),X2值0.379,P值0.538。
碩士男性(%)31(70.45),女性(%)57(60.64),X2值1.250,P值0.264。
博士男性(%)13(72.22),女性(%)36(75.00),X2值0.053,P值0.818。
3.3.2計步數(shù)軟件對在校生運動積極性的影響情況。受訪者中有55.70%認為計步數(shù)軟件提高了自己的運動積極性,男性相比女性獲益更大,且分布具有顯著性統(tǒng)計學差異(X2=6.334,P =0.012);在碩士生群體中,男性較女性獲益更大,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X2=6.754,P =0.009):
本科男性21(38.18%),女性33(51.56%),X2值2.137,P值0.144。
碩士男性13(29.55%),女性50(53.19%),X2值6.754,P值0.009。
博士男性7(38.89%),女性19(39.58%),X2值0.003,P值0.959。
合計男性41(35.00),女性102(49.50),X2值6.334,P值0.012。
3.3.3計步數(shù)軟件對在校生精神和健康狀況影響情況。41%受訪者認為使用計步軟件計步后自己的健康狀況有所改善,男性相比女性獲益更大,且分布具有顯著性統(tǒng)計學差異(X2=15.222,P<0.001)。在本科生和碩士生群體中,男性較女性獲益更大,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X2=4.696,P =0.030;X2=14.241,P﹤0.001):
4討論
4.1在校生較多使用計步數(shù)軟件且較關注排名情況
調查中發(fā)現(xiàn),在校生有超過三分之二基本不在社交網絡展示運動步數(shù),卻有超過一半的人關注好友步數(shù)排名情況。
4.2計步數(shù)軟件可以顯著提高使用者的運動積極性和健康狀況
受訪者中有超三分之二認為使用計步數(shù)軟件有助于提高自己的運動積極性,超過三分之一認為使用計步數(shù)軟件對自己的精神和健康狀況有所改善;有超三分之二是為了增加計步軟件中的步數(shù)而運動的??梢钥闯觯m然有超三分之二基本不在社交網絡展示運動步數(shù),但卻有超過一半者關注好友步數(shù)排名情況。因此可以認為,好友步數(shù)排名是促進使用者運動的一項重要激勵舉措。
4.3在校生使用計步數(shù)軟件的狀況無性別差異,但健康促進效應男性優(yōu)于女性
4.4不同教育程度大學生使用計步數(shù)軟件狀況存在差異,但健康促進效應無差異
5結論
將智能手機計步軟件的應用作為測量和干預工具,以促進人們更好“量化”運動。本研究為如何創(chuàng)新、有效地開展在校生的身體素質健康教育及干預提供依據(jù)。比如大學可以以班級或院系為單位,將傳統(tǒng)的早操打卡變?yōu)橹鲃邮占瘜W生運動步數(shù),并為不同的步數(shù)檔次,分性別考核并獎勵不同的課外學時,以鼓勵學生有規(guī)律地進行運動。
參考文獻:
[1]郭強,汪曉贊.兒童青少年身體活動研究的國際發(fā)展趨勢與熱點解析——基于流行病學的視角[J].體育科學,2015,(07) :58.
[2]李晶晶,吳旭龍,楊淼.青少年身體活動的行為干預研究進展[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5,(04) :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