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目珍
?
選本比較視野下的《詩人主客圖》審美取向研究*
趙目珍
(深圳職業(yè)技術學院 人文學院,廣東 深圳 518055)
《詩人主客圖》為晚唐詩歌理論著作。盡管它不以詩歌選本的面貌呈現(xiàn),但在形式上,它確實有注重選詩的一面。從“選本”這一獨特的維度入手,對照其他唐人所選唐詩選本對《詩人主客圖》進行審視,可以窺見中晚唐詩歌不同的存在狀態(tài)。每一部唐人所選唐詩選本都呈現(xiàn)出其編選者獨有的旨趣和審美取向,作為集大成的風格理論著作,張為的《詩人主客圖》無疑是這方面的一個“絕佳綜合”。
詩歌選本;比較視野;《詩人主客圖》;審美取向
歷代以來,不少人對《詩人主客圖》的看重都偏于張為“摘句為圖”的一面,而且不少士人起而效仿。摘句為圖又有兩種:一是摘別人的詩句為圖,像王士禎在讀施閏章的五言詩時覺得其詩大好,嘗欲仿張為摘句作圖,而且將這一設想付諸了實施①。二是摘自己的詩句為“圖”,像清人周春就是如此,其《耄余詩話》卷三云:“十余年來……唱酬之作甚多,各有集不俱錄,仿張為主客圖,略摘數(shù)句,觀者可見一斑也?!雹趶垶榇藞D本身當然含有“摘句”的成份,因為其《圖》中所選詩人之詩,“摘句”占了較大一部分。《四庫提要》甚而認為其為“摘句之祖”:“摘句為圖,始于張為?!盵1]2667羅根澤先生也認為“每一位詩人之下,都摘列詩句,(今本有的詩闕)和詩句圖相同。”[2]521因此,不能全怪后人對其產(chǎn)生誤解,而且在當時的發(fā)展過程中,其可能正處于從選集到秀句(句圖)的過渡之中。但也有極力否認其與“句圖”之間的聯(lián)系的,如龔鵬程先生在其《中國文學批評史論》一書的《詩歌人物志——詩品、主客圖、宗派圖與點將錄》一文中就指出二者之間的根本區(qū)別:“詩句圖主要是摘取詩句評賞,主客圖則是針對主客關系的系聯(lián),兩者性質根本不同?!雹郛斎?,從詩學理論的建構這一層面上來看,龔先生的觀點是正確的。
筆者曾經(jīng)辨析,張為的《詩人主客圖》與“句圖”的不同之處在于:(一)張為之圖,詩人分主客,有“排比聯(lián)貫,事同譜牒”的意味,所以以“圖”名;(二)張為此圖不僅摘句,也選整首詩④。其實,早在清代就已經(jīng)有人注意到《詩人主客圖》與選本之間的聯(lián)系了。據(jù)清人皮錫瑞所撰《師伏堂駢文二種》之二卷一所載,趙翼在其《榆霞山館師友詩錄序》中就曾將元結編《篋中集》與張為作《詩人主客圖》并論:“元結傷往,乃有篋中之編;張為賞音,斯圖主客之句?!盵3]現(xiàn)當代學人中較早注意到這一點的是郭紹虞先生,他在其《中國文學批評史》中曾將其與《河岳英靈集》《泉山秀句集》并置論列,總評三書云:“近于選集。《主客圖》雖多摘句,亦有錄全首者,至李懷民《重訂主客圖》則更類于總集。 蓋選集之與批評,其性質本極相近。”[4]177-178郭先生在這里將《詩人主客圖》列入“摘句品選之著”當中的“類于選集”者,可見是將其當作選本來看的。但在評述中又認為“蓋選集之與批評,其性質本極相近?!睆亩终J為鄭樵將《主客圖》歸入詩評類也是合理的。因為選集本身在進行選詩的時候也代表了作者的一種審美取向,其中滲透著批評的眼光。
難能可貴的是,郭紹虞先生將其放在《河岳英靈集》和《泉山秀句集》之間,這就證明他看出了《詩人主客圖》在選集和秀句之間的過渡作用。它既有選集的性質,又具有秀句的性質。其實,正如前人所指出的,《主客圖》的主要意圖是在建立詩派上,所以后世很少有人將其作為選本來看待。比如中華書局1958年出版的《唐人選唐詩(十種)》(后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重印,分二冊,作為新一版出版)就不包含《主客圖》。[5]施蟄存《唐詩百話》(1987版)的“歷代唐詩選本選錄”中的“唐人選唐詩”十五種也不將其錄入。[6]765-772后來,傅璇琮、陳尚君、徐俊三位先生編選《唐人選唐詩新編》,初版(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和增訂版(中華書局2014年增訂版)分別選入選本13種和16種,增訂本中選了“與選集的含義稍遠”的合集或酬唱集性質的《元和三舍人集》《竇氏聯(lián)珠》等書,也不收《主客圖》。⑤只有孫琴安的《唐詩選本提要》,因旨在不遺余力地搜羅歷代唐詩選本,故而將《詩人主客圖》錄入。⑥
