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海英
【摘要】:文本閱讀能力是語文學習的重要素養(yǎng)之一,其最基本、最核心的內容是不斷增強對句子的理解。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fā)展,信息技術在現(xiàn)代教學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正改變著黑板加粉筆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成為現(xiàn)代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結合信息技術闡述小學語文低年級理解句子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語文 理解能力 句子 信息技術
閱讀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長期、系統(tǒng)的練習過程。研究發(fā)現(xiàn),有些學生進入高年級時閱讀水平大幅下降,甚至作文中語句表達成了最大的問題。其實,這樣的情況是一個累積的過程,要追溯到學生一二年級的學習??梢赃@樣說,閱讀退步的主要原因是無法理解整篇文章的含義,也就是學生對段與段、句與句之間的關系無法判斷。
歸根到底是因為學生在低年級學習中,沒有扎扎實實地理解每個句子,沒有學會理解句子的方法。由此可見,低年級在整個語文學習過程中起著相當重要的基石作用。基礎沒有打扎實,在之后的語文學習中就會遇到許多困難,在日常生活中也會造成許多不必要的麻煩。
如何把技術引入課堂教學,指導低年級學生的語文學習,增強閱讀中理解句子的能力呢?
一、運用基本句式進行表達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都是一些比較口語化的表達方式,而口語的表達結構比較松散、隨意,這就對理解書面語言造成了一定的困難。
一般意義上的理解句子對于小學低年級學生來說,要求較高。教師在教學中,要結合低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由淺入深的對學生進行句義理解的指導。在一年級時,教師可以借助文本教材中的基本句式對學生進行口頭表達的練習,如“什么是什么”“誰有什么”“誰干什么”“什么怎么樣”等句式,都是在一年級語文課本中能找到的??稍谌粘=虒W中,通過電子白板反復讓學生接觸這些規(guī)范的句式,才能逐漸地養(yǎng)成良好的表達習慣。
首先要求學生用通俗的語言表達句子意思。學生在掌握了基本句式之后,教師可以結合課中的句子,教會學生抓住句子中關鍵的詞語,利用基本句式來理解句子的意思。
如在教《下雨啦》時,可以利用電子白板來訓練學生理解句子的能力。課文文本內容如下。
滴答消答,下雨啦,下雨啦!
柳樹說:“下吧,下吧,我要發(fā)芽?!?/p>
桃樹說:“下吧,下吧,我要開花。”
利用電子白板的語音和動態(tài)呈現(xiàn)功能可以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課文中的句子可以讓學生運用“什么怎么樣”的句型說一說。“滴答滴答,下雨啦,下雨啦!”學生最初的表述很不清楚,隨后,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理解了“滴答滴答”就是描寫下雨時滴落下的聲音,同樣是告訴我們“下雨啦”,因此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下雨啦”。有了前面的指導,后面兩個句子學生理解起來就駕輕就熟了。這時,教師再利用電白板的編輯存儲功能,對學生進行基本句型的反復操練,達成通過利用基本句型理解句子的教堂教學目標。
二、抓關鍵詞理解句子的含義
抓住句子中的關鍵性詞語,作為理解句子含義的一個重要突破口,就能正確把握句義。例如在《微波爐的話》一文中,有這樣一個句子“這種微波能鉆到食物里面,使食物里的小水珠不停地翻跟頭,相互之間撞來撞去,撞得渾身發(fā)熱,產生很多熱量?!睂W生如果生搬硬套地運用基本何式來理解句子的含義就會變成“微波能產生很多熱量”。顯然,這樣的句義與原句的意思有出入。因此在教學時,就應該讓學生關注到“微波能干什么?什么產生熱量?”,從而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這兩部分所指向的主體是不同的—“微波是鉆到食物里”“產生熱量的是食物里的小水珠”。所以,這個句子的含義應當是“微波鉆到食物里,使食物里的小水珠產生熱量”。此時,教師也可以利用移動設備的交互反饋功能,得知有多少同學理解錯誤,幫助教師更好地開展教學活動。
三、聯(lián)系上下文,關注指代詞
有些句子中使用了指代詞,用來指代文中某個人物或者某些具體內容。一般要依據(jù)上下文之間的關系來進行理解。
例如,在《黃山奇石》一文中,“盡管這樣,多少年來,它還是牢牢地站在那里”這句話有兩個指代詞。句中的“它”比較好理解,學生一看就能明白,這里的“它”指的是“仙桃石”。但是“這樣”指代的內容就很容易混淆。這個時候,可以利用電子白板的編輯功能,讓學生把找到的內容代入句子中,通過連起來“讀一讀”的方式,判斷找到的內容是否正確。學生自然而然就會發(fā)現(xiàn),把整個句子代入后,句子是不通順的。此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找出句子中哪些部分是可以去掉的,發(fā)現(xiàn)“也許它飛得太急,落地太快”和“仙桃石”牢牢地站在那里沒有關系。接著,再讓學生把找到的內容代人句子中連起來讀,就可以得出結論:這句話中的“這樣”指的就是“只有底部一小塊挨著下面的石盤子”。課堂上,電子白板的快速編輯功能,使句子能便捷完美地呈現(xiàn)出來,對增強學生理解句子的能力有很大幫助,大大增加了課堂效率,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