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區(qū)華陽幼兒園 羅丹丹
我們常說教育是尊重,是適當?shù)姆攀?,要給孩子一些空間??墒?,在日常教學工作中,我們卻又常常忘記了這一點。我從自己的一個經(jīng)歷中反思到:想要了解幼兒的真實想法,理解孩子的行為,就真的需要耐心等待,學著靜候幾分鐘。
一次戶外活動中發(fā)生了這樣一件很“平常”的事情:
在戶外樹葉拼貼活動中,我請小朋友們在操場中撿拾自然材料準備制作樹葉拼貼畫,要求孩子們用自己找來的材料在畫紙上進行自由想象貼畫??墒?,當所有的小朋友都在努力用樹葉、花朵和石頭在紙面上拼貼時,蓓蓓卻在一旁對著畫紙動起了剪刀,我看到后提醒她不要剪紙,她卻始終自顧自地做著自己的事情??吹捷磔韺医滩桓模疑鷼獾嘏u了她,而她也因著我的批評委屈地哭了起來。
當孩子的行為與我們預設(shè)的活動不一樣時,我們應(yīng)該怎么做呢?真的應(yīng)該批評她嗎?
看著蓓蓓掛著眼淚的小臉,我很心疼,是不是不應(yīng)該批評她呢?或者不要管束她的行為?“不要哭了,你想做什么就做吧!”我試著安慰她,靜靜地待在旁邊看她怎樣做。只見蓓蓓用螺旋的方式將畫紙剪小——這個剛上中班的小姑娘很擅長使用剪刀,這讓我很驚訝。在后來的觀察中發(fā)現(xiàn),原來,蓓蓓只是想先把紙剪成樹葉的樣子再將銀杏葉貼在紙上——她很有自己的想法,只是她的想法和老師要求的不一樣,和其他孩子的想法也不一樣。
既然孩子有自己的想法,那么,我們?yōu)槭裁匆拗扑季S能力的發(fā)展呢?粗暴干預后還有辦法補救嗎?我和班里其他老師在簡短交流后進行了以下嘗試:
我在蓓蓓作品快完成時走過去抱住她問道:“你做的是什么呀?”
蓓蓓怯怯地說:“是漂亮的銀杏葉子?!?/p>
“原來是這樣呀,蓓蓓做得真好!真棒!”
“剛才老師誤會你了,你愿意原諒我嗎?”我誠懇地對孩子道歉。雖然蓓蓓沒有說話,可表情明顯和緩了很多。
對此,我在反思,我們?yōu)槭裁匆欢ㄒ笥變焊蠋煹乃悸穪砟??孩子們都在紙上做拼貼畫,有的孩子按要求做出的作品很工整好看或者很有想象力,我們會認為這個孩子是非常能干、非常有創(chuàng)造力的;可是,當換了一種形式,這個孩子沒有遵守默認的拼貼要求,而是想要將紙剪下來,我們就覺得這是不對的,還武斷地打擾孩子的計劃和行動。故事里的蓓蓓是個非常有主見的姑娘,她雖然沒有用語言表達不滿,但卻在自己的想法沒有得到許可時一再堅持,用自己的行動做出抗議。
老師在組織活動時或許會擔心蓓蓓這種剪紙的行為產(chǎn)生發(fā)散式的感染效應(yīng),導致活動“亂套”,難以為繼。可是,我們的教育到底是要將什么進行下去呢?只是執(zhí)行一個既定的教學活動嗎?
我們的擔心應(yīng)該走在觀察的后面,讓孩子去嘗試、去思考。如果孩子們的興趣點轉(zhuǎn)移,我們可以借機將活動調(diào)整為剪紙貼畫。一千個人心中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是一件值得慶祝的事情!有了“尊重幼兒,給孩子充足的自由空間”的理念,就要不斷去實踐。我常常自問:我們的反應(yīng)真的是對幼兒的一種支持嗎?老師不要總想著去掌控幼兒,而應(yīng)該去思考如何做到真正的放手,遇到不合心意的行為就生氣是不尊重幼兒的,這只是一種“高控”的表現(xiàn)。
教 育 感 言
在日常教學中,我們可能會遇到很多像蓓蓓一樣的孩子,要學會冷靜下來觀察兒童的行為,在耐心地等待中做到真正的放手和退位!如果遇到類似的情況,記得試試靜候幾分鐘,或許你會發(fā)現(xiàn)孩子帶給你不一樣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