現(xiàn)存可見的唐人選唐詩有佚名選編的《唐寫本唐人選唐詩》殘卷、元結選編的《篋中集》、殷璠選編的《河岳英靈集》、芮挺章選編的《國秀集》,令狐楚選編的《御選詩》、高仲武選編的《中興間氣集》、姚合選編的《極玄集》、韋莊選編的《又玄集》、韋榖選編的《才調(diào)集》和佚名選編的《搜小玉集》。現(xiàn)在就將《主客圖》納入唐人選唐詩的選本系列中,將其與它們作一個對照和比較。
從唐詩選本編選的目的上來看,各家目的不一。在這十種選本中,《唐寫本唐人選唐詩》殘卷所選詩人中存者為六家,即李昂、王昌齡、邱為、陶翰、李白、高適,皆開、天時作者,“為唐中葉寫本”[5]4,選詩目的不太明確?!秶慵愤x可“被管弦者”[5]126,《河岳英靈集》則為“刪略群才,贊圣朝之美。”[5]40直接表明是為發(fā)揚時代的優(yōu)秀作家而編?!队[詩》乃奉敕而為:“唐至元和間,風會幾更,章武帝命采信史備覽,學士匯次名流,選進妍艷短章三百有奇?!盵5]255《極玄集》的目的大概是為后世作詩選取標準:“于眾集中更選極玄者?!盵5]318《又玄集》乃是在《極玄集》的基礎上“更采其玄者”[5]348?!恫耪{(diào)集》謂“貴自樂所好”,乃出于自娛自樂。張為《主客圖》選詩的目的則是從“風格立派”的角度入手,使“主”與“客”的風格保持一致,以實現(xiàn)其“法度一則”的可能性。從根本目的上說,張為意在“立派”,諸家意在選詩或存詩。
下面對比來看盛、中唐的幾個選本。這些選本的編選者在選詩的動機與審美趣味上,與張為有部分類似之處,或許他們的某些做法影響了后來張為的作“圖”。
芮挺章于天寶三年編選的《國秀集》,樓穎所為序云:“昔陸平原之論文曰,‘詩緣情而綺靡’,是彩色相宣,煙霞交映,風流婉麗之謂也。仲尼定禮樂,正雅頌,采古詩三千余什,得三百五篇,皆舞而蹈之,弦而歌之,亦取其順澤者也?!盵5]126從這里的敘述看,樓氏在詩觀上有比較通達的一面,既注重詩“緣情”(風流婉麗)的一面,又看重儒家溫柔敦厚(順澤)的詩風。但縱觀選詩的標準,卻偏重于儒家的“詩教觀”,其序中云:“近秘書監(jiān)陳公,國子司業(yè)蘇公,嘗從容謂芮侯曰:風雅之后,數(shù)千載間,詞人才子,禮樂大壞,諷者溺于所譽,志者乖其所之,務以聲折為宏壯,勢奔為清逸,此蒿視者之目,聒聽者之耳,可為長太息也。運屬皇家,否終復泰,優(yōu)游闕里,唯聞子夏之言,惆悵河梁,獨見少卿之作。及源流浸廣,風云極致,雖發(fā)詞遣句,未協(xié)風騷,而披林擷秀,揭厲良多。自開元以來,維天寶三載,譴謫蕪穢,登納菁英,可被管弦者,都為一集。”[5]126可見芮氏選詩的目的,意在恢復風雅。當然,芮氏選詩的初衷可能并非如此,而是受到陳、蘇二公的影響。只就選詩而言,芮氏選詩與張為作“圖”推崇白居易是一致的;若就詩歌主張看,樓氏與張為主張詩風多元化的詩學思想?yún)s是相通的。另外,張為作《詩人主客圖》以己入“博解宏拔派”,后世多以為此做法導源于芮挺章作《國秀集》,因為芮氏在該選本中首次選入了自己的兩首詩。今所見清人輯錄的《詩人主客圖》多在張為下加按語云:“為以己詩入句圖,蓋用芮挺章國秀集例?!雹呖梢姡瑥垶樽鳌对娙酥骺蛨D》可能也受到了《國秀集》的影響。
殷璠的《河岳英靈集》也有重“古”重“文”的雙重傾向。其自敘云:“夫文有神來、氣來、情來,有雅體、野體、鄙體、俗體。編紀者能審鑒諸體,委詳所來,方可定其優(yōu)劣,論其取舍。至如曹劉詩多直語,少切對,或五字并側,或十字俱平,而逸駕終存。然挈瓶庸受之流,責古人不辯宮商徵羽,詞句質素,恥相師范。于是攻異端,妄穿鑿;理則不足,言常有余,都無興象,但貴輕艷,雖滿篋笥,將何用之?自蕭氏以還,尤增矯飾。武德初,微波尚在;貞觀末,標格漸高;景云中,頗通遠調(diào);開元十五年后,聲律風骨始備矣。實由主上惡華好樸,去偽從真,使海內(nèi)詞場,翕然尊古,南風周雅,稱闡今日?!盵5]40從此論調(diào)看,殷璠似乎是鄙薄近體,崇尚古體的。但序后“集論”又云:“詞有剛柔,調(diào)有高下,但令詞與調(diào)合,首末相稱,中間不敗,便是知音?![令所集,頗異諸家,既閑新聲,復曉古體,文質半取,風騷兩挾,言氣骨則建安為傳,論宮商則太康不逮。將來秀士,無致深憾!”[5]41此云“既閑新聲,復曉古體,文質半取,風騷兩挾”,顯然其既不輕視詩之美,也不忽視詩之用;既不輕視詩的藝術價值,也不忽略詩的人生價值。與殷璠的見解有差異,但持論卻較公允,與張為的《詩人主客圖》立六派主張風格多元是一致的。
