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清人詩文集總目提要》訂補*
      ——以謝泰交等5位浙東地區(qū)作家為中心

      2019-03-03 15:48:29朱則杰
      語言與文化論壇 2019年2期
      關(guān)鍵詞:任俠詩文集清人

      ◎朱則杰

      在清代詩歌(包括散文)的文獻學(xué)研究領(lǐng)域,世紀之交相繼出版了李靈年、楊忠兩位先生共同主編的《清人別集總目》和柯愈春先生所撰《清人詩文集總目提要》兩部巨著。①兩書均為16開三大冊,各著錄清代作家近兩萬人,別集約4萬種。特別是《清人詩文集總目提要》(以下簡稱《提要》),更可以說是后出轉(zhuǎn)精,代表著目前該領(lǐng)域研究的最高水平。

      但不難想見,即以《提要》而論,涉及這么多的對象,各種疏忽、缺漏乃至錯誤,自然也是難以盡免的。遺留下來的這些問題,一般來說,其難度恰恰也是最大的。對這些問題進行訂正和補充,正可以使兩書更趨完善。特別是關(guān)系到《提要》本身以及日后《全清詩》《全清文》等內(nèi)部排序的作家生卒年問題,②更是解決一處是一處,完成一家多一家。因此,筆者在日常讀書的過程中有所發(fā)現(xiàn),便隨時將它們記錄下來,并陸續(xù)整理成文,相繼分組發(fā)表,提供給編撰者以及其他有關(guān)讀者參考。本篇取謝泰交等5位浙東地區(qū)作家,仍舊按照《提要》著錄的先后立目排序,依次考述;有些同時涉及《清人別集總目》的問題,也附此一并予以指出。

      一、謝泰交(卷五,上冊,第85頁)

      謝泰交,《提要》及《清人別集總目》均缺生卒年。③

      按吳偉業(yè)《吳梅村全集》卷四十五有為謝泰交而撰的《謝天童孝廉墓志銘》(天童其號),但沒有直接記載生卒時間,而說:

      君……丁酉,舉順天鄉(xiāng)試。將用于世矣,乃從南宮不第歸。逾歲,竟以病卒,得年四十有八。④

      這里,“丁酉”為清順治十四年(1657),謝泰交中舉。次年順治十五年戊戌(1658),參加“南宮”亦即禮部主持的會試,“不第”而“歸”。再“逾歲”即順治十六年己亥(1659),“竟以病卒”,享年只有48歲。由此逆推,其生年則為明萬歷四十年壬子(1612)。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墓志銘在“丁酉,舉順天鄉(xiāng)試”之前,曾敘及“年……四十,貢入京師,卒業(yè)太學(xué)”。而據(jù)黃與堅《愿學(xué)齋文集》卷三十五《謝天童孝廉傳》,謝泰交于“順治十一年[甲午,1654]貢入太學(xué)”。⑤假如由本年40歲逆推順數(shù),那么其生卒年將是萬歷四十三年乙卯(1615)至康熙元年壬寅(1662),比前說整體晚3年。然而這樣一來,墓志銘中的“逾歲”就相當于過了4年,時間跳躍的幅度太大。倒是這里的“四十”,有可能其后脫漏了一個數(shù)字,或者僅僅是一種泛言。

      又《吳梅村全集》同卷下一篇為謝泰交長兄謝泰宗而撰的《工部都水司主事兵科給事中天愚謝公墓志銘》(天愚其號),記載生卒時間十分具體:

      君卒于康熙紀元丙午[五年,1666]十二月之十六日[公元1667年1月10日],上距其生戊戌[萬歷二十六年,1598]三月二十二日,為年六十有九。⑥

      同時敘及其父“封司理公[謝瀚]有五[六]子”⑦,“天童其季弟也”⑧。而謝泰宗《天愚先生文鈔》卷四《先妣周[太]孺人述略》曾說:

      太孺人棄不孝五十年于此?!∮恍⑤吜?、姊一人,俱自乳?!接^察公將攜不肖壹讀京邸,十二齡耳?!隁w,就童子試?!瓐笞映窒蔡?乞冠軍賞。……時太孺人方乳第六弟,適遘重疾……不意謁圣先一日辭世矣。⑨

