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敬華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傳統(tǒng)的地理教學模式已經(jīng)不能夠完全適應當前時代的教學要求。尤其是學生步入初中的最后一年,面臨中考這一選拔性考試,需要教師整合初中地理內(nèi)容,打破知識壁壘,準確把握中考動向。充分激發(fā)學生地理學習的主體能動性,使學生能夠在課堂上形成知識的整體構架,提升地理中考復習的效率。
關鍵詞:初中地理;中考復習;策略研究
教師需要打破原有的知識結構限制,以學生為學習主體,幫助學生更好地提升對于地理知識的理解。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逐漸提升自身的地理知識積累,并更加清楚地理的實際要求,進而將教師的講解內(nèi)化為自己的知識結構。學生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更好地分析地理學習的過程,并且能夠有自己的獨立思考,可以更好地提升地理中考的復習效率。
一、初中地理教學策略
教師提高初中學生的地理學習水平,首先要注重自身教學質量,這是長期堅持的過程。需要教師立足地理教學的現(xiàn)狀,針對學生學習特點制定教學方案。教師應結合地理教學實踐,不斷改進傳統(tǒng)教學方法并進行理念創(chuàng)新,使學生在和諧的求知氛圍中學習,真正做到學習并快樂著,也為中考做好備戰(zhàn)的準備。
(一)合作探究教學
教師施行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從根本意義層面來講,是要求學生之間能夠互相合作,共同探究,老師需要同學生展開知識的探究,在這個探究性學習的過程中師生之間以及學生之間能夠形成良性的合作關系,共同在地理知識的世界中體會學習的樂趣。所以,教師需要落實合作探究的教育理念,幫助學生思考自己應有的知識探究意識,當自己有知識渴求欲望時盡情去求知,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協(xié)作能力。在共同學習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具有引導求知方向的作用,以期達到教師和學生共同期望的學習目標,還需要學生具有極強的求知欲。
故而,學生對地理探究展現(xiàn)出的興趣大小就成為教師最為關心的問題了。這個過程中需要教師不斷努力,認真考察學生的不同興趣點,最大程度根據(jù)學生各自的長項展開合作學習。如此教學不但能夠增進交流,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復習效果,學生的積極性也能夠體現(xiàn)出來,同時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內(nèi)在潛力。
例如,學生在復習“全球氣候變化”一課時,要引導學生閱讀相關圖表資料,理解氣候變化的周期、規(guī)律,并學會描述不同時間尺度氣候的變化特點,對比說出人類活動對氣候變化的影響,從而引導學生從原因中去尋找解決方法,得出氣候變化的緩解對策,學生從中能夠得到相應的啟發(fā),以及獨立思考后的能力提升。這時,教師需要根據(jù)實際可能用到的知識,為學生展開知識的串聯(lián)。要具有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包括自然、經(jīng)濟、政治、社會文化、氣候、植被、土壤、人口、聚落、工業(yè)、交通等諸要素及其之間相互關系的綜合研究。都要和所學內(nèi)容進行鏈接,這也是教師再次學習的過程,“溫故而知新”就是這個道理。學生對于社會整體的感覺和認知需要教師一步一步進行引導,學習地理的要義就是教導學生能夠以一種科學發(fā)展的眼光來看待這個社會。
(二)導學案教學
教師進行導學案的教學,就是通過指導教學,以實際情況促進地理教學的實際改革,同時這也是新課改提出的教學方法之一。教師為同學們留足空閑的思考時間,學生學會思考問題的本質,當遇到未知問題思考無果之后,再進行對應知識的指導,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能夠保證學生可以獲得高效的學習時間,而且能提升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以及地理復習效率。
教師在進行導學案的教學設計過程中,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分為三個環(huán)節(jié)進行:課前預習、課堂指導學習、課后作業(yè)檢測學習。課前的預習工作是很必要的,學生通過提前預習要學的知識點,對即將要學的知識有一個大概的了解,課堂上有針對性地找老師指導。課堂指導學習是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老師幫助學生簡單梳理知識點。課后檢測也是不可或缺的一個環(huán)節(jié),通過對新知識的學習,課后的檢測就是檢驗同學們對知識的掌握程度。
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復習中國總共34個省級行政區(qū)的相關知識時,可以通過順口溜的形式進行知識串聯(lián)?!皟?nèi)海兩湖廣河山,五江云貴福吉安。四西二寧青甘陜,港澳臺重北上天”。通過這樣的形式,既能保證學生可以牢記34個省級行政區(qū),并且學生對于此類知識的理解會進一步加深。通過教師的課前展示以及課上答疑,最后為學生預留作業(yè),使學生能夠更加深入地剖析自己學習的漏洞,提升最后復習的效率。
二、地理中考復習建議
首先,面對中考地理復習需要教師能夠轉變教學觀念,摒棄以往的題海戰(zhàn)術以及“滿堂灌”教學,真正從學生自身出發(fā),保證學生理解知識,進而提升復習效率。其次,注重提升學生的復習興趣。學生只有自己主動去學習去思考,才能夠收獲最大的學習效果。教師要以學生為教學主體,尊重學生的需求,提升教學質量。最后,抓住復習關鍵。教師需要為學生明確復習方向,減少復習無用功。真正做到規(guī)避無意義考點,利用好復習時間活學活用。這樣才能夠保證抓住關鍵的問題,提升地理復習質量。
參考文獻:
[1]賴蓉連,林惠花.對地理中考復習的幾點建議[J].課程教育研究,2018(10):168.
[2]國雪.中考前如何做好初中地理總復習[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7(12):9.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