元結編《篋中集》,共選生前好友沈千運、王季友等七家之詩二十四首。他因不滿意于當時詩壇之風氣,也有意使詩歌回歸“雅道”,其序云:“風雅不興,幾及千歲,溺于時者,世無人哉!……近世作者,更相沿襲,拘限聲病,喜尚形似,且以流易為詞,不知喪于雅正?!盵5]27從這里看,元結選詩的目的帶有明顯的“復古”意圖。故其所選皆五言古詩,風格質樸高古。其要求詩歌“回歸風雅”的主張與張為《詩人主客圖》立“廣大教化派”的目的也是相同的。更值得注意的是,在《篋中集》中,元結選詩最多的詩人是孟云卿,而張為在《詩人主客圖》中也將孟云卿選為了“高古奧逸主”,并且從張為所選孟云卿的詩作看,也多側重于五古體裁,可見張為編選《詩人主客圖》也可能受到元結《篋中集》的影響。⑧
高仲武所編《中興間氣集》成書于中唐時期,與殷璠所編之《河岳英靈集》不同,此選本表現(xiàn)出了明顯的復歸風雅的意旨。其自序云:“詩人之所作,本諸于心;心有所感,而形于言;言合典謨,則列于風雅。暨乎梁昭明,載述已往,撰集者數(shù)家,推其風流,正聲最備;其余著錄,或未至焉。何者?英華失于浮游,玉臺陷于淫靡,珠英但紀朝士,丹陽止錄吳人,此繇曲學專門,何暇兼包眾善,使夫大雅君子所以對卷而長嘆也?!曳蛭⒀噪m絕,大制猶存,詳其否臧,當可擬議。古之作者,因事造端,敷弘體要,立義以全其制,因文以寄其心,著王政之興衰。表國風之善否,豈其茍悅權右,取媚薄俗哉?今之所收,殆革前弊。但使體狀風雅,理致清新,觀者易心,聽者辣耳,則朝野通取,格律兼收;自鄶以下,非所敢隸焉?!盵5]302-303盡管其從體例上說是“朝野通取,格律兼收”,但其前提是只有“體狀風雅,理致清新,觀者易心,聽者辣耳”的詩篇才有入選的資格,因此其提倡風雅的意旨,尤為顯豁。這與張為《詩人主客圖》立“廣大教化派”的目的也是相同的。
晚唐韋莊所編《又玄集》和韋榖所編《才調(diào)集》在選詩上與張為也有一致之處。韋莊《又玄集·序》云:“頷下采珠,難求十斛;管中窺豹,但取一斑。自國朝大手名人,以至今之作者,或百篇之內(nèi),時紀一章;或全集之中,微征數(shù)首。但掇其清詞麗句,錄在西齋;莫窮其巨派洪瀾,任歸東海??偲溆浀谜?,才子一百五十人;誦得者,名詩三百首?!盵5]348作為一部影響較大的唐詩選本,雖然韋莊不無謙遜地說是:“管中窺豹,但取一斑。”但其所選著實“非獨資于短見,亦可貽于后昆。”[5]349其選詩的標準是“但掇其清詞麗句”,可見韋莊選詩偏于“清麗”一格。韋榖《才調(diào)集敘》云:“余少博群言,常所得志,雖秋螢之照不遠,而雕蟲之見自佳?!救找蜷喞疃偶?、元白詩,其間天?;烀?,風流挺特,遂采摭奧妙,并諸賢達章句,不可備錄,各有編次。或閑窗展卷,或月榭行吟,韻高而桂魄爭光,詞麗而春色斗美。但貴自樂所好,豈敢垂諸后昆?!盵5]444其選詩的方式是“或閑窗展卷,或月榭行吟”,看似非常隨意,實則有愜于心;其選詩的標準是“韻高”“詞麗”,可見是文質并重。但從風格看,大體上偏于“清麗”一端。在選詩注重風格“清麗”這一點上,他們與張為有共通的時代取向,因為在《詩人主客圖》所反映出的中晚唐詩風中,“清麗”是非常重要的一格。
施蟄存先生在其所著《唐詩百話》之“歷代唐詩選本選錄”中或許曾無意識地將《詩人主客圖》與五代時韋榖編選的《才調(diào)集》放在一起論列:“此書今世傳本亦十卷,詩一千首,從盛唐的王維、李白起到唐末,但無杜甫詩。序文云分為‘十目’,但今本不見分目。從第一卷到第八卷,每卷第一人選詩特多,如第一卷以白居易詩十九首開始,第二卷以溫飛卿詩六十一首開始,而第五卷中又有白居易詩八首,似乎有張為《主客圖》的意義?!盵6]770從這里的敘述看,施先生要表達的或許是:韋榖選《才調(diào)集》也像張為作《主客圖》一樣有推崇白居易的思想。不過,這里沒有將其所認定的《主客圖》的性質表達清楚,可能將其當成選本,也可能將其視為理論著作來看。前者可以認為《詩人主客圖》選白居易詩較多,或者說在選詩時首選白居易;后者則可以認為張為劃流派為六,首置白居易一派,有其個人傾向。這兩種方式,都可以理解為對白居易的推崇。但不論以哪種方式解讀,韋榖選《才調(diào)集》可能受到了張為《詩人主客圖》的影響。