      這里的“第六弟”應(yīng)該就是謝泰交。謝泰宗約15歲“童子試”“冠軍”,正當萬歷四十年壬子(1612)。此時謝泰交“方乳”,與本年出生至少并無抵牾。

      又謝泰宗《天愚先生詩集》初刻本,卷三“七言律詩”有《挽天童弟六首》⑩。據(jù)卷首目錄(部分作品有目無詩),[11]此題前面第一題、第十二題為《亞歲》《己亥九日》,后面第四題為《上元值雨》。假如有關(guān)排序準確不誤,那么不但同樣可以佐證謝泰交的生卒年,而且還能夠進一步推測其具體的謝世時間大約在順治十六年己亥(1659)的“亞歲”,亦即冬至節(jié)以后,只不知道于公元是否也像謝泰宗一樣已經(jīng)進入下一年(該年十一月初九日冬至,十九日即為公元1660年元旦)。

      《提要》本卷剛巧將謝泰交排在萬歷四十年壬子(1612)出生的作家之末,這樣處理應(yīng)該是不成問題,至少是不無依據(jù)的。

      另外雍正《浙江通志》卷一百八十四《人物·七(孝友·二)》“寧波府·國朝”謝泰交本傳引據(jù)《鄉(xiāng)賢留祀冊》,有關(guān)敘述說:“丁酉,舉順天鄉(xiāng)試。逾歲卒,年四十八?!盵12]以此與前引墓志銘比對,可知“丁酉,舉順天鄉(xiāng)試”之后脫漏了次年“南宮不第歸”。假如由此推算“逾歲”,那么謝泰交的生卒年就會被整體提前一年,而這至少從墓志銘來看不值得采信。

      附帶關(guān)于《提要》卷六及《清人別集總目》著錄的謝泰履[13],雖然生卒年不詳,但他既然如《提要》所說同為“伯兄”謝泰宗之弟,則其排行肯定大于季弟謝泰交。因此,謝泰履在《提要》中的位置,應(yīng)當移到謝泰交之前。

      以上文字寫成之后,從《稀見清代四部輯刊》讀到《提要》及《清人別集總目》著錄謝泰交《謝天童先生集》的影印本,卷首“順治十七年[庚子,1660]春二月同邑友弟薛士玹拜撰”《孝廉時際謝君傳》(時際其字)不但有生卒時間的相關(guān)敘述,而且比墓志銘更為確切:

      己亥閏三月寒食,于先公墓田遇風(fēng)而抱病,臥床者數(shù)日。而吳公[偉業(yè)]有使自婁東來,君猶起拜讀其書,越宿而君已逝矣。……君沒年四十有八。[14]

      這就可以斷定,謝泰交的生卒年確實應(yīng)該是萬歷四十年壬子(1612)至順治十六年“己亥”(1659)。唯這里關(guān)于謝泰交得病的時間,“閏三月”與“寒食”似乎不無抵牾——該“己亥”年正三月十四日即為“清明”;“寒食”正常在“清明”前一兩天,自然還不會進入“閏三月”。不過取其大略,謝泰交具體的謝世時間總在這兩個月相交之際。前述謝泰宗該組挽詩,在同年作品的排序中可能不大準確。

      另外《孝廉時際謝君傳》曾經(jīng)提到“仲兄天懷”,[15]則謝泰履(天懷其字)在《提要》中的位置,確實應(yīng)當移到謝泰交之前。

      二、王自超(卷六,上冊,第115頁)

      王自超,《提要》及《清人別集總目》均缺生卒年。[16]

      按已故黃裳先生很早以前有一篇文章《記王茂遠〈柳潭遺集〉未刻逸文》,起初發(fā)表在《學(xué)林漫錄》集刊第二集;[17]后來又有增訂,收入《翠墨集》。[18]該文關(guān)于王自超(茂遠其字,或作懋遠)及其著作的資料非常豐富,其中就涉及生卒時間。

