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陳煥章與“三本同堂制”的創(chuàng)設(shè)

      2019-02-21 08:13:10
      韶關(guān)學(xué)院學(xué)報 2019年10期
      關(guān)鍵詞:同堂孔教三本

      周 軍

      (肇慶學(xué)院 旅游與歷史文化學(xué)院,廣東 肇慶526061)

      康有為創(chuàng)立孔教,將儒學(xué)宗教化,其弟子陳煥章是推行孔教最力之人??捉痰募漓雰x式是孔教宗教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陳煥章創(chuàng)設(shè)的“三本同堂制”具有鮮明的本土特色。所謂“三本同堂制”,就是將祀天、祀孔、祀祖三種獨立的祭祀儀式和民間習(xí)俗融合,進行合祀。這一制度的提出和實行,受到康有為啟發(fā),也得到康有為認可,是康有為試圖將孔教推行到基層、擴充孔教會勢力的策略。以往學(xué)者對這一宗教儀式已有關(guān)注[1],但仍有討論空間,推究相關(guān)史料,其源流演變和脈絡(luò)清晰可見,顯示出孔教宗教化的構(gòu)建過程,有必要進一步厘清。

      一、三本同堂制的提出

      陳煥章關(guān)于“三本同堂制”的構(gòu)想最早見于其從美洲回國后在上海孔教堂的演講。1912年9月8日,陳煥章在演講中提出“遍祀上帝而以孔子配”,進而提出祀天祀孔祀祖“三本同堂”的想法?!拔覈思遥杂邢慊鹛靡造胱?,今加以上帝及孔子,則三本備矣?!保?]60-61陳煥章1907年在美洲創(chuàng)立昌教會,只提到“以祀圣為起點,以傳教為義務(wù)”[3],并無同時祀天和祀祖的規(guī)定。數(shù)年間,陳煥章的孔教思想已經(jīng)發(fā)生轉(zhuǎn)變,這與康有為的影響有關(guān)?!墩堊鹂资閲塘⒔滩拷虝钥鬃蛹o年而廢淫祀折》中,康有為已指出“孔、孟大義,許人人禱祀上帝矣”[4]第4集97,并主張全國應(yīng)該“皆獨立孔子廟,以孔子配天?!保?]第4集98同時,陳煥章的演講是在接到康有為1912年7月30日的信后進行的。這封信較為學(xué)界關(guān)注,清楚表明了康有為成立孔教會的政治意圖。在如何引人入會的方法上,康有為說:“今以人必飲食男女,則已為儒而非釋;人必尊祖敬宗,則已為孔而非耶。以此語人,計必易人。”[5]337用祀祖來適應(yīng)中國人的習(xí)俗和社會心理,以便讓更多人接受,是康有為推行孔教會的用心。

      陳煥章進一步提出祀天以孔子配,在家庭中則結(jié)合祀祖,以形成“三本同堂制”。陳煥章并且將“遍祀上帝而以孔子配”與“遍立孔教會”等共同列為“昌明孔教”的十一種方法[2]59-62。三本同堂的設(shè)想于1912年10月寫入《孔教會章程》,該章程第十一條規(guī)定:“各鄉(xiāng)籍滿百數(shù)十人者,皆立廟祀天,以孔子配。”第十二條規(guī)定:“凡從孔教之家,皆祀祖先;其舊奉雜神者,皆宜改奉天神,而以孔子祀之?!保?]第9集349

      “三本同堂制”不是獨祀孔子,作為一種新提法面臨幾個難題。第一,祀天是國家大典,帝制時代為皇帝專享的特權(quán)。清初定制,祭祀分為大祀、中祀和群祀三等。圜丘、方澤、祈谷、太廟、社稷、常雩為大祀?!罢律闲疗砉龋舷某v?,冬至圜丘,皆祭昊天上帝?!保?]2485祀天大典戒備森嚴,儀式繁復(fù),民間不能祀天。第二,祀孔也是國家祭祀儀式。清初為中祀,光緒三十二年(1906),孔子升大祀后,祭器、神主等均有變化,與祀天地相同[5]2493-2494。但是,祀孔的地點局限于文廟,參與人員為朝廷和各行省、郡縣行政長官、學(xué)官和部分士子,并未擴大到普通人。戊戌年間,康有為在《請商定教案法律厘正科舉文體聽天下鄉(xiāng)邑增設(shè)文廟謹寫〈孔子改制考〉進呈御覽以尊圣師而保大教折》中又指出:“蓋自康熙前,男女皆得入廟瞻拜,御史吳培無識請禁,后此自有司朔望行香、士人登科釋菜外,無得一祭謁先圣者?!保?]第2集93

      陳煥章后來也說:“昔日科舉時代,其士人之入學(xué)中舉中進士者,亦每次僅得一謁圣而止。若非為秀才而當禮生,或為官吏而承祭祀,則雖狀元宰相,致仕而歸,仍不得與于祭。而其他之終身不得入宮墻以禮圣者,亦不必論矣?!保?]