從唐詩各選本的旨趣上看,有的側重古體,有的側重近體,有的側重五律、七絕,有的側重五古,有的側重風雅美刺,有的側重清麗,其實各選本各自代表一種審美取向,而作為集大成的風格理論著作,張為的《詩人主客圖》整體反映出了“教化與美刺”、“高古奧逸”、“清奇”、“典雅”、“清麗”、“綺麗”等各方面的詩風,無疑是對唐人所做中晚唐詩歌選本的一個“絕佳綜合”,這也是《詩人主客圖》在選本這一角度上超越其他唐人唐詩選本的重要特征。
另外,在詩人的選取上,后人多詬病《詩人主客圖》選錄的詩人多為不知名者,其實從唐人選唐詩的角度來考察,各選本所錄的詩人皆為當時知名的詩人,只不過隨著時代的遷移,當時很多詩人的詩篇已經(jīng)湮沒、散佚,以致于其詩名也變得沉寂無聞了?!对娙酥骺蛨D》所入選的詩人,在《河岳英靈集》和《極玄集》中無一人入選,在《中興間氣集》和《篋中集》中分別有一人入選,在《御覽詩》中有六人入選。之所以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是因為以上幾個選本在選人選詩時都有時代側重,故而與張為之“圖”所選詩人重復者甚少。對比韋莊和韋榖所作的兩個選本,這種重復就非常明顯了。韋莊所編的《又玄集》,其中所選詩人與《詩人主客圖》重復的有28人;韋榖所編的《才調(diào)集》,其中所選詩人與《詩人主客圖》重復的有35人。二者合計與《詩人主客圖》重復的有38人,占《詩人主客圖》總人數(shù)的百分之四十五強。可見,入選《詩人主客圖》中的詩人并非張為隨意摭取。張為對于詩人的擇取與中晚唐其他唐詩選本保持了很大的一致性,這些詩人在當時確實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響。
綜上所述,從當時詩壇選本的角度看,張為的《詩人主客圖》基本反映出了中晚唐詩壇的整體面貌,六大流派的劃分可謂是對那個時代詩風的一個有力總結。盡管從后人看來,張為的流派劃分還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但是正如其標準所言:“門下處其客者,以法度一則”(《詩人主客圖序》),他對詩人的劃分確實遵循了自己的原則。從其所處的時代來看,他用“廣大教化”“高古奧逸”“清奇雅正”“清奇僻苦”“博解宏拔”“瑰奇美麗”等來概括當時詩壇的詩歌風貌,比較全面,反映出了當時士人多元化的寫作傾向,具有較大的合理性。不過,最終仍需指出的是,《詩人主客圖》雖具有“選本”“選集”的一些特點,但究竟未以選本、選集的形式流傳于世,也并非完整意義上的唐人“詩選”,正由于此,郭紹虞先生才說“類于選本”,是有分寸的。本文之所以選擇從“選本”的角度來切入《詩人主客圖》,是期待以一種新的視野來重新審視它。
①參看〔清〕王士禎《池北偶談》第十三卷“談藝三·摘句圖”,清康熙四十九年刻本。又見其《帶經(jīng)堂詩話》(清乾隆二十七年刻本)卷十二。后來,清人秦瀛撰《己未詞科錄》(清嘉慶刻本),在卷十也據(jù)《池北偶談》錄了王士禎的“摘句圖”。
② 參看〔清〕周春撰《耄余詩話》卷三,清刻本。
③ 參看龔鵬程著《中國文學批評史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140-142頁。按,龔先生此文曾載于其《文化、文學與美學》一書,由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于1988年出版,涉及“主客圖”的內(nèi)容在該書第99-102頁。
④ 參看拙作《<詩人主客圖>考論》第二章第二節(jié),博士論文,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⑤ 參看《唐人選唐詩新編》“增訂本序”,傅璇琮、陳尚君、徐俊編,中華書局2014年版。
