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來 李云平(通訊作者)
(重慶市第五人民醫(yī)院 重慶 400060)
實習為護理學生走向臨床必須經歷的一個階段,有助于將其理論知識和臨床實踐相結合,提升其護理技能。所以,對護理實習生實行有效帶教,提升護理實習帶教質量非常關鍵[1]。本文主要探究分階段目標教學應用于腎內科護理實習過程中的效果和意義。
對照組分析資料為2017年1月—10月未開展帶教方法改進前在本醫(yī)院實習的20名護理實習生及隨機抽取的30例患者,20名護理實習生中男性和女性之比是1:19,年齡最大23歲,年齡最小19歲,其年齡均值為(22.36±0.24)歲;30例患者中,男性和女性之比是18:12,年齡最大63歲,年齡最小22歲,其年齡均值為(35.82±4.53)歲。實驗組分析資料為2018年1月—10月開展帶教方法改進后在本醫(yī)院實習的20名護理實習生及隨機抽取的30例患者,20名護理實習生中,男性和女性之比是2:18,年齡最大24歲,年齡最小19歲,其年齡均值為(22.38±0.27)歲;30例患者中,男性和女性之比是17:13,年齡最大64歲,年齡最小23歲,其年齡均值為(35.87±4.58)歲。統(tǒng)計兩組基礎數據指標資料,P>0.05。
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腎內科帶教方法,主要是以帶教教師講課為主,并輔以現(xiàn)場操作,指導護理實習生理論知識學習及專業(yè)操作培訓。
實驗組采取分階段目標教學方法,具體如下。
第一階段:使護理實習生對腎內科環(huán)境熟悉,了解對應制度等,并對其開展禮儀和人文知識教育,加強對其護理安全培訓。
第二階段:使護理實習生了解腎內科相關常見疾病以及常規(guī)護理操作,了解比較常用藥物的應用方法、不良反應癥狀表現(xiàn)及處置方式,開展常用護理操作培訓。
第三階段:對護理實習生開展教學查房,使其熟練掌握腎內科一些常見疾病癥狀表現(xiàn)、護理方法等,并對其開展溝通技巧培訓等。
第四階段:每天對護理實習生在晨會進行提問,于護理操作時對其提問,且在出科之前開展理論知識考核及操作技能考核,鞏固其知識掌握情況。
(1)研究兩組理論知識考核分數、操作技能考核分數,滿分各100分。
(2)研究兩組護理服務滿意總計率。
指標數值核對且加入SPSS21.0軟件計算,計量資料(理論知識考核分數、操作技能考核分數等)表示成均數±標準差(±s)形式,與正態(tài)分布相符合,數據實行t檢驗,計數資料(護理服務滿意總計率等)表示成名數(n)或率(%)形式,數據實行χ2檢驗,P<0.05,表明數據間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
實驗組理論知識考核分數、操作技能考核分數與對照組相關數值實行對比,前者更高,P<0.05,表明數據間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 兩組理論知識考核分數、操作技能考核分數比較(±s,分)
表1 兩組理論知識考核分數、操作技能考核分數比較(±s,分)
分組 n 理論知識考核分數(分) 操作技能考核分數(%)實驗組 20 89.70±4.24 87.13±3.40對照組 20 79.25±3.10 67.80±2.36 t - 8.897 2.886 P - 0.000 0.000
實驗組護理服務總滿意率(93.33%)與對照組(73.33%)對比,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2 兩組護理服務滿意總計率比較
分階段目標教學為具有科學性和有效性的一種教學方式,能夠促使護理實習帶教更加系統(tǒng)以及規(guī)范,有助于護理實習帶教質量的進一步提升[2-3]。通過分階段目標教學可以讓護理實習生了解各階段具體目標,能夠提前進行知識預習,提升其學習主動性及積極性,有助于提升其綜合素質水平[4]。
此文數值體現(xiàn),實驗組理論知識考核分數、操作技能考核分數比較于對照組相關數值提升,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實驗組護理服務滿意總計率比較于對照組相關數值提升,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表明分階段目標教學用于腎內科護理實習過程中的優(yōu)勢。
綜上所述,在腎內科護理實習過程中用分階段目標教學展示較優(yōu)應用效果,體現(xiàn)推廣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