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欽業(yè) 孫穎 張成文 孫存麥
摘 要:怯場現(xiàn)象普遍存在于中職學生課堂,不僅嚴重影響教學效率,同時導致學生日后學習以及工作道路受到困擾。本文主要講述中職學生課堂怯場的主觀原因,并提出針對性解決對策,以期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關鍵詞:課堂;教學實習;緊張;怯場
一、 引言
教育是促進民族發(fā)展的主要動力,教育的主體是學生與教師,但是中職院校的情況較為特殊,教師的專業(yè)水平以及學生的基礎能力受到限制,導致教育培養(yǎng)重任難以貫徹落實。尤其針對課堂授課階段的怯場問題尤為嚴重,學習是學生的天職,但是中職學生的學習質量和興趣較為缺失,因而要求教師采取相應的措施以加強學生的思想素質,促使其跟上授課進度,實現(xiàn)教育目標。本文主要從家庭、校園、學生等方面展開敘述,深入分析中職學生課堂怯場的主要因素,并提出針對性解決對策。
二、 怯場的概念以及現(xiàn)象
怯場是校園課堂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這也是學生的常見心理危機,主要是由于情緒緊張所引發(fā)的難以控制的狀態(tài)。雖然中職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逐漸學習豐富的知識,但是由于自身能力不足,課后并未付出足夠的努力,導致上課階段極度不安,甚至緊張到不敢與教師對視。根據調查得知,部分中職生在課堂提問階段產生明顯的呼吸急促、發(fā)抖、出汗等行為,甚至伴有口吃、語無倫次等現(xiàn)象,大腦思維完全無法正常運轉,說話與教師的提問絲毫沒有關聯(lián)。同時,部分學生存在口吃現(xiàn)象,一旦面對提問時情緒愈發(fā)緊張,直接導致語速過快或者談吐不清的癥狀,同時無法正確把握時間。怯場心理不僅嚴重影響主體的軀體反應,而且會導致思維混亂,甚至留下持續(xù)影響,導致學生逐漸失去正確的判斷能力。
三、 影響因素
(一) 教學手段
從教師的角度來看,絕大多數(shù)中職教師認為學生完全不具備學習興趣,因此其不愿浪費過多的時間耐心輔導學生,忽略學生的反應,甚至完全不理睬學生的回答,僅僅將提問看作授課過程的必需品,最終導致學生的心理產生偏差,雙方關系逐步惡化。而且教師的教學手段過于單一,依然采用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導致學生被迫學習,學習興趣被抹殺,自然而然無法主動學習,學習效率下降,最終由于知識儲備量不足而感到怯場。
(二) 學生因素
怯場的主要因素在于學生對個人的能力判斷,絕大多數(shù)中職學生的基礎知識較薄弱,學習質量較差,導致無法回答教師的問題,進而害怕在課堂中講述自己的看法,害怕被同學嘲笑。同時,中職學生過于好玩,不論校園內外幾乎沒有抽取時間用于學習,導致知識儲備量極少,而且多數(shù)中職學生厭惡學習,不愿花費時間在自身不感興趣的方面,最終在課堂中被提問時而不知所措。
(三) 師生關系
教師與學生的溝通頻率減少,雙方無法了解對方的內在想法和需求,甚至教師對部分學生區(qū)別對待。一旦學生的問題回答錯誤,教師便會嚴厲地責罵學生,進而導致學生的自信心受挫,得不到教師的認可,甚至認為教師完全不在意自己的未來發(fā)展,惡性循環(huán)之后,學生開始自暴自棄,產生怯場現(xiàn)象。
(四) 學校因素
中職院校的生源較差,絕大部分學生均以極低的成績進入學校,因而營造出不愛學習、貪玩好動的不良風氣,即便存在少量學生內心熱愛學習,但是隨著周邊學生的慫恿,逐漸被同化。此外,中職院校的資源條件有限,其教學設備過于老舊,師資力量較差,學生的學習興趣無法被激發(fā)。同時,中職院校的管理制度并不合理,其過于放縱學生,制度落實程度極差,完全無法承擔約束的作用,學生也并不害怕受到懲罰,惡性循環(huán)后,學生的學習之路被阻塞。
(五) 家庭因素
通過調查得知,大部分中職學生的家庭并不美好,父母從小到大幾乎從未管教過孩子,放縱孩子早出晚歸,也從未督促學生認真學習,甚至僅僅按時給予生活費,雙方缺乏溝通。家是最溫暖的地方,如果家都失去溫度,孩子會更加叛逆,甚至不愿吐露內心,從而心理健康受到影響。
四、 應對方案
(一) 豐富教學手段
學生的怯場心理部分取決于教師,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導致課堂氛圍異??菰锖途o張,從而加劇學生的緊張情緒。因此,本文認為教師應當適當改變教學策略,通過多媒體設備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緩解課堂氛圍。例如,授課前播放流行歌曲或者影視短片,吸引學生目光,使其忘記課堂的壓迫感。同時,教師在提問階段應當更加和藹,設置趣味問題來激發(fā)學生思維,即便學生回答錯誤也應當?shù)玫焦膭詈捅頁P,不應打擊學生的自信心,只有給予足夠的尊重和認可,學生才會奮發(fā)向上,努力學習。
(二) 加強親子溝通
由于父母是學生最重要的人生引導者,因此,教師應當多與父母溝通,雙方交換學生的學習狀況和生活情況,校園和家庭的結合,有助于掌握學生的綜合信息,進而制定解決對策。例如,部分學生的家庭氛圍較為緊張,父母關系不融洽,從而導致學生害怕與他人交流,間接產生怯場心理。由此,教師應當告知家長給予孩子關懷,加深與孩子的心靈交流,打開孩子的心扉。
(三) 強化資源
要想打消學生的怯場心理,開設心理健康輔導講座極為關鍵,由于部分學生的心理問題較為嚴重,礙于情面,學生不愿與他人溝通,由此,學??梢栽O立相應的心理輔導教室,給予學生足夠的隱私保護,令學生擁有發(fā)泄情緒和解決情緒問題的出口。此外,校方應當挑選高水平教師,剔除不具備職業(yè)素養(yǎng)的教師,保證學生得到良好的師資,否則教師無法為人師表,學生自然難以信服。
(四) 構建科學的管理制度,認真貫徹落實
怯場心理的本質在于學生對自己的不自信,而不自信主要源于知識儲備量不足以及缺乏約束,中職院校應當出臺完善的管理制度。針對比普通學生更難以管教的孩子嚴格監(jiān)督,定期開展教育講座以及家長會,從日常生活中約束學生的行為,促使其糾正惡習,逐步走向正軌,一旦發(fā)生學生不服從管教,予以開除或者留校察看,加強管理力度。
五、 結語
中職學生課堂怯場現(xiàn)象普遍存在,本文認為此現(xiàn)象的主導因素是學生的知識儲備量不足、教學手段單一、管理制度不健全以及家庭矛盾等?;诖?,本文提出營造趣味課堂、加深親子溝通、強化師資、重構管理制度等方案,以期緩解中職學生課堂怯場問題。
參考文獻:
[1]吳霖.論聲樂演唱藝術中的怯場心理克服[J].黃河之聲,2018(14):41.
[2]孫怡文.淺析克服聲樂演唱中的怯場心理[J].藝術評鑒,2018(13):76-77.
[3]趙劍飛.探討大提琴表演時的心理問題[J].黃河之聲,2018(10):31.
作者簡介:張欽業(yè),孫穎,張成文,孫存麥,河南省信陽市,淮濱縣中等職業(yè)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