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朝艷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進步,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注重學生素質教育的培養(yǎng),積極開展學生的綜合性教育,將學生“打造”成綜合性人才。而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質教育培養(yǎng)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能幫助學生培養(yǎng)優(yōu)良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對此,關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在小學德育教學中的經(jīng)驗進行分析與討論。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小學德育教學;融合
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能夠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充分開發(fā)他們的潛能,培養(yǎng)學生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幫助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因此,在小學教學階段老師不僅要做好文化課內(nèi)容的教學工作,還要加強對學生的道德品質的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思想道德教育,使得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結合在一起,充分發(fā)揮小學德育教學效果。
一、與學生建立“橋梁”,加強交流溝通
為了有效地將心理健康教育與小學德育教學結合起來,充分發(fā)揮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學活動中的用處,老師要與學生建立交流和溝通的“橋梁”,形成一種友好、和諧、平等的朋友關系,深入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實現(xiàn)交流溝通“無障礙”。在小學階段,小學生的心理處于生長發(fā)育時期,比較脆弱,需要老師和家長的共同呵護,并加以正確引導。由于時代潮流的變換,當代的小學生大多都屬于獨生子女,比較受父母、爺爺、奶奶的寵愛,容易養(yǎng)成一些不好的習慣,比如說,不尊重長輩,比較任性、自私,產(chǎn)生唯我獨大的心理想法等。在從學生的行為舉止中老師發(fā)現(xiàn)學生的心理不夠健康時,老師要平和循序漸進地與同學們交流溝通,讓學生意識到自身的不足,并對學生細心教導,運用正確的手段,將學生引向“正軌”,促使學生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除此之外,老師還需要全面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家庭背景,尤其是對于一些單親家庭的同學、留守兒童,老師應給予學生更多的關懷和照顧,并多與學生的監(jiān)護人交流溝通,讓家長配合班主任教育工作,從而幫助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有效展開德育工作。
二、積極開展“花樣”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在小學德育教學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老師不僅要與學生加強交流和溝通,還要積極開展多種多樣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帶領學生親身參與活動,體驗活動來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得學生能從中收獲體會和感悟,凈化心靈。老師可以從班級和校園兩個方面來入手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在班級內(nèi)老師定期舉辦主題班會,通過主題班會的形式組織學生積極展開關于心理教育方面話題的討論和探討;其次老師還可以增加游戲互動環(huán)節(jié),讓學生之間學會相互合作,相互關心,加強同學與同學之間的了解,讓小學生學會理解他人,在他人有困難或者需要幫助時樂于伸出援手,提供幫助等。在校園內(nèi),老師可以積極組織以心理健康教育為主題的校園文化活動,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通過校園文化活動增加學生自身的責任感,將一些共青團、少先隊等同學組織起來開展一些積極向上的課外活動,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文化活動中,或者帶領同學們開展“學雷鋒做好事”“感恩父母”等方面的活動,讓學生從中學習樂于奉獻的精神,養(yǎng)成樂于助人的優(yōu)良品質,形成講文明、懂禮貌的好習慣。老師合理利用班級和校園,將日常教育活動中與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在一起,充分激發(fā)學生探索求知的欲望,使得每個學生的個性得到良好的發(fā)展,從而大大提高德育教學效果。
三、將課堂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有機結合
課堂是學生學習知識的主要地方,在小學課堂教學過程中,老師在傳播文化知識的同時,還應該更加重視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保證學生德、智、體全面發(fā)展。老師應該在教材中尋找與心理健康教育相關的內(nèi)容,合理設計教學活動將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有機結合在一起,通過課堂教學來展開心理健康教育,加強學生的心理素質培養(yǎng),提高學生自身的道德素養(yǎng)。比如在開展《三字經(jīng)》的教學活動時,講到“融四歲,能讓梨”,老師要教導學生要禮貌待人,尊老愛幼;講到“父子恩,夫婦從,兄則友,弟則恭,長幼序,友與朋”時,教導學生要孝敬父母,與兄弟姐妹和諧相處,對待朋友要友善;講到“講道德,說仁義”時,教導學生要講仁義道德,不能滿口胡言,等等。再例如:在講到“滿招損,謙受益”的課堂內(nèi)容時,老師要詳細講解這句話的意思,告訴同學們做人做事要謙虛,不能驕傲自大,自以為是,否則最終會喪失自我,讓學生理解“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的道理,并適當列舉實際生活中的事例,讓學生意識到謙虛的重要性。通過課堂教學活動,能幫助學生提升思想品德素養(yǎng),有效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小學德育過程中,老師要多與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深入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充分利用課堂課外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健康的學習環(huán)境,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靈活利用課堂教學,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德育中,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唐樺.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小學德育教學中[J].教師版,2016(20).
[2]孫劍.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在小學德育教學中的經(jīng)驗分析[J].北方文學(中旬刊),2016(3).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