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
摘要:笛卡爾受古希臘哲學理性思維的影響,以“普遍懷疑”為起點,得出“我思故我在”的理論基石,創(chuàng)造出其富含理性光輝的形而上學體系,并將理性主義精神注入其方法論。開啟了西方近代哲學“理性主義”的大門,并對后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關鍵詞:笛卡爾;哲學;理性主義
一、笛卡爾“理性主義”的時代背景及根源
1629年,笛卡爾定居荷蘭,潛心從事哲學與科學的研究,他的主要著作發(fā)表于這一時期。17世紀以前歐洲大陸因宗教沖突和頻發(fā)的戰(zhàn)爭被認為是歐洲文明的黑暗時期,歐洲大陸的哲學受到宗教統(tǒng)治的打壓,哲學思想無處不在宗教信仰的裹挾中。但是由古希臘時代所孕育的“理性主義”種子仍然在黑暗的土壤中生根發(fā)芽。
從蘇格拉底的“認識你自己”開始,就把人看作是理性的思維主體,要求人們去認識人的普遍本質。這是從古希臘早期哲學家們對世界本原的認識往人自身認識的轉向,也是“理性主義”的開端。緊接著,柏拉圖在理念論中指出“理念不是指肉眼所‘看到的東西,而是指心靈或理智所‘看到的東西”。“理念”即是理智的對象,是在人的主體性原則上對客體事物普遍本質的思維。直到亞里士多德提出的邏輯三段論,通常被認為是“理性”的發(fā)揮運用。
中世紀時期,羅馬教會控制著整個歐洲社會,一切社會意識形態(tài)都被打上了宗教的烙印,哲學、音樂、美學、文法無一不籠罩在宗教信仰的陰影下。雖然“理性主義”在這一時期被神學和信仰或扭曲,或極端化,但是理性思維從未被扼殺,而是生出藤蔓,依附于信仰追尋光明。奧古斯丁試圖用理性的方式證明上帝的存在?!爸灰夷茏C明存在著某種高于我們的東西就足夠了,因為假如有某種東西是比真理更優(yōu)異的,那么它就是上帝。假如沒有,那么真理就是上帝。所以不管如何,你都不能否認上帝存在?!盵1]從這一論證中,我們可以看到柏拉圖回憶說的影響。被后人稱為“經院哲學之父”的安瑟爾謨曾試圖把早期的辯證法引入神學,將辯證法當作證明上帝存在的理性工具?!盎酵綉撚尚叛鲞M展到理性?!盵2]安瑟爾謨無疑是將論證“上帝存在”付諸于理性,而不再囿于單純的信仰中。此后的經院哲學家們也從未失去運用“理性”對于上帝存在證明的思考。而后期的宗教改革,文藝復興也直接影響力哲學和實驗科學的興盛。無論是笛卡爾還是弗朗西斯·培根都試圖沖破長期以來宗教信仰的藩籬,在哲學和實驗科學上建立新的體系。
二、笛卡爾“理性主義”的內涵
笛卡爾的“理性主義”并非具體的哲學概念,而是貫穿于他的形而上學、方法論和應用科學始末的精神和內核。在笛卡爾的哲學和科學當中,他從未拋棄感性經驗的認識,而是對外在感性經驗的認識產生了懷疑的態(tài)度,他需要運用人類本身所具有的理性思維找到“清楚明白”的東西,作為他構建其哲學思想的基石。而后在分析和論證中也不應失去理性的判斷。笛卡爾的這種“理性主義”精神是他“普遍懷疑”的根源,也是他整個唯理論哲學體系中的經骨血脈。
(一)笛卡爾形而上學的“破立”
笛卡爾早期在教會學院學習,龐雜紛亂的宗教系統(tǒng)課程使他迷惘?!坝捎谖覀冊陂L大成人之前當過兒童,對呈現(xiàn)在我們感官面前的事物做過各種各樣的判斷,而那時我們還沒有充分運用自己的理性,所以有很多先入的偏見阻礙我們認識真理,因此我們要擺脫這些偏見的束縛,就必須在一生中有一次對一切稍有可疑之處的事情統(tǒng)統(tǒng)加以懷疑?!盵3]笛卡爾對自己早年學習的各種知識都產生了懷疑,面對這些充滿了謬誤的陳舊的知識,他決定將其從心中清除干凈,運用理性來進行重建。在《第一哲學沉思》中他講道“很久以來,我就發(fā)現(xiàn)從我童年時就有很多錯誤的觀念被當作正確的接受,而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所有事情都是多么可疑,所以從那時起,我確定我必須認真地著手去清除所有在我心中已經形成的觀點,然后從根本上重新開始,如果我想要在科學上建立一些可靠的不變的結構?!