      這表明,即使是讀書人也只在特定的機遇下才會祀孔。而且,文廟祭孔是獨立于祀天之外的祭祀活動,祀天與祀孔并不是同時舉行的祭祀儀式。祀天主要在冬至、天災(zāi)時舉行,而祀孔則主要在春秋兩丁舉行,孔子誕辰、開學(xué)、每月初一、十五等時間也舉行。第三,祀祖本為中國人特有風(fēng)俗,也是區(qū)別于耶教和佛教的重要儀式,但并非國家祭祀儀式。一般而言,只有皇帝祭天時以祖配享。民間祀祖的習(xí)俗自朱熹提倡后,多在祠堂和居室之中?!吨腥A民國高要縣志初編》對高要的祀祖情況記載較為詳盡:

      居民無論城鄉(xiāng),除宗教徒外,無不奉祀其先者,有家祭、墓祭、祠祭之別。家各有香火堂,古謂之影堂,奉祖先木主其中,早暮焚香致敬。祖先忌日及歲時令節(jié),具香燭、楮帛、酒醴、時食致薦。墓祭則以清明節(jié)至農(nóng)歷四月初八日止。在此期內(nèi),各詣其先人塋墓行禮,謂之省墓,亦曰掃墓。以紙遍置墓碑及石碑上,名曰壓紙,以示子孫嘗至祭掃,免他人侵盜也。墓祭每年一舉,視為甚重,雖旅食于外者,至?xí)r亦紛紛返家,不忘囗掃云。鄉(xiāng)村各有祖祠,城市亦有合族祠。有舉行春秋祭者,于春秋仲月行之。有春祭在清明,秋祭在重陽者。有春秋祭囗囗,而冬至日舉行多祭者。亦有無分春秋二祭,只于清明一日舉行者。更有三年一舉者,禮式不一。有行三獻禮者,推族中尊或有名位者為主獻,其余陪祭。行禮時,鞠躬或有仍用跪拜者,亦有不行獻禮,而用三鞠躬或三跪拜者。祭畢,頒胙肉于族人,或于祖祠宴飲,亦有春秋祭不頒胙而于清明掃墓之日頒胙者,則各區(qū)多同之。[7]

      這段材料指出祖先忌日、歲時節(jié)令、重陽等時間也需祭祖,也簡單介紹了祭祖的類別、儀式和禮節(jié)。

      由此看來,祀天、祀孔、祀祖作為中國人傳統(tǒng)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時間和形式上區(qū)別較大,重合之處較少,除了祀天和祀祖可在冬至日同時舉行外,三者各有舉行的日期和禮儀。陳煥章試圖將三者融為一體,從而建構(gòu)孔教的祭拜儀式,達到孔教宗教化的目的。

      二、宣傳祀天須以孔子配

      辛亥革命后,百廢待舉,要使三本同堂制真正推行,祀天、祀孔就必須具有合法性,還要將兩者合祀,然后結(jié)合祀祖的民間習(xí)俗,使得崇祀三本的祭祀儀式深入家庭。

      武昌為首義之地,立憲黨人發(fā)起“祭天大典”,也得到居正、譚人鳳等革命黨人的贊成,1911年10月17日,黎元洪擔(dān)任主祭,筑壇祭天誓師[8]。這次祭天大典說明了國體變更后可以舉行祭天儀式,幾乎是不同陣營的共同認知,即使是新派人士也認可這一傳統(tǒng)儀式,但其著眼點在于改朝換代。至于民間祭天,政府并未規(guī)定,祀孔則受到?jīng)_擊。1912年初,討論廢除學(xué)校祀孔,引起社會上的反響。1912年9月13日,教育部元電規(guī)定“各學(xué)校于孔子誕日舉行紀念,以表誠敬”[9],使得學(xué)校是否祀孔的問題得以解決,但隨后也規(guī)定“取消拜孔須九叩首之禮,只行三鞠躬”[10]。民國建立后廢除跪拜禮,改行拱手禮、鞠躬禮等新禮制,教育部的規(guī)定適應(yīng)了民國禮制的變化,但成為日后康有為、陳煥章一再要求祀孔須行跪拜禮抗拒的誘因。

