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子珩
“子在齊聞韶, 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于斯也?!?/p>
快樂是激勵我們勇往直前的一輪旭日,是心靈得以棲息的幽藍港灣,它撒播在人類歷史的漫漫長河中,是多少奇跡的締造者!
我從小是個不安分的家伙,胸中像有一團火,身上使不完的勁兒,心靈不得片刻安寧,直到那天我邂逅了他。
寧靜的清晨,我揉揉惺忪的睡眼,翻開那本生物科普書,一霎時,美輪美奐的大門向我敞開——生命是啥?一團細胞!細胞是啥?就是一個肉球!生命比想象中的復雜精妙千萬倍,幾千種物質在細胞中有序而不差分毫的運行,而這一切竟發(fā)生在比頭發(fā)絲還小一百倍的細胞中。這一刻我的世界靜下來了,像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密友。
我深深嘆服于生命的神奇與偉大,從此,每當我看到幼嫩青蔥的小芽和奇麗濃艷的花朵,都會有別樣的欣喜涌上心頭。于是枯燥的生物知識成了我的百草園,我常遨游其中,物我兩忘,怎一個樂字了得。
前年假期,懷著對生命的熱愛,我踏進了長白山原始森林。繁茂的樹木交相輝映,升起一抹綠云。和煦的陽光從葉間穿梭而過,在一層層翠綠植被上灑下閃耀的碎金。倒木橫斜著,仰面投入大地慈母的懷抱,上面卻綴滿新綠的嫩芽,綻放著勃勃生機,新老生命結成了一個閉環(huán),讓有限的生命得以無限的延續(xù)。
我定定心神盡情呼吸著新鮮空氣。發(fā)現這無數種生物以及土壤空氣之間,永遠進行著周而復始的能量流動,物質循環(huán)。經過億萬年的進化,它們一代代互相適應,接合成一個天衣無縫的整體,我的心已被這翠綠濃濃渲染,平常的一草一木,這時卻顯得格外高大。
二十一世紀是生物的時代。生物的三大實用領域:種植業(yè)、醫(yī)學、環(huán)境保護學,勢必將在未來的歲月發(fā)揮其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將是全人類生命的補給線以及種族繁衍的基本保障。子曰: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每當我捧起一本生物書,心中充滿的不僅僅是樂趣,更有對國家和民族未來的責任,這是一種多么充實的愉悅!
春雨過后,萬物復蘇。今早我看見樹枝上又冒起了嫩綠的新芽,不禁陶醉于生命的美妙,遂有感而發(fā):“墨枝干兮霜鴉寒,風凜凜兮草木殘。春隨細雨一夜到,紅紫滿枝芳花璨。青跡點點春色漫,碧云片片鳥飛還。隱翠盡放寒節(jié)去,新年伊始樂無邊?!?/p>
(作者系北京市第八中學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