盵4]笛卡爾的普遍懷疑促成了他形而上學的破舊立新。但是這種普遍懷疑的目的并不是懷疑本身,而是旨在尋找那些不可懷疑的清楚明白的東西。笛卡爾在普遍懷疑時,“清楚明白”成為他判斷真理的唯一標準的理性確立。不“清楚明白”的事物就值得懷疑,比如由感官帶來的一般物質的性質和它的廣延、形狀、量、尺度和數(shù)目,這不無可能是我們的幻想或是先天感覺上發(fā)生的錯誤。所以,笛卡爾認為感覺經驗并不能使其“清楚明白”,無法深入事物的普遍本質。對于“清楚明白”的追訴最后回到了自我意識本身,笛卡爾發(fā)現(xiàn),無論“我”在懷疑什么,“我在懷疑”這個事實都是不可懷疑的,非常“清楚明白”。那么在“我在懷疑”這個思維過程中,必定有一個“我”存在。這樣,笛卡爾在懷疑思想中找到了一個“清楚明白”的第一原理,即“我思,故我在。”這是笛卡爾運用理性建立其形而上學的基石。
基于“我思故我在”這一個第一原則,笛卡爾尋求著不可懷疑和清楚明白的事實,這也成為其理性主義認識論的核心出發(fā)點。論證了精神、上帝、和物質的存在及其性質,從而構建起他的理性主義認識論大廈。
(二)從“天賦觀念”到理性主義方法論
笛卡爾在“第三個沉思論上帝和上帝的存在”中運用了同安瑟爾謨本體論證明同樣的方式。不同的是他從“我思故我在”這一清楚明白的標準中發(fā)現(xiàn)不完滿的“我”不可能產生完滿的上帝觀念,從而證明上帝是先于“我”而存在的。從而說明“天賦觀念”是來自上帝的真理性,再以“天賦觀念”作為理性演繹的前提,創(chuàng)立了他的心物二元論世界觀。在這里,上帝被笛卡爾當作了自我意識的一個理論跳板,用以從自我意識到心物二元論的過渡。
在理性演繹法當中,笛卡爾首先明確了“直觀”。他認為,在對事物做判斷時,發(fā)生錯誤的原因是我們只依靠直觀感覺,對事物并沒有精確的知識。因而我們必須采取懷疑的態(tài)度,以“清楚明白”的知識作為衡量的標準。運用理性分析綜合讓認識對象從最簡單的感覺經驗,逐級上升、層層深化,直至對象最復雜、高級的本質。在這一過程中,笛卡爾將理性與科學發(fā)揮得淋漓盡致,為其方法論注入了理性主義的精神,這也是笛卡爾在科學領域建樹頗深的原因和結果。
三、笛卡爾“理性主義”精神對后世的影響
笛卡爾被稱為近代哲學的先驅,他的普遍懷疑的精神使近代哲學逐漸走出迷霧,循著理性之光開啟了西方哲學的新路徑。斯賓洛莎對笛卡爾哲學進行了繼承和批判,發(fā)表了《笛卡爾哲學原理》、《理智改進論》和《按幾何方法論述的倫理學》。洛克創(chuàng)作了《人類理智論》并稱贊笛卡爾是“第一個把我從經院哲學的莫名其妙的談話方式中拯救出來”[5]的哲學家,其思想猶如“自天而降的啟示”??档聦Φ芽柕睦硇灾髁x給予很高的評價,為了探討理性的意義,他創(chuàng)作了“三大批判”。直至黑格爾,也相信理性的全能,寫出《精神現(xiàn)象學》和《邏輯學》。
笛卡爾開啟的“理性主義”不僅在西方哲學影響深遠,而且在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上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科學技術前所未有的進步。但是社會的進步也催生出戰(zhàn)爭、生態(tài)、核威脅等種種問題,使人們不得不關注和反思,“非理性主義”也在叔本華的生命意志哲學和尼采的權力意志哲學的帶領下異軍突起。直到馬克思主義的實踐唯物主義成為理性主義和非理性主義的結合點,創(chuàng)造出感性與理性結合的認識論。
參考文獻:
[1]《奧古斯丁》.沙倫·M·凱,保羅·湯姆森,著,周偉馳譯.
[2]《從上帝存在的本體論證明看思維與存在的統(tǒng)一性問題》.趙林,著.哲學研究,2006年04期.
[3]《談談方法》.笛卡爾,著.王太慶譯.
[4]《第一哲學沉思集》.笛卡爾,著,崇慶譯.
[5]《西方著名哲學家評傳》(第三卷).葉秀山,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