⑥參看孫琴安著《唐詩選本提要》,上海書店2005年版,第37頁。該書原版為《唐詩選本六百種提要》,1987年由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按,此二書均以“唐詩主客集”為條目著錄,認為其為《詩人主客圖》的補訂本,作者署“唐張為撰,宋佚名重輯”。二書在著錄時,文字上略有差異。
⑦按,今所見鏡煙堂本、函海本、榕園叢書(守約篇)本、談藝珠叢本、歷代詩話續(xù)編本《詩人主客圖》皆有此按語。
⑧參看拙作《<主客圖>與中晚唐詩歌復古思潮——兼論<主客圖>“高古奧逸”派之成立》,《南方論叢》,2014年第2期。
[1]〔清〕紀昀等纂修,四庫全書研究所整理.欽定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整理本)[Z].北京:中華書局,1997.
[2] 羅根澤.中國文學批評史[M].上海:上海書店,2003.
[3] 〔清〕皮錫瑞.師伏堂駢文二種[M].清光緒二十一年師伏堂刻本.
[4] 郭紹虞.中國文學批評史[M].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8.
[5] 〔唐〕元結,殷璠等選.唐人選唐詩(十種)[Z].北京:中華書局,1958.
[6] 施蟄存.唐詩百話[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Aesthetic Tendency of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etry Anthology Comparison
ZHAO Muzhen
()
is the theoretical work of the late Tang poetry.Although it is not presented in the form of a poetry anthology, itdoes have a focus on the choice of poetry in terms of form.Starting from the unique dimension of poetry anthology, comparing the selection of Tang poems selected by other Tang Dynasty theorists, and examining,we can have a glimpse of the different styles of poems in the middle and late Tang Dynasty.Each Tang Dynasty poetry selection presents the unique purpose and aesthetic orientation of its editors. As a comprehensive theoretical work on poetry style,by Zhang Wei is undoubtedly an excellent synthesis in this respect.
poetry anthology;comparative perspective;; aesthetic orientation
10.13899/j.cnki.szptxb.2019.04.004
2019-02-13
深圳職業(yè)技術學院2017年度青年創(chuàng)新項目“《詩人主客圖》版本??奔把芯俊保ň幪枺?01722S32022),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項目“《主客圖》與中國詩歌流派的發(fā)生學研究”(編號:GD13YZW02)階段性成果
趙目珍(1981-),男,山東鄆城人,副教授,文學博士,主要從事漢唐文學以及高等職業(yè)人文教育研究。
I212/217
A
1672-0318(2019)04-002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