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巧然
【摘 要】九年制義務教育已經(jīng)實行很多年的情況下,隨著選拔性考試對人才質量的需求越來越高,許多初中生在面臨壓力的同時還免不了要面臨難度突然增加的學習課程。因此,教師需要想辦法和初中生多溝通,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以吸引學生的興趣,還要站在學生的立場上去設想學生所面臨的問題,這樣才能幫助學生盡快適應初中的學習。
【關鍵詞】初中教育;適應性;教學方法
我們都知道初中生需要學習的科目相比小學會呈現(xiàn)出數(shù)目增多、難度加大并且受基礎知識影響較大的特點。正因如此,許多初中新生難以適應這樣的學習環(huán)境,導致出現(xiàn)跟不上課堂教學節(jié)奏、不愛與人交流、慢慢變得自閉等等不良的情況。不單是新生,由于初中新課基礎性很強,幾乎越往后學越考驗知識的扎實程度,這一點無論是在初中高年級還是學生升高中以后都表現(xiàn)得尤為明顯;但是由于部分學生已經(jīng)錯失了基礎知識,難免出現(xiàn)放棄的想法,導致學習越來越差。
一、提高初中生學習適應性的原因
1.新生無法盡快進入初中學習狀態(tài)
小學的時候學習的科目并不是很多,難度也不是很大,因此難免會有學生在進入初中學習時面對突然增加的難度而手足無措。另外,由于初中新生在此之前受到六年的小學教育,養(yǎng)成了一定的小學學習習慣,而這些習慣很可能不適合初中的學習。例如,許多小學教師為了使學生理解所講內(nèi)容,常常把知識理得十分清楚詳細,而學生只需要被動接收就可以輕松完成小學課業(yè),這就導致一旦小學生帶著這種學習習慣開始初中的學習,極有可能理解不了初中教師所講解的內(nèi)容,后續(xù)學習越來越乏力。
2.非新生容易產(chǎn)生消極情緒
由于許多學生在上初中的開始就已經(jīng)延續(xù)了或者是形成了不利的學習習慣,導致基礎不扎實,慢慢出現(xiàn)乏力的感覺。一旦學生開始出現(xiàn)乏力的感覺,就會慢慢失去學習的興趣,甚至覺得學習是種負擔,不再把課業(yè)放在心上;最后還可能面臨成績、老師、家長的壓力產(chǎn)生厭學情緒,這些都是越來越不適應初中學習的表現(xiàn)。
3.為學生以后的高中學習打基礎
初中學習其實就是一個過渡期,有許多知識可能會與高中學習掛鉤;另外,如果學生在初中的時候就可以迅速適應、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那么將對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升大有幫助,學生上高中了也可以運用自己的適應能力快速適應高中學習。
二、提高初中生學習適應性的有效措施
1.教師以學生為主體,站在學生的立場上思考
新課改的實施讓許多教師漸漸意識到了課堂需要以學生為主體,根據(jù)學生的情況來設計自己的教學規(guī)劃,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初中教師需要以學生為主體,多和學生溝通,盡量讓課堂多一點學生的發(fā)揮空間,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對于課堂有沒有什么疑問;期間如果發(fā)現(xiàn)了一些共性問題則需要教師在課堂上再次講解,如果有一些學生個人出現(xiàn)了一些小問題,那么教師就要主動跟進,不厭其煩地給學生講解清楚。當學生出現(xiàn)不適應情況時,教師需要多加關注,了解原因才能分析出相應的對策,從而達到解決問題的效果。
2.教師要做好備課,課堂講解要清楚有趣
教師在講課的時候盡量避免因為問題比較簡單就不講了的情況,因為學生之間的能力有所差異、水平參差不齊,除非是個別同學不理解教師可以單獨講解之外,其他同學難免會有半知半解、甚至濫竽充數(shù)的情況。這就需要教師盡量將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都講解透徹。
另外,眾所周知,興趣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學習力度,當教師在保證講解足夠清楚的情況下就要想辦法提高講解的趣味性,以便能夠讓學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學生的關注程度提高了則可能會大大提高知識輸入的效率,同時也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讓他們愛上學習。
3.講解制定學習方法
許多初中生不適應初中學習的問題都在于原有的學習方法不適用了,有的學生甚至沒有發(fā)現(xiàn)原有學習方法的問題,一直沿用不當?shù)膶W習方法,形成習慣,導致學習效率越來越差。此時,初中教師則可以專門設置一節(jié)課來給學生們講解應該怎樣指定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怎樣去實施自己制定的學習方法。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還要時刻跟進,幫助同學們分析自己的問題,制定解決方案等??紤]到學生的情況可能是不同的,教師還可以邀請高年級的學生來給同學們講解自己的學習方法,以供學生們參考借鑒,最終完善自己的學習方法。
4.鼓勵小組合作
在各個年級的學習過程中,小組合作都是屢試不爽的提高學生學習適應性的妙招。因為小組合作往往需要多個組員共同解決問題,在這一過程中,不但拉近了同學之間的距離,而且還可以在與其他同學的思維碰撞中收獲經(jīng)驗從而可以用來充實自己的知識海。另外,小組合作還有利于學生之間的互幫互助,大大減輕了教師的壓力,也更容易發(fā)現(xiàn)問題。在以往的教學經(jīng)驗中,很多學生可能都出于不敢或者其他原因而更愿意去詢問自己的同學而不是老師,小組合作的學習方法就為這樣的不懂就問提供了良好的平臺。
5.建立評價機制
最后,教師還要在班級里建立一個良好的評價機制;用于鼓勵學生繼續(xù)努力,也可以用來指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初中學習。對于初中新生來說,評價模式大都是發(fā)現(xiàn)問題為主,他們剛進入初中,心中還有一些期待之情,也愿意自己拼一下。而對于一些由于習慣不好而成為班上長時間不適應初中學習的“學困生”來說,評價則是要多注重鼓勵,鼓勵學生重新燃起斗志,但也不能夠忘了解決他們學習上出現(xiàn)的問題。
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考慮把小組合作模式和評價機制結合起來,運用競爭的方法,鼓勵學生自我奮進、也鼓勵小組中的好學生積極幫助需要幫助的學生,最終還可以培養(yǎng)小組成員之間的凝聚力,一舉多得。
結語
總而言之,要解決初中生學習適應性不好的問題是一場持久戰(zhàn)。在此過程中需要教師和學生一起努力,教師既要教會學生怎樣學習、也要引導學生愿意學習。只有這樣,才可能讓學生盡快適應初中學習,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提高學習能力以及自身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袁霄,陳俊文,沈一峰,et al.基于數(shù)據(jù)分析的初中生自適應學習系統(tǒng)的設計與開發(fā)[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9(10):87-90.
[2]左琪,殷小川.初中一年級學生學習適應性問卷的信效度檢驗[C]// 第二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