      首先,關(guān)于謝世,這個時間比較確切。該文介紹“《柳潭遺集》稿本一冊”,“自第七卷起,收序、碑記、疏奏、論表、啟贊饗、雜著等文”,接下去說:

      卷尾有《自訣》文,題下有編者小字附注一行云,“丁亥夏四月客湖上,書存篋中,六月遂果其言?!笨芍猿烙诙『チ?。[19]

      這里的“丁亥”,是清順治四年(1647)。王自超因為曾經(jīng)投降李自成,為人不齒;又加上清兵入關(guān),定鼎中原,所以最終憤而自盡。

      其次,關(guān)于享年與生年,這個問題比較復(fù)雜。該文緊接著說:

      其文云,“謫來人世有三十年”云云,亦可知其年壽。

      但是,后面介紹“書牘一卷中有乙酉《與張大行》一札”,[20]所引王自超語卻說:

      弟生年二十有六,前路頗寬,求一良死非難。頃已作自祭文并挽歌一章,須旦夕有可以死者即死之……[21]

      這里,“乙酉”為順治二年(1645);假如該年王自超才26歲,那么兩年之后“自訣”就只有28歲。而前引《自訣》文“謫來人世有三十年”,這個“三十年”不應(yīng)該是28歲的約數(shù),或者預(yù)備再過兩年才自盡。倒是這里的“生年二十有六”,“六”字很有可能會是“八”字的形近之訛,這樣與享年30歲正相吻合。例如,嘉慶《山陰縣志》卷十四《人民志·六(鄉(xiāng)賢·二)》“明”王自超本傳,就明確說他“年三十卒”。[22]至于黃裳先生該文末尾所引《柳潭遺集》前六卷刻本陶履卓序稱王自超“年未三十,離愁以死”,[23]則大抵含有夸張與惋惜的成分。如此以順治四年丁亥(1647)王自超30歲逆推,其生年應(yīng)該是明萬歷四十六年戊午(1618)。

      另外,儲大文《存硯樓文集》卷十四《書仲舅戶部公像》,提到儲大文的“伯舅”,亦即另一位為《柳潭遺集》前六卷刻本撰序的王自超進士同年徐徵麟,還曾經(jīng)“手定”有一篇《茂遠傳稿》。[24]這應(yīng)該是關(guān)于王自超比較翔實的傳記文章,但不知現(xiàn)今是否還流傳于世。

      附帶關(guān)于王自超主要以八股文為世所重,并且確實很早就已經(jīng)嶄露頭角。倪元璐《倪文貞集》卷十六有一篇《題王懋遠孝廉近藝》,[25]不知《柳潭遺集》稿本是否曾予收錄。

      又黃裳先生該文及嘉慶《山陰縣志》王自超本傳附帶提到的其父王亹,筆者將在另文考察。

      三、任俠(卷六,上冊,第141頁)

      任俠,《提要》及《清人別集總目》均缺生卒年。[26]

      按任俠生卒年未能確考,但可以推知一個大概。

      成書于清康熙五十八年己亥(1719)的《紹興府志》,卷五十八《續(xù)人物志二十一·鄉(xiāng)賢》“隱逸”本傳開頭說:

      任俠,字五陵,會稽人。少長京師,以宛平籍隸于庠。性落拓不羈,年二十一即棄舉子業(yè),欲遍游宇內(nèi)為畸人。始客天津……[27]

      又約略同時,蔣鴻翮《寒塘詩話》說:

      任俠,字五陵,一字瘦叟,會稽人。少長京師,因以宛平籍游庠,時崇禎壬午歲也。已,乃棄去,奮志游宇內(nèi)。始客滄州……[28]

      這里,“壬午”為明末崇禎十五年(1642),任俠剛剛“游庠”。其“棄舉子業(yè)”,自然不可能早于這一年。而聯(lián)系“棄舉子業(yè)”的年齡,則可知任俠只能出生于天啟二年壬戌(1622)以后。這就是說,任俠在《提要》中的位置,以移到下一卷比較合理。

      又,該府志本傳末尾說:

