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佩建
《禮記·學記》有這么一段話:“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甭?lián)系自己20多年的教學生涯,我對這句話深有體會。
記得20年前剛擔任語文教師時,在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自己的朗讀能力欠佳,讀書沒有感情,這也導致了我在上公開課時面對著眾多老師和學生的膽怯與不自信,我就想找有關的課文朗讀方面的磁帶或碟片來學習??僧敃r這方面的物資匱乏,在當?shù)貨]法找到此類資料。于是我就專門坐火車去了省新華書店,看到那一排排自己夢寐以求的音像制品時,我欣喜若狂,一向花錢吝嗇的我那天提著裝滿資料的大包小包滿載而歸。
回家后,我迫不及待拆開一盒盒磁帶、一張張碟片,把它們放入錄音機里、VCD機里一遍又一遍地聽起來。在那些音像制品里剛好有幾篇就是我們當時所學的課文,我就跟著磁帶反復模仿,不斷練習。后來在上公開課時我選了其中的一篇課文進行教學,那次公開課也因為我聲情并茂的朗讀打動了學生和評委,得到了優(yōu)秀執(zhí)教者的光榮稱號。
接著學校要舉行一次詩歌朗誦會,我從碟片中挑選了自己喜歡的一首詩歌,反復聽、反復模仿。這次朗誦也贏得滿堂喝彩,獲得一等獎。因為這兩次小小的成績,使我愛上了朗讀,徹底克服了怕在眾人面前朗讀的恐懼感,人也因此變得自信。也因為我擅長朗讀這個特點,學生喜歡上了我的語文課。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教學設施得到了改善,多媒體教學進入了課堂,會操作電腦成為教師必須具備的基本技能。學校利用下午課后時間組織老師從最初的開機關機、字體的變形等基礎學起,到后來學習Word文檔編輯以及課件的制作。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就像一個個好學的孩子,一有空就往微機房里鉆,不恥下問互幫互學,每學會一項新技能我們都會激動好幾天。這些技能不僅提高了教學效果,減輕了自己的教學負擔,我們還通過這些技能將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見所聞通過網(wǎng)絡表達出去,讓社會聽到我們教師的心聲。
因為學生的個體差異,導致他們對知識的領悟和掌握能力存在著差距,面對著一個班40多名學生,如果采取一刀切的教學模式,勢必會造成優(yōu)生“吃”不飽,差生“吃”不了的現(xiàn)象,于是我就想到了這幾年興起的微課教學。微課教學以短小精悍,針對性強的特點,對分層分類教學有很好的效果。于是我在網(wǎng)上查資料、看視頻,請教制作微課的行家學習制作微課。我針對本班不同學生制作了不同內(nèi)容的微課,發(fā)到網(wǎng)上供學生觀看學習,使每個學生都有收獲有進步,在微課教學的過程中,我的教學能力也得到了提高。通過觀看自己的微課,我發(fā)現(xiàn)了自己在教學方面的許多瑕疵,如語言表達不夠精煉準確、作圖不規(guī)范等。這些都促使我自我反思,自我提高,自我完善,使我更加接近高效教學的要求。
我很慶幸自己從事教師這個行業(yè)?!皫熣?,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痹诮o別人傳道授業(yè)解惑的同時,促使我不斷學習,通過學習成就了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