      1913年第一次國教運動期間,陳煥章為了配合孔教入憲,宣傳祀天配孔的主張,在其主編的《孔教會雜志》第一卷第四號上集中刊發(fā) 《祀天以孔子配議》,顧震福的《論孔子配天為教主之征》,并刊發(fā)《祀孔配天之輿論》,在第一卷第五號上又發(fā)表孫德謙《祀天以孔子配議》,馬其昶《祀天配孔議》等文章,論證祀天配孔的合理性。陳煥章闡述三點含義:第一,祀天要配孔,孔子有資格配天。“我中國之圣人,以孔子為至……祀天而以孔子配,則吾之所以報天報圣者,胥在于是?!保?1]第二,祀天非皇帝特權(quán),國民也有祀天權(quán)利?!拔抑袊羧諡榧姨煜?,故大君以宗子之資格而獨祀天。今日為公天下,故國民以天民之資格而同祀天?!保?1]第三,祀天和祀孔必須合祀,不能分而為二。“天之與圣合一而神,萬民乃可作孚也……孔子為教化之祖,故祀天不能不以孔子配也?!保?1]陳煥章明確寫道:“惟奉孔子以配天,是為新制?!保?1]

      陳煥章堅持祀天須配孔,反對以黃帝配祀?!包S帝為帝王,其功德著于一時,孔子為圣師,其功德垂于萬世,黃帝不足以包孔子而孔子足以包黃帝。蓋集大成與集大成之異也。是故黃帝不足以代表中國數(shù)千年之文明,惟孔子足代表之?!保?2]同時,陳煥章主張祭天應(yīng)由大總統(tǒng)或特派人員以及地方官致祭,而國民則“不必人人皆行郊祀之禮”[12]。

      陳煥章力圖爭取祀天的合法性,在尊孔上,除了要獨尊孔子,還要進一步提升孔子在新國家中的地位,使得孔子獲得配享權(quán)利,擴大孔教的影響力,在國家制度層面上使天孔合祀具有合法性,并初步規(guī)劃了實行三本同堂的方案,從而完善孔教祭拜儀式。

      當祀天、祀孔、孔子配享引起爭論時,袁世凱政府先后頒布了相關(guān)命令。1914年2月7日,北洋政府頒布 《祭孔定為大祀令》:“以夏時春秋兩丁為祀孔之日,仍從大祀,其禮節(jié)、服制、祭品當與祭天一律。京師文廟應(yīng)由大總統(tǒng)主祭,各地方文廟應(yīng)由該長官主祭,如有不得已之事故,得于臨時遣員恭代。其他開學(xué)首日、孔子生日,仍聽各從習(xí)慣,自由致祭,不必特為規(guī)定?!蓖?,頒布《祀天為通祭令》,規(guī)定祭天“應(yīng)定為通祭,自大總統(tǒng)至國民皆可行之。大總統(tǒng)代表國民致祭,各地方行政長官代表地方人民致祭,國民各聽家自為祭,以示一體?!保?3]總統(tǒng)令否定以黃帝配天,但未規(guī)定何人配天,“至配天之典,應(yīng)以國民全體信仰之人始稱其位。就黃帝而論,五族人民是否多為其后,殆難確定,應(yīng)從疑闕?!保?3]1396從這些法令看,天孔合祀的意圖并未得到政府承認,祀天和祀孔雖然“禮節(jié)、服制、祭品”相同,但各有時間和地點,延續(xù)了以前的習(xí)慣和傳統(tǒng)。另一方面,這些法令也保證了民間祀天和祀孔的權(quán)利,在國家層面上使得祀天和祀孔均具有合法性,孔教會對此結(jié)果似乎較為滿意,陳煥章表示:“查《祀天通禮》,各地方官及各人民,人人均可祭天,實大破歷代專制之成例?!保?4]

      三、合祀三本的實踐

      1914年,陳煥章“以粵為桑梓之邦”,欲回鄉(xiāng)發(fā)展孔教會組織,同時也避免袁世凱帝制活動波及孔教會,“八月朔日抵滬,即謁見南海,請教一切?!保?5]

