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功進
摘 要 中職教育作為職業(yè)教育的組成部分,是中等職業(yè)技術人才的培養(yǎng)搖籃。中職信息技術教學,核心目的是培養(yǎng)中職學生的信息技術綜合能力。但從實際的教學情況出發(fā),所展現(xiàn)出的效果并不樂觀,主要是信息技術教學缺乏體驗,互動性較差。基于此,對中職信息技術教學的開展現(xiàn)狀進行剖析,提出中職信息技術互動教學的實踐策略,為優(yōu)化中職信息技術教學環(huán)境奠定基礎。
關鍵詞 中職 信息技術教學 體驗學習 互動教學 創(chuàng)新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0引言
信息技術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學生既要掌握其中的理論知識,更要掌握實踐技能。這也成為信息技術教學的難點所在,需要協(xié)調好理論和實踐的關系。中職學生本身的自控能力相對較弱,很難主動的參與到學習中來。對此,則需要信息技術教學強化體驗,開展互動教學,從而使這一群體得以在互動教學中成長,全面掌握信息技術教學的相關知識,提高信息技術綜合素質,成為優(yōu)質的職業(yè)技術型人才。
1中職信息技術教學現(xiàn)狀分析
中職信息技術教學的現(xiàn)狀調查,得出的調查結果并不樂觀,具體表現(xiàn)為以下幾個層面:其一,學生的學習興趣不足。中職階段的學生,受到自身特點與素質層面的制約,通常無法主動地融入到課堂教學中來,對課堂本身抱有較高的興趣。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做好引導工作,更新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優(yōu)化教學方法,使得課堂教學本身更具吸引力,才能夠為中職學生的發(fā)展提供保障。但現(xiàn)階段,中職學生對于職業(yè)技術教學的興趣缺失,存在錯誤理解,課堂實踐以電腦游戲為主,忽略了信息技術教學的本質;其二,信息技術課堂體驗性、互動性不強。作為一門較為復雜的學科,信息技術教學中涉及到的內容龐雜,從而導致中職學校的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將教學核心放在原有的教學框架和教學內容層面,方便教學目標的達成,但產生的效果可想而知,無法為中職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造成“教”與“學”的惡性循環(huán),信息技術教學淪為形式,成為學生“娛樂”的場所。這兩個問題的調查和總結,證明中職信息技術教學的現(xiàn)狀并不樂觀,迫切需要進行創(chuàng)新實踐。
2中職信息技術互動教學的實踐策略
中職信息技術教學實踐中,開展體驗教學、互動教學,對于教學的有效性具有積極的推動意義,也能夠有效緩解現(xiàn)階段信息技術教學的發(fā)展困境,通過任務體驗、互動教學以及科學指導等多種方式,為互動教學的具體實踐指明方向。
2.1以任務體驗為基礎
由于信息技術教學的特殊性所決定,對于中職學生的教學存在一定的問題?;诖?,則需要以任務體驗為核心,在課堂教學之前就做好任務的布置工作,教師通過問題的引導方式,讓更多深層次的問題得到解決。學生也可以根據(jù)任務的要求,不斷去摸索和探究問題的解決方案,讓學生自身可以認識到信息技術學習的樂趣。當然,在任務布置的過程中,初期階段要保持任務便于完成,通過循序漸進的方式來達到教學的有效性目標。例如,在進行辦公軟件Word的學習時,教師可以在上課之前布置相應的任務,即辦公軟件學習之后,學生要進行個人簡歷的制作,以求職為目的來填寫其中的內容。該過程的任務布置,對于一些有電腦操作基礎的學生而言并不難,根據(jù)任務去體驗和感受信息技術教學的魅力,通過對于任務的完成從而掌握各個基本的操作內容。這樣的方式,學生的主動性更強,體驗感受良好,打破傳統(tǒng)教學困境,提高中職信息技術教學有效性。
2.2以互動教學為核心
從中職信息技術教學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就已經(jīng)可以看到,目前互動教學的缺失,導致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不足。對此,中職信息技術教學要將關注的焦點放在互動教學層面。其一,教師內容優(yōu)化上強化互動教學。傳統(tǒng)的信息技術教學,主要是以理論加實踐的方式為主,教學框架都是按照教師的安排來實現(xiàn)。這就導致學生處于一種被動位置,學習積極性受到影響。教師在教學內容上的互動教學,主要是在課前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調查,并按照學生投票的方式選擇教學內容,這種由學生主動選擇的內容,教學有效性全面提升,教學組織過程也更加簡單、快捷;其二,摸索互動教學方法的應用。當前,能夠被應用到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教學方法較多,如微課教學模式、分層教學模式、合作教學模式等等,這些方法都能夠成為中職信息技術教學的互動教學方法,靈活的使用對提高互動有效性作用顯著。
2.3以科學指導為保障
通常情況下,中職信息技術教學在課后階段,學生對于其中不理解的內容由于師生溝通的限制,通常不了了之。這種情況的長期存在,對信息技術教學實效發(fā)揮產生影響?;诖?,教師在信息技術教學的過程中,課堂之上需要高度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觀察學生的一舉一動,從而在細節(jié)中去找到學生所面臨的難題,并主動詢問,給予科學的指導。而在課后環(huán)節(jié),可以借助網(wǎng)絡平臺的信息傳播便捷性,布置相應的學習任務,接受學生的反饋,在平臺之上進行科學指導。這種課內外相結合的科學指導模式,使得學生更好的參與到中職信息技術課堂中來,提高教學質量與學習實效。
參考文獻
[1] 劉小丹,郝菁菁.思維導圖在中職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探究——以計算機基礎為例[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7(16):92-94.
[2] 范楓.翻轉課堂對中職信息技術課程的優(yōu)化[J].職業(yè)教育(下旬刊),2015(06):83-86.
[3] 于妍,孫培巖.運用翻轉課堂提升中職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果[J].產業(yè)與科技論壇,2015,14(10):144-145.
[4] 許巧丹.任務驅動教學模式在中職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職業(yè)教育(下旬刊),2014(06):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