      年八十二,自繪小影,理后事畢,謂其子曰:“吾將逝矣?!敝疗谧洹29]

      即任俠享年82歲。如此由天啟二年壬戌(1622)下數(shù),其謝世應(yīng)該在康熙四十二年癸未(1703)以后。

      另外,胡?!毒G蘿山莊詩文全集·詩集》卷八《題任五陵詩稿》二首之二,首聯(lián)云:“風(fēng)雅何人主?先生七十年?!盵30]這里的“七十年”,如果大致從十幾歲開始寫詩算起,那與享年80歲以上倒基本一致。

      四、杜肇勲(卷六,上冊,第141頁)

      杜肇勲,《提要》及《清人別集總目》均缺生卒年。[31]

      按杜肇勲生卒年仍舊不詳。不過,近年其同鄉(xiāng)張岱有些原見于稿本、鈔本的詩歌作品被陸續(xù)發(fā)現(xiàn),整理問世;其中一首七言古詩《杜功王八十壽》,似可借以推知杜肇勲(功王其字)生活的大致時段。

      先說夏咸淳先生輯校的增訂本《張岱詩文集》,內(nèi)《張岱詩集》卷三均為“七言古詩”,從標題帶有年份的作品來看,總體上符合寫作時間的先后次序。其中《杜功王八十壽》一詩,[32]前面第六題為清康熙五年(1666)所作《丙午長至,為趙我法七十三初度》,[33]后面第一題為康熙七年(1668)所作《戊申正月晦日,金乳生禹陵勝會,載筆記之》。[34]

      再說路偉、馬濤兩位先生共同點校的《沈復(fù)燦鈔本瑯?gòu)治募?“七言古”內(nèi)部標題帶有年份的作品總體上也符合寫作時間的先后次序,但相關(guān)作品的排序有所不同。其中《杜功王八十壽》一詩,[35]前面第一題倒是《戊申正月晦日,金乳生禹陵勝會,載筆記之》。[36]

      如此兩書綜合起來判斷,《杜功王八十壽》一詩大約作于康熙七年戊申(1668)前后,這一點應(yīng)該不成問題。由此逆推,杜肇勲大約出生于明萬歷十七年己丑(1589)前后,享年則在80歲以上。

      另外從這首詩的口吻揣測,杜肇勲要年長于張岱。而張岱生年確切,為萬歷二十五年丁酉(1597),[37]則杜肇勲比他大8歲左右,這應(yīng)該是正常的。因此,杜肇勲在《提要》中的位置,應(yīng)當前移至卷一才是。

      附帶關(guān)于上及《張岱詩文集》的《前言》,第五部分開頭在介紹版本時,曾提到清“順治十一年甲午(一六五四)”張岱“時年六十四歲”。[38]但從張岱生年下數(shù),本年應(yīng)該是58歲,可參見書末所附《張岱年譜簡編》。[39]

      又《沈復(fù)燦鈔本瑯?gòu)治募贰捌哐月伞眱?nèi),有為杜肇勲而作的《涉園新柳,為杜功主索詠》二首[40]。該標題中的“主”字,應(yīng)該是“王”字的形近之訛。

      五、胡浚(卷二十,上冊,第510頁)

      胡浚,《提要》已定其生年為康熙二十六年丁卯(1687),而“卒年不詳”。

      按胡?!毒G蘿山莊詩文全集·詩集》(以下簡稱《詩集》)卷首第一篇孫人龍序,開頭部分已經(jīng)敘及胡浚于乾隆二十三年“戊寅”(1758)“召赴玉樓”,[41]亦即享年72歲。

      附帶關(guān)于胡浚的生年,江慶柏先生編著《清代人物生卒年表》注有其依據(jù),[42]為胡浚《詩集》卷三十一《七十自述》。[43]同卷后面第三題為乾隆二十一年(1756)《丙子南窗試作,[44]即以此逆推其生年為康熙二十六年丁卯(1687)。至于《詩集》卷三十反而已見有《乾隆廿二年[丁丑,1757]駕幸浙江,二月廿四日臣浚恭迎于王江涇,進呈排律六十韻》,[45]編排次序明顯參差,則姑且忽略不計。

