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潔
【摘 要】閱讀,是一種符號認知,它不僅是幼兒早期學習的基本手段,更是幼兒認知周圍世界的重要手段。對于3~6歲幼兒,建立良好的前閱讀習慣和能力,更是保證幼兒順利進行早期閱讀的前提和基礎。
【關鍵詞】前閱讀;現(xiàn)象分析;對策研究
前閱讀可以促進幼兒的表達語言、想象力、創(chuàng)造性思維以及社會性等發(fā)展,其核心經驗主要指幼兒在在圖畫書閱讀過程中學習和獲得的圖畫書核心經驗,是支持有著良好閱讀能力的幼兒所具備的態(tài)度、行為和能力。其中包含良好閱讀習慣和行為的養(yǎng)成,閱讀內容的理解和閱讀策略的形成以及閱讀內容的表達和評判。
對于當下的家庭而言,手機、電視、iPad等現(xiàn)代科技常常陪伴在身邊,而書卻與我們略顯距離與陌生。同時,家長對于閱讀的了解與認識也不夠深,幼兒的閱讀缺乏科學性的引導等等,那么如何培養(yǎng)幼兒的前閱讀能力呢?
一、良好閱讀習慣和行為的養(yǎng)成
剛入園的三歲幼兒,幾乎不太會閱讀圖畫書,甚至不喜歡閱讀,因此從小班開始,我們就從“傾聽”入手,以圖畫書為載體,培養(yǎng)幼兒的閱讀興趣與習慣。
(一)利用家園合作,讓家長陪伴幼兒閱讀
首先召開家長會,讓家長了解閱讀的意義所在,知道為什么要從傾聽入手,培養(yǎng)孩子閱讀興趣和習慣以及如何開展傾聽閱讀。通過發(fā)放親子閱讀問卷調查表,對家長進行有關親子閱讀的初步了解。中期開展親子閱讀沙龍活動,家長與孩子共同閱讀圖畫書,感受閱讀帶來的精神享受,同時,與家長交流有關親子閱讀的知識,使其掌握有效的親子閱讀方法,分享推薦優(yōu)秀圖畫書,引導家長知道陪伴孩子閱讀,需要正確選擇適合孩子年齡特點的閱讀材料,以此激發(fā)孩子傾聽的閱讀興趣。因此,許多家長購買了大量的圖畫書或訂購《幼兒畫報》等書刊,利用傾聽閱讀方式陪同孩子一起閱讀,并做好閱讀記錄以及孩子參與式的閱讀記錄。
(二)教師制定集體聽賞閱讀計劃表
在集體聽賞閱讀中,教師要根據幼兒的情緒、主題活動以及季節(jié)的變化,制定聽賞閱讀計劃表,利用晨間和午間,由老師帶領幼兒一起進行聽賞閱讀,每天堅持十分鐘,并在每周星期五定期開展圖畫聽賞閱讀活動,以圍坐的方式讓孩子們傾聽。
一年來,通過家園的堅持配合,孩子的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較之剛入園時有了很大的變化,發(fā)現(xiàn)孩子的用“耳”閱讀,比起用“眼”閱讀更為直接,“傾聽”更不失為一種策略,為孩子開啟了一扇閱讀的大門。
二、閱讀內容的理解會讓閱讀策略的形成
在中班階段,教師提供多種方式,引導幼兒閱讀,并理解閱讀內容其中的含義。
(一)利用早閱圖畫書,讓孩子能看,會看
以集體閱讀、獨立閱讀、小組合作式閱讀以及區(qū)域中閱讀等方式開展,其中主要以集體閱讀活動為主,鼓勵孩子自主閱讀,在自主閱讀中嘗試學習猜圖、說圖,驗證圖。
(二)創(chuàng)設環(huán)境,讓孩子想說
1.班級打造“書香”環(huán)境,設置圖書角“悄悄話”“表演區(qū)”等區(qū)域環(huán)境。
2.使用正確的親子閱讀方法
在閱讀的過程中,親自制作閱讀簡報,即“聽我講講”“請你說說”。同時,利用“親自口述日記”的方式,記錄孩子在家縱向閱讀信息。一周內孩子可以反復閱讀自己最喜歡的一本書,家長引導孩子閱讀畫面,原汁原味記錄孩子所口述的內容。
(三)利用多種活動形式,讓孩子敢說
1.利用每周的《育兒周刊》和每月的《快樂園報》,開展“餐前,我來說”的活動,說說報紙里的故事和手工小天地等。
2.在早閱集教活動中,鼓勵孩子自主閱讀,教師巧設提問,孩子大膽說出自己所閱讀到的畫面內容。
3.在區(qū)域游戲活動中,結合閱讀繪本,鼓勵孩子自制道具表演故事,促進孩子語言的表述能力。
三、閱讀內容的表達與評判
在大班,主要以“童話劇”為載體培養(yǎng)幼兒前閱讀能力,大班幼兒的模仿能力很強,童話劇表演既有語言的模仿,也有角色動作的模仿,動作的產生對語言的運用即是輔助也是強化,孩子們在開心的表演,也是在愉悅的游戲,會不知不覺進入情景,體驗自己扮演的角色,并表達著各種情緒和想法。在幼兒對角色的模仿與創(chuàng)造中獲得近乎真實的感受,也正是童話劇表演能取得很好的語言效果的前提。
(一)閱讀內容的敘述
以早閱故事《白羊村的美容院》為例,幼兒用繪畫的形式,回憶、理解、表達故事中的畫面、情節(jié)及人物特點。
(二)閱讀內容的表達與遷移
1.以圖文方式仿編故事,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采用圖文方式,創(chuàng)編故事情節(jié)內容。
2.以簡單辯論的方式,對圖畫書人物的特點進行評價,對主要人物特質進行判斷,并說出自己的理由。
3.以表演童話劇的方式,遷移創(chuàng)造閱讀故事內容。幼兒在閱讀故事后,會做出圖畫書中的主要人物相似的行為,進行角色體驗游戲,如在區(qū)域“美容院”中,幼兒自主裝扮故事中的角色,進行角色扮演。
(三)評判性思維的形成
1.豐富文學欣賞體驗
通過觀看成品童話劇表演,豐富幼兒經驗,并進行表達與評判。如在觀看了童話劇《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后,評判:“豬八戒又饞又懶!”“唐僧會念緊箍咒,三個徒弟都怕他?!薄把顗牧?,總是想要吃唐僧肉!”······
2.在童話劇《白羊村的美容院》自編—自導—自演中,進行閱讀內容的表達與評判。
(1)結合教師的影像、文字觀察記錄,引導孩子大膽表達自己的表演情況。
(2)從對白、肢體動作、情緒、裝扮等方面孩子進行相互評判。
通過三年的堅持,我們發(fā)現(xiàn)幼兒的閱讀習慣逐漸養(yǎng)成,閱讀能力與語言表達評判能力增強,想象力、創(chuàng)造性思維以及親社會性行為得以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