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恍”和“幌”,讀音都是huǎng,字形又易混淆。須知,這是兩個含義完全不同的字,應該嚴格地區(qū)分開。
“恍”字偏旁是“忄”,說明與心理活動有關,最常見的詞語是恍惚(huǎng hū),意思有二:一是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如“精神恍惚”;二是(記得、聽得、看得)不真切,不清楚,如“我恍惚聽見他回來了”。此外,“恍”字還可作“忽然”講,如恍然大悟;作“仿佛”講,如“恍如隔世”。
“幌”字的偏旁是“巾”,與紡織物有關,又稱帷幔。最初特指酒店的布招,用布簾綴于竿端,懸于門前,以招引顧客;后來用“幌子”泛指商店門外表明所賣商品的標志;再后來引申比喻進行某種活動時所假借的名義,比如“有的單位打著開會的幌子游山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