      需要注意的是,此前袁行云先生《清人詩集敘錄》卷二十三胡浚小傳說:“生年以《丙子七十自述》推之,為康熙十七年[戊午,1678]?!盵46]這很可能是在計算過程中把公元紀年“1687”寫成了“1678”,所以導(dǎo)致了年號紀年的錯誤。而《清人別集總目》著錄胡浚,[47]生年標注為“1678”,則又顯然是受了《清人詩集敘錄》的誤導(dǎo)。

      又,《清人別集總目》胡浚名下,列有5種傳記資料的線索:方宗誠《柏堂集續(xù)編》卷十一《縣學(xué)生胡君傳》、程鴻詔《有恒心齋集·文集》卷八《胡、吳、汪、俞,附諸死事傳》第一人胡浚傳、李富孫《鶴征后錄》[卷三]、秦瀛《己未詞科錄》卷一、陳澹然《江表忠烈[略]》卷十七。其中第四種《己未詞科錄》,所錄都是康熙十八年(1679)薦舉博學(xué)鴻詞之人,胡浚尚未出生,自然不可能在內(nèi)。而第一種、第二種兩篇傳記文,傳主胡浚字深如,安徽黟縣人,秀才,咸豐五年乙卯(1855)反抗太平天國被殺,[48]顯然是另外同名之人;第五種《江表忠略》,無須再查,肯定也是如此。只有第三種《鶴征后錄》,才真正錄有這個胡浚。[49]

      又,近年問世的《清代詩文集匯編》,第242—243冊影印《綠蘿山莊詩文全集》,依例在前面添有一篇作者小傳。但是,該小傳稱胡?!吧诳滴跏吣辏ㄒ涣甙耍?又所列“參考文獻”為“《鶴征后錄》[卷三]、《柏堂集續(xù)編》卷一一、《有恒心齋文》卷八、《己未詞科錄》卷一”,很明顯都是從《清人別集總目》轉(zhuǎn)抄而來,除《鶴征后錄》之外實際上都沒有查看原書。

      另外《四庫全書總目》卷一百八十四集部別集類存目之十一著錄胡?!熬G蘿山房文集二十四卷、詩集三十三卷”,[50]集名“山房”的“房”字不知原系筆誤還是確實另有版本依據(jù)。至于《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268—269冊影印本,其底本都是“山莊”而新添扉頁及總目卻仍稱“山房”,則明顯表里不一,恐怕并不妥當。

      注釋:

      ①李靈年、楊忠:《清人別集總目》,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柯愈春:《清人詩文集總目提要》,北京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②《清人別集總目》雖然按作家姓氏筆畫排序,但各家小傳也力求注明生卒年。

      ③《清人別集總目》見第3冊第2302頁。

      ④⑥⑦吳偉業(yè):《吳梅村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中冊第935頁、第942頁、第940頁。

      ⑤黃與堅:《愿學(xué)齋文集》,《清代詩文集匯編》第74冊,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322頁。

      ⑧吳偉業(yè):《吳梅村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中冊第941頁。又《謝天童孝廉墓志銘》也曾敘及:“父……凡有子五人,而君為其季。”此外卷五十二為謝瀚而撰的《謝封翁傳》,亦稱“翁故五子……其季泰交”,見下冊第1050頁。

      ⑨謝泰宗:《天愚先生文鈔》,《清代詩文集匯編》第12冊,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467-468頁。

      ⑩[11]謝泰宗:《天愚先生詩集》,《清代詩文集匯編》第12冊,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179-180頁、第146頁。

      [12]雍正《浙江通志》,中華書局2001年版,第10冊,第5212頁。

      [13]《提要》見上冊第118頁,《清人別集總目》第3冊,第2302頁。

      [14][15]謝泰交:《謝天童先生集》,《稀見清代四部輯刊》第八輯第87冊,經(jīng)學(xué)文化事業(yè)有限公司2015年版,第22-23頁、第15頁。

