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亦白
運動療法安全、有效而且簡單易行,是非常不錯的心臟神經官能癥患者的自我療法,特別是處于恢復階段的患者,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廣場健身舞
健身舞和健美操均屬于有節(jié)律的運動,能有效消減神經系統(tǒng)病理性興奮灶,有助于改善睡眠,克服神經衰弱引發(fā)的注意力不集中等。廣場健身舞作為一項集體參與運動,可以讓人們在鍛煉的同時,相互交流,從而緩解生活壓力,改善心理狀況。該運動可以每天都參加,也可以每周至少運動5次,每次持續(xù)20~40分鐘。在動感的音樂聲中,人們能夠改善心肺功能,提高攝氧效果,讓軀體得到舒展。
快走或跑步
科學研究證實,跑步時大腦分泌的內啡肽是一種類似嗎啡的生化物質,也是天然的止痛劑,能給人帶來歡快感,對減輕心理壓力具有獨特的作用。跑步的時間應選擇下午為宜,速度為每分鐘120步,每周至少3次,每次持續(xù)三四十分鐘。根據自身體質,可以從快走開始,逐步提升速度到每小時五六公里,每天從8000步逐步過渡到10000步,再到15000步。
瑜伽
瑜伽是將姿勢、動作和呼吸相結合的一種運動。談到瑜伽,可能會有人考慮自身沒有足夠的靈活性,擔心無法參與該項運動。其實,靈活性并非瑜伽的重點,對于身體控制能力的恢復和增強才是關鍵。最新的世界衛(wèi)生組織報告表明,瑜伽可以減輕抑郁、焦慮和癲癇等癥狀。若有焦慮、抑郁和煩躁等情緒,可以選擇每天練習瑜伽體式以及靜坐,使情緒隨著有節(jié)奏的呼吸,慢慢地沉靜下來。
據發(fā)表于2007年《牛津期刊》上的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瑜伽是一種很有前景的抑郁癥自我療法,可以減少抑郁、憤怒、焦慮、神經癥狀以及預測慢性心臟衰竭的低頻心率變異性等。據國外一項研究證實,人們在練習一種名為“凈化呼吸法”的瑜伽時,運用3個不同的節(jié)奏,通過鼻子自然呼吸和嘴巴緊閉,有73%的抑郁癥患者得到了緩解。當然,并非所有瑜伽都一樣,患者也可以嘗試各種風格的瑜伽運動,從中找到適合自身的方式。瑜伽需要每天練習20分鐘,或者每周至少練習3次,能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
跳繩
治療疾病時,跳繩常被推薦為輔助運動療法之一,簡單易行,適宜在氣溫較低的季節(jié)作為健身運動。一般在天氣不好時或不便于跑步的情況下,都可以選擇跳繩項目,女性尤為適宜。
從運動量來說,持續(xù)跳繩10分鐘,與慢跑30分鐘或跳健身操20分鐘的運動量基本相同,是具有耗時少、耗能大的有氧運動。一次跳繩30分鐘,相當于慢跑90分鐘的運動量,屬于標準的有氧健身運動項目。
跳繩可以增加身體的協(xié)調性。由于在跳繩過程中,頭部位置上下快速移動,可以有效增強前庭功能,讓人產生良好的心理感受和提高自信心。
跳繩可以鍛煉多種臟器,能增強人體心血管、呼吸和神經系統(tǒng)功能。有研究表明,跳繩可以預防糖尿病、關節(jié)炎、肥胖癥、骨質疏松癥、高血壓病、肌肉萎縮、高脂血癥、失眠、抑郁癥、更年期綜合征等多種疾病。對哺乳期和絕經期的女性來說,跳繩兼有放松情緒的積極作用,有利于女性心理健康。
鑒于跳繩對女性獨特的保健作用,國外健身專家為女性設計了一套“跳繩漸進計劃”。初學時,僅在原地跳1分鐘,3天后連續(xù)跳3分鐘,3個月后可連續(xù)跳上10分鐘,半年后每天可實行“系列跳”。根據體質不同,其鍛煉方法也可以選擇每次連跳3分鐘,共5次,直到1次連續(xù)可以跳30分鐘。
選擇運動方式要因人而異,逐步加量。如果運動中遇到問題,要盡早咨詢專業(yè)醫(yī)生。
(摘自《醫(yī)藥衛(wèi)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