      陳煥章“欲立廟,上祀天,以孔子配之,下祀祖考”[4]第9集201,康有為表示贊同,并以廣東為例,認為祀天祀孔祀祖“三本同堂”的祭拜儀式早在民間存在?!叭艋浿缀酰瑒t于屋北神龕供奉先人,神龕之上,大書天地君親師之位者,其行之蓋已久矣,莫知其所自來矣,未有議而禁之也?!保?]第9集201隨后,陳煥章在家鄉(xiāng)相繼舉行祀天配孔典禮以及合祀三本,將天孔合祀、“三本同堂”付諸實踐。

      甲寅年冬至,陳煥章君在其原籍高要縣硯洲鄉(xiāng),先期建筑一天壇,壇在圍基外陳姓之南郊,封土為之。除新筑之壇為第一成外,其下復(fù)有天然層級,具三四成之形象,以之饗帝,誠可謂吉土矣。及冬至,陳姓紳耆與異姓助祭之賓,咸集于次。其所行禮節(jié),悉照《祀天通禮》,惟奉孔子配天,放一異彩。陶匏陳列,鐘鼓喤喤,燔柴壇上,光焰燭天。潁川學(xué)堂全體學(xué)生,合歌祀天樂章,聲振林木。主祭者陳博士,其余執(zhí)事諸人皆一鄉(xiāng)之望,禮明樂備,粲然可觀。鄉(xiāng)人扶老攜幼,奔走道路,爭相觀禮,誠空前之盛事也。

      乙卯之春,陳君煥章在硯洲建筑勵剛家塾,以崇祀其先君麗江公,并及三代。其神座分三級,最高級奉安昊天上帝神位、大成至圣先師孔子神位,中級供曾祖考妣及祖考妣之神主,第三級供奉麗江公神主。凡神主之式,悉遵《朱子家禮》。此“三本同堂”之制也。[16]

      這段消息記載了陳煥章舉行祀天配孔儀式的時間、地點、壇壝、樂舞、儀式、參與人員,值得注意的是,參與人員雖是陳姓紳耆、異姓助祭之賓和學(xué)堂學(xué)生,但其影響遍及全鄉(xiāng),達到了宣傳孔教的目的。祀天與祀孔均為國家大典,普通民眾參與機會幾乎沒有,陳煥章將兩者同時舉行,自然引起關(guān)注。在勵剛家塾合祀三本的儀式中,牌位的安放體現(xiàn)了陳煥章的制度創(chuàng)設(shè),將昊天上帝和孔子牌位并列,置于最高處,以四代祖安放其下,第三級供奉已逝父親,確立了“三本同堂”的層級序列,又與祀祖儀式相結(jié)合,較為簡便易行。在這次儀式后,陳煥章繼續(xù)實踐“三本同堂制”,“平日則供奉上帝及孔子兩神位,于陳氏大宗祠之中堂,即所謂‘德星堂’者是也,其后寢則向以祀祖宗焉。”[17]“辛酉之秋,予在北京西山萬安里,建筑元廬,其祀典亦如勵剛家塾之制?!保?7]陳煥章后來多次宣講此事,足見“三本同堂制”的實踐在他心目中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

      但是,家中崇祀三本易行,祀天祀孔則需要動員更多人力物力,若將其常態(tài)化,還需要進一步設(shè)想更為簡便易行的方式。陳煥章的設(shè)想是擴大孔教之“教堂”的范圍,認為除了學(xué)校以外,各類宗祠社學(xué)也屬于孔教教堂?!拔岢V^孔教合宗教與教育為一,而以學(xué)校為教堂,豈不然哉。且孔教以孝為本,故族制之發(fā)達為萬國冠,其宗祠之制,實有教堂之性者焉。蓋祀祖為孔教特別之教儀,則其舉行教儀之所,即教堂也。今誠欲昌明孔教,則凡城鄉(xiāng)中祖祠社學(xué)之屬,皆當恭設(shè)圣牌或圣像而瞻拜之,且講經(jīng)焉?!保?8]陳煥章試圖借用民間社會早已存在的家族和社會活動場所,在祀祖時祀圣,減輕合祀“三本”的經(jīng)濟壓力,便于推廣孔教。

