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璞
望江南 超然臺作
宋·蘇軾
春未老,風細柳斜斜。
試上超然臺上看,
半壕春水一城花,
煙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卻咨嗟。
休對故人思故國,
且將新火試新茶,
詩酒趁年華。
春天還沒有過去,細細微風輕撫著柳枝斜斜。登上超然臺遠遠眺望,護城河里半滿的春水與城內(nèi)競相開放的花朵交相輝映。家家戶戶隱約在這朦朧的煙雨之中。
寒食節(jié)過后,酒醒卻嘆息不已,不要在老朋友面前思念故鄉(xiāng)了,姑且點上新火來烹煮一杯剛采的新茶,趁年華尚在,作詩飲酒。
蘇軾這首詞豪邁卻又不失婉約,寫登密州(今山東諸城)超然臺時所見暮春時節(jié)的郊外景色,觸景生情。寒食,在清明前二日,相傳為紀念介子推,從這一天起,禁火三天;寒食過后,重新點火,稱為“新火”。寒食過后,正是清明節(jié),應當返鄉(xiāng)掃墓。但是,此時卻欲歸而歸不得,寄寓了作者對故國、故人不絕如縷的思念之情 。
在很多詩詞中,飲茶都是文人墨客傳情達意的標志性元素,貫穿一年四季的悲歡離合。蘇軾的這首詞中寫的是清明茶。
清明茶除了嫩芽外,還有一芽一嫩葉的,前者泡在水里像展開旌旗的古代的槍,被稱為旗槍;一芽兩嫩葉的則像一個雀類的舌頭,被稱為雀舌。
4月20日是農(nóng)歷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谷雨節(jié)氣,也是春季之中的最后一個節(jié)氣。這個節(jié)氣內(nèi)采摘的茶葉叫谷雨茶,自古以來被認為是最好的茶葉。
對于中國人來說,飲茶養(yǎng)生是流傳了幾千年的傳統(tǒng)。茶葉中的有效營養(yǎng)成分多種多樣,比如大家熟悉的咖啡堿,還有茶多酚、維生素等。
茶葉含有的咖啡堿,能興奮中樞神經(jīng),振奮精神,促進思維,消除疲勞,提高工作效率。咖啡堿還能夠抑制腎小管對水的重吸收,同時擴張腎臟血管,以暢通血流,有利尿的作用,減少有害物質(zhì)在腎臟中的滯留時間??Х葔A還可排除尿液中的過量乳酸,有助于人體盡快消除疲勞。也能提高胃液的分泌量,幫助消化。所謂“久食令人瘦”的道理就在這里。
茶多酚具有很強的抗氧化性和生理活性,是人體自由基的清除劑。1毫克茶多酚清除對人機體有害的過量自由基的效能相當于9微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衰老效果要比維生素E強18倍。
茶多酚對亞硝酸和黃曲霉有抑制作用。進而可以預防胃癌、食道癌、肝癌等。
茶葉中含有的黃酮類物質(zhì),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茶中的肌醇、葉酸等化合物能夠調(diào)節(jié)脂肪的代謝。
茶葉中含氟量較高,每100克干茶中含氟量為10~15毫克,且80%為水溶性成分。若每人每天飲茶葉10克,則可吸收水溶性氟1~1.5毫克,而且茶葉是堿性飲料,可抑制人體鈣質(zhì)的流失,有益于預防齲齒。
按制作原理,中國茶葉分為六大類,即綠茶、紅茶、黃茶、白茶、青茶、黑茶。后來又有一些再加工的茶,如花茶等。各種茶葉中有效成分不同,功效也有所不同。
綠茶保護心血管。綠茶屬于不發(fā)酵茶,代表有西湖龍井、洞庭碧螺春、黃山毛峰等。其主要功效是預防癌癥和心血管疾病,還能抗氧化、提高免疫力、抑制和殺滅細菌等。
白茶緩解焦慮。白茶按照分類方法不同,分為兩種。一種是人們比較熟悉的安吉白茶,是綠茶的一種,由于口味較綠茶更為醇和,近些年來大受歡迎。白茶的主要功效有保護腦神經(jīng)、增強記憶、減少焦慮等。此外,白茶中的茶氨酸可以中和一部分咖啡堿的作用,怕飲茶影響睡眠的人,可以喝點白茶。還有一種產(chǎn)自福建福鼎一帶的白茶,產(chǎn)量較少,口味較一般綠茶偏重,對于調(diào)節(jié)免疫力和降血糖都有不錯的功效。
青茶、紅茶降低膽固醇。青茶屬于半發(fā)酵的茶,其代表品種有武夷巖茶(大紅袍)、鐵觀音、凍頂烏龍茶、鳳凰單樅等。而紅茶屬于全發(fā)酵的茶,代表品種有安徽的祁紅、云南的滇紅。印度和斯里蘭卡的紅茶也是享譽世界的名品。紅茶由于經(jīng)過發(fā)酵,比綠茶刺激性低,功效也有所不同,能促進血液循環(huán)、降低膽固醇等。
黑茶減肥消脂。黑茶屬于后發(fā)酵的茶,人們最熟悉的就是普洱茶,其中茶多酚類物質(zhì)的總量較高,具有很好的降脂減肥效果。
專家認為,出于養(yǎng)生的考慮,大家不必購買特別貴的茶。明前茶因為采摘早,其中的茶氨酸、維生素C含量較高,而茶多酚含量較低。綠茶加工工藝最簡單,營養(yǎng)成分保存更完好一些。
在選擇了適合自己的茶葉后,如何讓它發(fā)揮最大功效,也是一門學問。不同的茶,沖泡、飲用的方法都各有講究。
普通人每天飲茶12克比較適合,分3~4次沖泡。正常人,特別是中老年人,每天飲茶4~5杯為宜。茶水以淡為好。喜歡喝濃茶的人,每天以喝1~2杯中等濃茶為佳。吃油膩食物較多、煙酒量大的人可適當增加茶葉用量。孕婦和兒童、神經(jīng)衰弱、心動過速者,飲茶量應適當減少。
現(xiàn)代人飲茶喜歡洗茶,但實驗發(fā)現(xiàn),綠茶沖洗兩次其有效成分浸出率約70%,紅茶約為60%。也就是說,如果過度洗茶,營養(yǎng)物質(zhì)會大量流失。如果茶葉不得不洗,洗茶時間不要超過15秒。綠茶和白茶,最好不要洗。但有一種例外,對咖啡堿比較敏感的人,可以喝茶前洗一遍,因為其中的咖啡堿浸出比茶多酚快,快洗可以去掉部分咖啡堿。
泡茶以沸水沖泡為宜。溫水泡茶浸出有益化學成分不如沸水泡茶充分,但飲用時,以溫茶為宜。隨著功夫茶的流行,人們喝茶“越來越燙”,這非常不對。飲茶的最佳溫度應該在60度左右,不要超過70度。過熱、燙嘴的茶,會對咽喉、食管和胃造成刺激。也不宜喝冷茶和沖泡過久的茶,因為冷茶對身體有寒滯、聚痰等副作用。沖泡太長時間或是過夜的茶有效成分會大為降低,茶水中有害微生物會增多。
一天之中可在不同時間飲不同的茶:清晨喝一杯淡淡的綠茶,醒腦清心;上午喝茉莉花茶,芬芳怡人,可提高工作效率;午后喝杯紅茶,解困提神;晚上與朋友或家人團聚,泡上一壺烏龍或普洱,別有一番情趣,也不至于影響睡眠。
(編輯 ? ?林 ? ?妙)
(投稿郵箱:323179458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