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宇
高職教育逐漸成為我國高等教育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我國經(jīng)濟社會的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對學生今后走入社會帶來重要影響。對此,高職教師需要高度重視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基于多元智能理論,采用豐富多彩的教學方式,最終實現(xiàn)教學目標。
多元智能理論是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加德納提出的,是一種著名教育心理學理論,該理論指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每個人均具備語言、文字智能、教學邏輯智能、視覺空間智能以及身體運動智能、音樂旋律智能等幾種內在的智能。經(jīng)過上述內容的分析,認為每一種智能均存在著較大的發(fā)展?jié)摿Α6鴮τ谶@一理論而言,其重視強調人和人之間存在的差異性,同時還提出個性差異主要表現(xiàn)在人所具備的智能程度、組合不同上。每個人均有一定的聰明潛質,但是每個人也都有自身的弱項。這種情況下,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針對學生具備的多種智能進一步開發(fā),從而有效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1]。
(一)認知錯誤。高職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一定錯誤認知,導致思想不穩(wěn)定,社會和單位、家長等對高職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錯誤認知,甚至有“歧視”的現(xiàn)象,這些現(xiàn)象直接影響高職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的認知,促使學生對于本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產(chǎn)生一定的抵觸心理。
(二)學習基礎差。高職學生的學習基礎相對較差,部分學生缺乏對自身的自我約束能力,在道德認知上以及道德行為上,相互分離和脫節(jié)。
(三)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扭曲。因為多種因素的影響,導致人們思想價值觀出現(xiàn)扭曲現(xiàn)象,這嚴重影響高職思想政治教育的順利開展,部分學生存在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缺乏集體觀念,在交往過程中存在功利化現(xiàn)象,并且缺少合作意識,同學之間的關系比較冷落,學習目標也相對狹隘,缺乏社會責任感[2]。
(四)缺乏對傳統(tǒng)社會倫理的認同度。當前,高職學生甚至其他高校學生,對于傳統(tǒng)社會倫理和價值標準缺乏認同度,有一些高職學生行為以及思想活躍,但是比較散漫和膚淺,缺乏主體信仰以及標準,在自我觀念上還沒有發(fā)展定型。有部分學生甚至滑向道德底線,導致社會評價進一步降低。
(一)樹立多元化教學觀。高職思想理論課程教學過程中,需要對慣有單一教學目標進行改變,以多元智能理論為基礎,將學生的智能分成了八個組成部分,主要表現(xiàn)在不同學生之間的差異性上。要想提升學生綜合能力,必須針對學生實際智能開發(fā)情況,為其樹立一定的多元化教學觀念。因此需要從下列三個方面進行改善。
1.語言智能。語言智能主要表現(xiàn)在學生口頭語言的表達能力以及書面語言表達能力上,當下存在較多高職學生在這兩方面的發(fā)展上存在不均衡性,這種情況下,借助課堂教學方式,適當幫助學生提升其口語表達能力,進而實現(xiàn)學生綜合語言能力,促使學生思想理論以及課程教學目標得以實現(xiàn)。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借助討論以及演講方式,調動學生積極性,通過這些教學形式,還可以提升學生的課程學習效果,并且此時學生語言能力得到鍛煉和提升。
2.人際關系智能。傳統(tǒng)教學觀念以及教育模式,對學生人際智能開發(fā)和培養(yǎng)能力不夠重視,學生在課堂上,很少相互交流和討論,一直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tài)下。這種情況下,樹立多元化教學觀念,提升學生人際關系處理能力十分重要[3]。
3.自我認知能力。學生自我認知能力主要是學生對自我作出客觀判斷的一種能力,同時對于本身的情感、傾向、價值選擇等方面作出正確把握,開發(fā)自我認知智能,可以幫助學生對自我有一個深入的認知,進一步吸收他人的長處,進一步完善自我存在的不足,能夠對個人問題進行科學處理,規(guī)劃自我人生目標。實際的思想政治教學課堂上,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引導,并且對人物的成長經(jīng)歷有一個清晰的認知和分析,然后從中找出值得學習的地方,并且對這些值得學習的地方進行效仿和學習,也可以借助反面人物的分析,引導學生避免不良行為。教師引導學生對正反面案例進行分析,讓學生有能力區(qū)分好與壞,從而促進個人的成長。
(二)靈活處理教學內容。
1.精簡課堂,增加實踐教學。當下,課程系統(tǒng)較為龐雜,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學生的課業(yè)負擔以及知識記憶負擔,這種情況下,高職思想理論課程教學必須從理論課程教學入手,提升課堂的實踐性,同時借助“主題”的方式對教學課程體系作出重新整合,對課程內容進行進一步簡化,通過情景式教學方式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進一步促進學生在具體教學過程中的參與性,讓學生對課程知識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促使學生有學以致用的能力,對學生的潛質進行最大限度的開發(fā)。
2.從實際出發(fā),選擇教學內容。教師對教學內容進行科學選擇,需要對高職學生當前智能發(fā)展水平進行充分考慮,對學情等進行深入研究,然后從所在學校實際情況進行考慮,對于不同專業(yè)學生,為其制定有針對性的學習內容,促使課堂教學效果得以提升。
(三)完善教學方法。以多元智能理論作為基礎,在開展高職思想理論課堂教學過程中,需要對學生智能發(fā)展情況進行充分分析,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因材施教。
1.討論式教學形式。思想政治理論課堂教學中,教師帶領學生對某一觀點進行討論,結合學生討論的觀點進行教學,再通過討論達成一定共識,進一步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與此同時,采用這一教學形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之間的溝通,增進其感情,幫助學生解決思想上的疑惑問題。針對這種教學方式而言,必須要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從而實現(xiàn)預期效果。因此,教師在開展專題選擇過程中,必須要充分虛擬學生興趣以及心理狀態(tài),選擇可以激發(fā)學生參與和意識的專題,這樣就能夠確保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這一討論當中去,保障教學目標最終得以實現(xiàn)。
2.演講式教學。通過演講式教學,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同時也是值得提倡的一種教學形式。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共同開展演講形式的教學模式,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通過演講的方式來表達自身的觀點。教師和學生之間建立良好關系,促使學生之間形成良好的關系,創(chuàng)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進一步提升學生自我能力,并且?guī)椭鷮W生鍛煉語言表達能力,最終形成一定的綜合教學效益。
高職思想政治教育對于學生的成長以及未來發(fā)展具有重要幫助,因此高職教師需要重視這一內容。在多元智能理論基礎上,深入了解學生實際情況,同時采用多種教學方式,提升學生的整體能力,促進學生智力發(fā)展以及思想的完善,最終為社會培養(yǎng)出高素質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