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蕾
1890年,袁家二公子在韓國首爾呱呱墜地。母親金氏是城中有名的貴族,與北洋軍閥中極具盛名的重臣袁世凱結(jié)緣婚配以來,這年終于給這個大家族添了丁。
金氏產(chǎn)子時,據(jù)說遇到一件奇事。臨產(chǎn)前,她和丈夫袁世凱各得一夢——朝鮮王牽豹送子,豹入金氏腹中。南柯一夢,卻與古書上“奇人降世,必有異象”不謀而合。為此,袁世凱特別取“豹紋”之意,按字輩和諧音,給二公子取名“克文”。
礙于清政府駐外使臣不準(zhǔn)娶納異國妻妾的規(guī)定,袁克文剛出生就過繼給了袁世凱的大姨太沈氏。
袁世凱最為重視新式教育,中西文化在袁家融會貫通,袁克文自然傳承到良好的文化修養(yǎng),不僅寫得好字好詞,還培養(yǎng)出收藏名家字畫的雅興。在他身上不難看到歷朝風(fēng)流名士的身影。如曹操的兒子曹植、編著《昭明文選》的蕭統(tǒng)、南唐后主李煜、書畫俱精的宋徽宗、清初大詞人納蘭性德……這些出身高貴的才子,皆性情瀟灑,癡迷文藝,無心政治。
袁克文15歲時,已是相貌堂堂的翩翩公子。自從他被大哥袁克定帶去煙花之地,京城便又有了許多香艷的故事。但袁克文并非不思進取的紈绔子弟。18歲那年,袁克文入清廷法務(wù)部任職。各部官員皆聞袁克文6歲識字、7歲讀史、10歲能文、15歲作詩,憑著“天才少年”的奇才和名頭,袁克文結(jié)交了不少人脈,并從他們身上受到更多啟發(fā)。
也是在這年,袁克文結(jié)識了他最為傾慕的紅顏知己呂碧城。呂碧城大他7歲,當(dāng)時在《大公報》任編輯,是位激進派的新女性,愛燙時髦的卷發(fā),更愛寫“女權(quán)文”。秋瑾被捕后,身為秋瑾閨密的她也被牽連入獄。
袁克文看過呂碧城的文章,也崇尚新革命思潮。辦公桌上呂碧城的案宗讓他心內(nèi)一動,馬上計劃救她出獄。他先將此事告訴了父親,不想袁世凱也是呂碧城文章的粉絲。當(dāng)即說道:“若有書信來往就是同黨,那我豈不是也成了亂黨?”一句話,讓呂碧城就此脫罪,也讓她與袁克文結(jié)下不解之緣。
袁克文風(fēng)流不羈,卻重情重義。他敬重呂碧城敢說敢為的傲骨,也欣賞她在詩詞造詣上比自己高出一籌的才氣,甚至還陶醉于呂碧城談?wù)撐磥砻裰髦袊鴷r的激情……
對于袁克文的才華與灑脫,呂碧城自然也是喜歡的。只是,一個是盡管思想開放卻遵從舊時封建制度的混合貴族,一個卻是不折不扣的新潮革命和女權(quán)運動倡導(dǎo)者。二人盡管相見恨晚,一生惺惺相惜,卻無緣更進一步。呂曾說:“生平可稱許之男子不多,梁任公(梁啟超)早有妻室,汪季新(汪精衛(wèi))年歲較輕……因此難得相當(dāng)伴侶,東不成,西不合,有失機緣?!睂τ谟讶送扑]袁克文,她也明確作答:“袁家公子哥兒,只適合在歡場中偎紅依翠?!痹宋牡降撞蝗胨?。
雖說袁克文無心從政,但他的政治立場卻深謀遠(yuǎn)慮。
1916年,袁世凱稱帝。在眾人對父親的極力吹捧中,他卻吟詩一首:“隙駒留身爭一瞬,恐聲催夢欲三更,絕嶺高處多風(fēng)雨,莫到瓊樓最上層?!痹绖P聽罷面色凝重,轉(zhuǎn)身拂袖而去。雖無力阻止父親無異于自絕的步伐,但袁克文清醒、冷靜的政治主張已表露無疑。
袁世凱的皇帝夢破,最困難時,張作霖和張宗昌都曾聘請袁克文做高級參議或顧問,卻被他一句“二爺不伺候”回絕。
這位傲骨錚錚的風(fēng)流貴公子,以他自身形成的文化觀念和異于其他兄弟的遠(yuǎn)見,譜寫了他充滿叛逆與不屈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