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后妹
(佛山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廣東 佛山 528000)
乳腺癌是女性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一般發(fā)生于乳房腺上皮組織,對婦女的健康帶來嚴重的威脅,而且對于該疾病的治療一般以手術切除為主,術后乳房的殘缺、形體的改變以及化療導致的脫發(fā)等會影響患者的心理,使患者產(chǎn)生焦慮、消極、抑郁等不良情緒[1]。采取有效的護理方法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預后及其生活質量,人文關懷護理以患者為中心,全方面為患者服務,屬于效果顯著的一種護理方式。為了分析人文關懷理念用于乳腺癌患者護理中的效果,筆者通過選取乳腺癌患者80例,分為兩組,分別實施常規(guī)護理以及人文關懷護理,并對其護理效果進行對比,報道如下。
入選2015年07月~2017年07月這一時間段在我院進行治療的乳腺癌患者80例展開研究,以隨機的方式將其分為相等數(shù)目的兩組,作為觀察組和對照組進行分析,全部患者均為女性,對這些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觀察組患者年齡介于23~52歲之間,平均年齡(38.12±2.76)歲,該組患者給予實施人文關懷護理。對照組患者年齡介于22~53歲之間,中間值(38.53±2.84)歲,該組患者給予實施常規(guī)護理。通過比較對照組與觀察組患者的年齡等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不具備統(tǒng)計意義,可進行下一步比較。
給予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guī)護理服務,包括生命體征監(jiān)測、生命營養(yǎng)支持、日常生活指導等。給予觀察組患者實施人文關懷護理服務,具體為(1)舒適環(huán)境護理:將病房內(nèi)的溫度、光線進行調節(jié),保持適宜溫度、光線柔和,保持病房安靜,排除干擾,為患者創(chuàng)造一個舒適、安靜的環(huán)境。(2)心理護理:護理人員需要了解患者心理需求,掌握患者心理狀態(tài),必要時進行心理方面的疏導,與患者耐心交流,讓患者感受到護理人員的人文關懷,緩解其緊張、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3)健康教育: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規(guī)范化、全面化的健康教育,讓患者及其家屬深入了解乳腺癌的相關知識,明確自身的病情,明確治療的必要性及其效果。(4)個性化護理:醫(yī)護人員要關注、尊重病人,為患者提供個性化服務,滿足不同層次患者的需求,關心患者,維護患者的權利,針對不同的病人采取相應的溝通方式,因人施救,加強與患者的情感交流,讓患者感受到對其的重視[2]。
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可采用癌癥患者生命質量核心量表來實施評價,包括情緒功能、認知功能、社會功能。
采用數(shù)據(jù)分析軟件SPSS 17.0對所調查的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均采用s)表示,比較結果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比/率(%)表示,計數(shù)資料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的生活質量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比較可見明顯性差異,于統(tǒng)計學這一方面有意義(P<0.05)。如下表1所示:
表1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分)
表1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分)
組別 n 認知功能 情緒功能 社會功能對照組 40 71.26±19.83 63.54±19.82 47.17±14.45觀察組 40 81.06±22.13 79.67±20.16 56.87±15.38 P-<0.05 <0.05 <0.05
對于乳腺癌患者,除了實施必要的治療措施之外,良好的護理服務也是提高臨床治療效果的關鍵[3]。傳統(tǒng)型的常規(guī)護理模式對患者的服務屬于片段式的,偏重于治療,容易忽視對患者的整體照顧,已經(jīng)無法滿足乳腺癌患者的需求。人文關懷護理不僅對患者的身體進行護理,而且更加注重對患者心理上的護理,為患者提供舒適環(huán)境護理、心理護理、健康教育以及個性化護理等全方面的護理服務[4]。在本次研究中,對兩組乳腺癌患者分別實施常規(guī)護理以及人文關懷護理,結果顯示觀察組生活質量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由此可見,人文關懷護理可有效降低患者不良情緒,使患者深入了解并掌握相關健康知識,提高患者對于疾病治療的信心,使其積極主動配合治療,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提高疾病的治療效果[5]。
綜上所述,人文關懷理念用于乳腺癌患者護理中的效果顯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幫助患者早日康復,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