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時代背景下,社會對法律人才的需求和要求越來越多。高校是為社會提供法律人才的主要基地,高校法學教學方法對和諧社會和法治國家的建設有著深遠影響。本文就法學教學方法的地位和作用進行了分析和探究。
關鍵詞:地位 作用 法學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01-0022-01
隨著社會法制化的不斷深入,法學教育面臨著新的考驗和要求,目前我國高校法學教育中的教學方法還存在一些問題,影響了法學教學的效果,不能充分提高學生素質和專業(yè)能力。因此我們要更新法學教學理念、完善法學教學體制,靈活運用多樣化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推進法學教育的進步。
1 正確定位法學地位,明確法學教育的方向和目標
各大高校在開展法學教育課程前,要依據學校的法學教學方針結合本校實際情況,正確定位學法地位[1]。比如綜合性法學專業(yè)的學校、專業(yè)性法學專業(yè)的學校、復合型法學專業(yè)的學校、研究性法學專業(yè)的學校以及單一性法學專業(yè)的學校,這些學校的教學方針和實際情況大不相同,只有準確的定位法學地位,才能夠確保學校的順利發(fā)展。高校要及時了解學校外部社會發(fā)展的需求和變化,結合學校所處區(qū)域地理位置、政治、經濟、教育等實際情況,科學合理的定位法學地位,保證學校發(fā)展的多樣性和個性化,合理制定法學教育的專業(yè)類型、國模、結構以及層次等,明確本校法學教育的方向和目標,為法學教育課程的開展提供必備前提保障。
2 課程設置合理,為法學教學方法奠定必要基礎
高校在正確定位本校法學教育的地位后要重視課程設置這一環(huán)節(jié),充分考慮實例背景和時代發(fā)展元素,設計出符合學生文化背景、滿足學生實際學習需求、具有適應性、綜合性、靈活性、創(chuàng)新性、開放性的法學課程安排,讓學生可以在法學教育中理解世界文化、緊跟時代步伐。同時,教師要根據不同法學專業(yè)課和基礎課的差異性,針對不同年級設置針對性的法學課程,讓學生可以循序漸進、由淺及深的學習法學,通過教師正確的法學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夠學會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3 重視法學教學方法及其創(chuàng)新
教師作為法學教學的實際執(zhí)行者,其運用的教學方法直接關系著教學效果[2]。法學是一門具有較強實踐性和社會性的學科,教師只有在教學中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才能夠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以往傳統(tǒng)的法學教學方法以學生獲取教學內容知識為主,教學缺少實踐性和社會性。因此,法學教師要重視法學教學方法,不僅要讓學生掌握法學基本知識,還要通過設置案例教學、分組討論等教學方法,提高教學實踐性和社會性,讓教學與時代發(fā)展緊密相連,提高學生綜合判斷能力和法律分析能力,讓學生能夠具備一定的法學知識應用與實踐能力,而不再只是紙上談兵。
例如,學生往往對時下所發(fā)生的事件十分關注,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講解時下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實際案例,讓教學與生活實際相關,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讓學生分組對案例進行討論,并且分組進行模擬法庭,學生通過模擬法庭,能夠提高自身的法律知識應用能力和應變能力,通過與本組學生在模擬法庭中的互相辯論和切磋,提高自身的法律推理能力和邏輯思維,引導學生樹立起積極、正確的法律觀念和信仰。
法學教師要增加對教材的鉆研,在實際教學中做到靈活運用適合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讓學生可以充分認識到學習法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時,教師要重視對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積極學習國內、國外優(yōu)秀法學教學經驗和先進理念,增加教學與社會科學理論、人文科學理論、自然科學理論的融合,完善法學教學體系,促進當下法學教學觀念和方法的更新,推進法學教育科研的發(fā)展。
4 以司法考試為導向、以法律應用為目標調整法學教學方向
法學教育的本質目標是培養(yǎng)出高素質、高能力、德才兼?zhèn)洹M足社會需求的法律人才,讓學生能夠通過法學教育具備充足的法律理論知識、能力以及較強的思維方式。目前本科教育是我國法學教育的主要方式,為了滿足司法體制改革的要求,法學教育要以培養(yǎng)出合格的法律人才為主要教育任務,但是在實際的法學教育中,卻還沒有很好的完成這一教育任務,國家統(tǒng)一司法考試一年一次,學生只有在參加考試后得到相應的法律職稱,才可以進入到行業(yè)中從事法律工作。高校為了提高學生對社會的適應,必須要以司法開始為教學導向、以法律應用為目標調整法學教學方向,為社會培養(yǎng)出適用性的法律人才。
5 整合法學育資源,實現(xiàn)資源共享
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給教育資源的整合與共享帶來了有利條件,法學教育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法學教育的發(fā)展[3],法學圖書資料、十字信息等法學教育資源中蘊含著大量社會資源和教育機構資源,對法學教育的進步和發(fā)展十分重要。高校要運用現(xiàn)代化資源觀念,積極收集相關資源,擴展法學教育視野,整合法學教育資源并且將資源充分利用到教學中,通過利用信息技術搭建遠程教育、增加學校與學校合作等方式,讓學生能夠隨時隨地接受專業(yè)教師的教學,實現(xiàn)資源共享,從而提高法學教育的效果。
6 結語
綜上所述,法學教育對構建和諧社會、推進國家進步發(fā)展有著重要作用,為了培養(yǎng)出滿足社會需求的適用性、高素質法律人才,高校要正確認識法學教育的重要性和意義,在法學教育中,正確定位法學地位,明確法學教育的方向和目標,做到合理設置課程,為法學教學方法奠定必要基礎,重視法學教學方法及其創(chuàng)新,以司法考試為導向、以法律應用為目標調整法學教學方向,發(fā)揮出法學教學方法的作用,推進法治國家的建設。
參考文獻:
[1] 謝冠林.高職法學教育教學方法的改革[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8(14):279.
[2] 陳小杰.高校法學教育教學方法的反思[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7(12):322.
[3] 岳利利.新視野下法學教學方法研究[J].求知導刊,2018(3):91-92.
作者簡介:阿西尼坡(1995-),男,彝族,籍貫:四川省喜德縣,學歷:本科,研究方向:會計學,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