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雙安,趙會芳
(陜西省延安市果業(yè)研究發(fā)展中心,727400)
作為果業(yè)科技工作者,我們長期在基層從事蘋果高產優(yōu)質高效栽培技術推廣工作。我們對喬化蘋果盛果期大樹冬季整形修剪方面有一些心得和體會,眼下正是果樹冬剪的好時節(jié),在這里與大家分享和交流。
我們認為,蘋果樹冬季整形修剪最主要目的有2個:一是打開光路,力求枝枝見光。脫“裙子”,打開底光;開“窗子”,打開側光;摘“帽子”,打開頂光。二是平衡樹勢。平衡樹勢的實質就是調整果樹生長與結果之間的矛盾,使同一株樹主枝之間、同一主枝側枝之間營養(yǎng)分配基本平衡。
簡單說,整形修剪的原則就是因樹修剪、隨枝造形、有形不死、無形不亂。心中有形剪無形。一園一策、一樹一法,靈活多變。
只要深刻理解并融會貫通以下4個關鍵詞,人人都是剪樹行家。
(1)動態(tài)樹形。喬化蘋果樹一定要有動態(tài)樹形的理念,即1~7年生為自由紡錘形,8~14年生過渡到變則主干形,15年生以上為喬化樹的目標樹形——開心形。生產中發(fā)現(xiàn)好多果農錯誤地理解開心形,5~6年生的樹就落頭開心,落頭過早、過低,樹高只有2.5米左右,中心干上著生的枝明顯少,枝少何談產量?況且此時落頭樹勢極不穩(wěn)定。
(2)永久與臨時。樹有永久臨時之分,枝也有永久臨時之分。永久樹(枝)與臨時樹(枝),應區(qū)別對待。對永久樹、永久枝,要從長遠考慮,全面培養(yǎng);對臨時樹、臨時枝,應促其及早結果,拉大角度(拉至110°),臨時樹哪個枝影響到永久樹就去掉哪個枝,一切為永久樹讓路,直至挖除。
(3)主從分明。主從分明通俗講就是水管原理:主水管的口徑大于支水管,支水管的口徑又大于毛管。同樣道理,蘋果樹上的中央領導干必須具備絕對優(yōu)勢,要直而壯,主枝粗度超過著生部位中心干的1/3,側枝粗度超過著生部位主枝的1/4,冬剪時疏除。只有這樣,樹勢才會均衡,樹形才不會紊亂。
(4)四是單軸延伸。主干、主枝、側枝都應呈單軸延伸狀。什么是單軸延伸?單軸延伸的4個特征:一是枝軸順展,不拐彎、不分叉;二是枝的延長頭上翹有勢(永久性主枝基角90°、腰角80°、梢角70°);三是枝的兩側均勻著生大中小相間排列、高中低錯落有序、斜平垂共生的下垂式結果枝組;四是單軸延伸結果枝組成形后,前后略窄,中部略寬,平面像“樹葉”,立體像“棗核”。
園、樹、枝、芽是一種由整體到局部的關系。
先說園。根據(jù)立地條件可分為川地果園、塬面果園和山地果園。根據(jù)栽植密度可分為密植園和稀植園。因此應根據(jù)砧木、品種、密度、立地、樹齡、樹勢等綜合做出修剪研判。如果一個果園已經郁閉,僅在個體上做文章顯然是不夠的,必須通過間伐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群體的光照問題。同理,在一株樹上先要觀察并決定大枝的去留,然后才是枝組的精細修剪。
再說樹。樹有旺、壯、弱之分,生產上以中庸健壯的樹為好。根據(jù)北京昌平中日友好觀光果園張文和的觀點,旺樹宜采取分勢(少疏枝增加生長點)、弱樹宜采取合勢(多疏枝減少生長點)的方式修剪,使旺樹弱樹都逐漸轉化為壯樹。那么,怎樣判斷樹勢的強弱呢?一是看樹冠外圍新梢的長度,若超過40厘米,則樹勢偏旺;若不足30厘米,則樹勢偏弱。二是看樹上冒的條子。若樹上大量冒條,則表明樹勢偏旺或修剪過重;若樹上不冒條,則樹勢偏弱。
第三說枝。依著生部位枝分為背上、斜生、平生、背下4種,修剪時以留斜生枝與平生枝為好。對于背上枝,若有空間可適當利用,15年生以上的樹要注意選留、培養(yǎng)部分背上枝,以利枝組更新,從而達到樹老枝不老。結果枝根據(jù)長度分為長果枝(15厘米以上)、中果枝(5~15厘米)、短果枝(5厘米以下),以中果枝、長果枝結的果為好,枝條自然下垂,果實高樁。果臺枝是優(yōu)質的結果枝,果臺枝連年緩放可培養(yǎng)成珠簾狀的下垂枝組。
最后說芽。按著生部位芽分為頂芽與側芽,按芽的性質分為葉芽和花芽,花芽又分為頂花芽和腋花芽。頂花芽結的果好,修剪時選留頂芽停長、側芽飽滿、斜生的枝條為好。
“五度”修剪法就是高度、角度、粗度、長度、密度。簡單明了、易學易懂。
一是高度。一般來講,樹高不宜超過行距,樹高為行距的3/4是樹高的黃金法則。如行距4米,樹高3米為宜。
二是角度。俗話講,果樹豐產不豐產,開角是關鍵。拉枝是果樹生產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枝勢越強,拉枝角度越大。永久性主枝開張角度80~90°即可,輔養(yǎng)枝角度在110°以上。
三是粗度。就是主從分明。前面講過,主枝的粗度不能超過著生部位中心干的1/3,結果枝組的粗度不能超過著生部位主枝的1/4。
四是長度。枝條的長度因行株距而定。要求行間梢頭距1.0~1.5米,株間交接率不超過15%,行間作業(yè)道通暢。要高度重視1年生枝的拉枝、環(huán)切等。
五是密度。以產定枝、以枝定果,要求修剪后畝枝量6萬~8萬條。如畝保留28株樹(6米×4米),每株樹2000個枝條,枝果比4∶1,則每株樹掛果500個,5個果1千克,每株樹產果100千克,則畝產可達2800千克。
應改傳統(tǒng)的“冬剪為主”為“四季修剪”。改形的重心在冬剪,而保證改形成功的關鍵又在于生長季修剪,所以,全年修剪工作量的70%~80%應在生長季進行,特別要抓住夏剪這一重要環(huán)節(jié),采用刻、抹、扭、拉、摘、切、疏等綜合措施,多動手、少動剪、不動鋸,達到樹體生長和成花結果的有機統(tǒng)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