      1917年第二次國教運動失敗,康有為參與丁巳復(fù)辟事件也使孔教會大受打擊。按照孔教會的規(guī)定,當年要在曲阜召開第五屆大成節(jié)大會,陳煥章力主繼續(xù)進行孔教會活動。在會上,陳煥章與孔教會各成員討論,議定若干孔教會進行事項,其中第四項規(guī)定“定祀孔配天之禮,立昊天上帝神位,大成至圣先師孔子神位而并祀之。凡祠廟公所原奉別神者,皆可加立兩神位而崇奉之。其在家庭,亦可與祖先同祀?!保?9]這種規(guī)定與五年前的《孔教會章程》相比,更為明確地按照不同場所將祭祀場所分成兩種,一種是在祠廟公所合祀天孔,一種是在家庭合祀三本。陳煥章1912年演講提出“三本同堂制”的想法,經(jīng)過幾年理論上的論證和實踐操作,此時以孔教會會議決議的形式,使其制度化,作為孔教會成員需要遵守的行為規(guī)范。

      1922年,陳煥章將“祀天祀圣祀祖以崇三本”定為孔教教規(guī)的首條,并引經(jīng)據(jù)典證明人當祀天、祀祖、祀孔,同時,證明“三本”合祀的合理性。

      父母與天同功德也,故尊祖以配天焉。天也者,與我以靈魂者也;祖也者,與我以體魄者也。但知祀祖而不知祀天,則不知萬物一體之仁,不仁而不可為也,且不知尊德性以自貴于物,亦不智也。但知祀天而不知祀祖,則不知本身所從來,無以立仁愛之本,而為施行之序,不獨不孝,亦不智也,即其仁亦難以實施也……是故祀祖之禮,是為孔教之特色。我中國人種存亡之關(guān)鍵,即在于此,不可不察也……蓋孔子以天與祖俱為本,故可以配之也。若夫孔子,以先師而為素王,實以一身兼任君師之治。吾人之所以知尊天尊祖者,皆孔子之教也,此所以當祀圣也?!吨杏埂吩唬骸灿醒獨庹吣蛔鹩H,故曰配天?!饰崛水斪鹂资ヒ耘涮煅伞#?0]這是陳煥章在以往理念的基礎(chǔ)上,第一次較為完備地闡述合祀“三本”的理由。此后,孔教會一直堅持天孔合祀,并宣講“三本同堂制”。

      四、結(jié)語

      在“三本同堂制”的創(chuàng)設(shè)過程中,康有為是核心和靈魂,陳煥章是具體的理論證明者、推動者和實踐者。陳煥章提出三本同堂制的構(gòu)想,在家鄉(xiāng)予以實踐進行,又從理論上加以完善,對康有為的思想既有繼承,也有發(fā)展??涤袨橐曰浇虨閰⒄談?chuàng)設(shè)孔教,而陳煥章提出的祀天、祀孔、天孔合祀,更多參照的是中國傳統(tǒng)所遺留的祭祀禮儀和民間習(xí)俗,同時接受康有為以祀祖吸引會員的建議,多次強調(diào)祀祖是孔教之為孔教的特色。康有為的政治理想本為“政教雙行”,孔教宗教化為其中之一翼。陳煥章提出三本同堂制,在構(gòu)建和實踐過程中,既要從國家層面獲得祀天祀孔的合法性根據(jù),又要使得基層民眾便于推行,于孔教宗教化出力很大。

      猜你喜歡
      同堂孔教三本
      李政成:集名家名劇同堂,聚五湖四海之友
      華人時刊(2022年11期)2022-09-15 00:53:56
      外固定架應(yīng)用于創(chuàng)傷骨科治療的臨床效果觀察
      微創(chuàng)技術(shù)在創(chuàng)傷骨科臨床治療中的應(yīng)用
      三本院校即興伴奏課程教學(xué)改革與構(gòu)想
      時代人物(2019年29期)2019-11-25 01:35:26
      多師同堂面對碩士研究生授課研究——基于我校多師同堂授課教改實踐
      民國孔道的理解維度與儒學(xué)的發(fā)展理路
      這三本,你家有嗎?
      家教世界(2017年11期)2018-01-03 01:28:46
      “三本提”葡萄芽變“11-06-25”的遺傳鑒定
      新文化運動百年祭:論儒學(xué)與人權(quán)
      康有為尊孔教為國教思想探析
      汉中市| 天水市| 拜城县| 姚安县| 安达市| 营山县| 新郑市| 报价| 大港区| 洪湖市| 南丹县| 碌曲县| 镇原县| 启东市| 额敏县| 麻江县| 峨边| 沽源县| 赤城县| 泗水县| 施甸县| 灵石县| 德兴市| 望谟县| 霸州市| 凌源市| 邵武市| 平邑县| 安龙县| 仙居县| 邳州市| 利辛县| 揭阳市| 涪陵区| 五大连池市| 昭通市| 福泉市| 黄浦区| 信阳市| 宿迁市| 双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