      [16]《清人別集總目》第1冊,第123頁。

      [17]《學(xué)林漫錄》第2集,中華書局1981年版,第88-99頁。

      [18][19][20][21]黃裳:《翠墨集》,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85年版,第59-77頁、第61頁、第65頁、第65頁。

      [22]嘉慶《山陰縣志》,《中國地方志集成》浙江府縣志輯第37冊,上海書店1993年版,第713頁。

      [23]黃裳:《翠墨集》,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85年版,第76頁。此處“陶履卓”的“履”字誤作“覆”,可參見《提要》本條。

      [24]儲大文:《存硯樓文集》,《清代詩文集匯編》第216冊,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236頁。

      [25]倪元璐:《倪文貞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97冊,商務(wù)印書館1986年版,第198頁。

      [26]《清人別集總目》第1冊,第468頁。

      [27]康熙《紹興府志》,《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第五百三十七號,成文出版社1983年版,第14冊,第4777-4778頁。雍正《浙江通志》卷一百八十八《人物·八(義行·中)》“紹興府·國朝”本傳轉(zhuǎn)引府志,“年二十一”作“年二十”,蓋脫漏“一”字,中華書局2001年版,第10冊,第5324頁。

      [28]蔣鴻翮:《寒塘詩話》,《清詩話三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第2冊,第989頁。

      [29]康熙《紹興府志》,《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第五百三十七號,成文出版社1983年版,第14冊,第4778-4779頁。

      [30][41][43][44][45]胡浚:《綠蘿山莊詩文全集》,《清代詩文集匯編》第243冊,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113頁、第1頁、第424-426頁、第427頁、第415-419頁。

      [31]《清人別集總目》見第1冊第688頁。

      [32][33][34][38][39]張岱:《張岱詩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第82頁、第78頁、第82頁、第27頁、第550頁。

      [35][36][40]張岱:《沈復(fù)燦鈔本瑯?gòu)治募?浙江古籍出版社2016年版,第66頁、第65-66頁、第135-136頁。

      [37]可見《提要》卷二,上冊第23頁。

      [42]江慶柏:《清代人物生卒年表》,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05年版,第552頁。

      [46]袁行云:《清人詩集敘錄》,文化藝術(shù)出版社1994年版,第1冊,第791頁。

      [47]《清人別集總目》第2冊,第1571頁。

      [48]方宗誠:《柏堂集續(xù)編》,《清代詩文集匯編》第672冊,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316-317頁;程鴻詔《有恒心齋集》,同上第678冊,第234-235頁。

      [49]李富孫:《鶴征后錄》,《四庫未收書輯刊》第2輯第23冊,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第673-674頁。

      [50]永瑢等:《四庫全書總目》,中華書局1965年版,下冊第1672頁。

      猜你喜歡
      任俠詩文集清人
      清人繪六世班禪唐卡
      紫禁城(2020年3期)2020-04-26 05:19:48
      論清人對紅樓十二釵的認知差異及其成因
      草根詩文集第三卷征稿啟事
      中華詩詞(2019年9期)2019-11-15 03:53:48
      俠之高義,曲之哀傷
      天花與清人日常生活
      特別健康(2018年4期)2018-07-03 00:38:20
      任俠之名
      典型黑幫電影的風(fēng)格與文化特點比較
      戲劇之家(2017年16期)2018-01-17 00:33:11
      邵懿辰詩文集版本考述
      曹學(xué)佺研究綜述
      文教資料(2016年28期)2017-02-23 23:14:25
      《清人詠大石山詩》書法
      莒南县| 灵宝市| 安丘市| 天祝| 宝兴县| 嘉荫县| 长宁县| 桐庐县| 沾化县| 绍兴县| 昭平县| 台北市| 万安县| 南木林县| 专栏| 南郑县| 元朗区| 任丘市| 湖南省| 边坝县| 景谷| 隆林| 屏东市| 定州市| 元氏县| 临西县| 崇州市| 施甸县| 忻城县| 蓝山县| 屯昌县| 梓潼县| 沁水县| 漳平市| 永和县| 伽师县| 瑞安市| 东明县| 龙海市| 兴安县| 望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