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云美
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懷,倡導并實踐了愛的教育,他愛教育,愛學校,愛學生,是一位有大愛的人。本人在教育教學中,努力踐行陶行知先生愛的理念,爭做有愛的人!
一、從“愛”出發(fā),用真情澆灌學生
熱愛是最好的老師。老師真心實意地愛學生,是搞好教學的關鍵所在。本人既為人師表,也為人母。我總是用母親般的心懷面對我所教的每一位學生,讓每一位學生都陽光般的生活、學習著,像一朵朵美麗的花兒驕傲地開放著。
我所教班級的語文成績一直不錯,個中原因,不是機械性、填鴨式的教育結果,而是源于我對學生“愛”的結果,那份濃濃的“愛”創(chuàng)造的奇跡!我的語文教學別具一格:
(一)在實踐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興趣
我所教的學生對語文總是充滿著濃厚的興趣,什么原因呢?因為我喜歡開展實踐活動,在實踐中學語文,學生喜歡!
我常常將小游戲呀,分角色朗讀呀,情景劇呀,等等,帶進課堂,從學生那么積極參與的表現來看,這樣的語文課堂,他們喜歡的不得了。上《晏子使楚》這一課,我沒用常規(guī)的教學方法,而是在理解了課文的基礎上,我讓學生回家準備準備,第二天來情景劇表演。想不到,第二天的表演準備讓我大為驚嘆:有的學生用紙盒子做了楚王的皇冠,有的用毛筆在白紙上寫了大大的“囚”字,有的同學還帶了押解犯人的木棍……他們自主理解課文的能力,他們無限的創(chuàng)造力,怎么能不令我驚嘆?我,則像導演一樣負責指導他們如何更好地表現自己,如何使自己的語言、神態(tài)更符合自己的角色。整節(jié)課生趣盎然,課文中的人物形象活躍在課堂上,也深深地印在同學們的心中。
課后,有的同學在日記中寫道:“原來語文課還可以這么去學,我真是太喜歡語文課了,太喜歡語文老師了!
(二)從小練筆入手指導學生寫作
我從來不會布置學生寫“無話可寫”的作文。我總是根據課文內容,挖掘課文內涵,要么補寫,要么改寫,要么續(xù)寫,要么仿寫。學生的話兒如噴涌的泉水源源不斷。學完兒童詩《我想》,我就引導學生仿寫詩歌,其中夏x同學仿寫的《我有一個夢想》還在校報上發(fā)表了呢:“我有一個小小的夢想,那就是——變成一片濕潤的土地,滋潤小花、小草……”李xx同學模仿《頤和園》“移步換景”的寫法,寫出的小練筆《我們的班級》給全班同學留下了難忘的印象。
因為我有“愛”,在“愛”的引領下,同學們的作文很精彩!
(三)組織學生積極參與各級各類比賽活動
校報光榮板上公布著:五(1)班張xx、王xx獲南陵縣講故事比賽二等獎、三等獎;佘x的征文《中國因和諧而美麗》獲全國三等獎,湯x參加紅色演說比賽或縣一等獎……
張xx的習作在《少年智力開發(fā)報》上發(fā)表了;
豐x的作文在《中華活頁文選》上刊登啦!
學生的收獲,老師的付出。我用自己的愛心和耐心,引領學生在成長的道路上一路歡歌!
二、以“德”治班,用責任連接家校
本人治班有絕招:以“德”治班,用“情”感人。
作為一名教師,特別是一名班主任,對于捍衛(wèi)學生純潔的心靈,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在班級管理中,我首先注意為人師表,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打動學生,感化學生,主動熱情地幫助學生,促使學生形成團結、上進、勤奮的優(yōu)秀品質。通過班會等形式與學生討論,循循善誘地幫他們正確面對生活中的問題,培養(yǎng)與師長、同學健康和諧的關系,我贊同“好孩子是夸出來的”這句話,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在嚴格要求的基礎上,我盡量多地使用表揚和鼓勵,促使學生健康向上,而不是給他們的心靈上留下陰影。特別是對待后進生和心理上有些問題的學生,我常常通過耐心細致的溝通和恰如其分的措施,竭力使他們消除自卑,重拾自信,并且使他們在性格上逐漸變得樂觀開朗。
肖x,一個沉默寡言、自卑的男孩,在我的關心與感召下,變得開朗活潑,愿意與人交流;
陳xx,有些自虐的小女孩,在我的擁抱下,逐漸好轉,并在幾年之后,遇到我,還會主動地給我一個熱情的擁抱。
……
孩子的教育離不開老師和家長的共同協作,我特別注重與家長的交流??墒?,我發(fā)現每當我與學生說到請家長時,他們就表現出一種畏懼和擔心。究其原因,原來在孩子心目中,只有他們犯了錯誤時,老師才會請家長,每次請家長后就會被家長訓斥,重者還要被打,所以孩子們很反感。為了消除孩子們的疑慮,我便試著改變策略,當孩子進步了,我才打電話通知家長;當孩子做了好人好事,成績有了進步時,我頒發(fā)喜報告知家長。我本著少懲罰、多肯定;少質問、多鼓勵;少訓斥、多交談;少命令、多引發(fā)的談話政策,進行入情、入理、入境、入心的教育,讓孩子不把學習當成負擔,健康快樂地成長,讓家長和我一起分享孩子們成功的快樂。對于班內的學困生,我始終以“不放棄每一個學生”為行為準則,樹立他們的自信心。通過不同的方式和有益的活動,讓他們每一個人都有展示自己的機會??吹揭稽c點進步,都給予鼓勵和表揚,讓每一片綠葉都享受“愛”的陽光。
我每學期都會召開一次專題家長會。會議內容會隨著學生的長大、年級的變更,不斷深入。由“我們進步了”到“我們都是好孩子”,再到“讓我們都做最好的自己”……每次家長會,我都有專門的發(fā)言稿、課件,有一次會議的幻燈片課件有二百張之多,對學生、對班級,我是娓娓道來,如數家珍。
家長會的形式也新穎別致。有學生代表匯報,有家長發(fā)言,有學生精彩的展示,有師、長交流,有家長與家長之間的交流,我還會給表現好的家長頒發(fā)獎狀呢。
我的家長會,家長們都愿意來。五十六名學生的班級,有五十二位家長來開會,參會率之高,令人震驚!
每到學期結束,家長們就會來電話:“湯老師,千萬別將我的孩子分到別的班呀!”
學期開學,家長們又會高興地說:“湯老師,把孩子交給你,我很放心!”
三、用“情”交往,為青年教師成長護航
我校聘請了近十位剛出校門的青年教師任教,這些年輕人需要老教師“幫、扶、帶”。我真情實意地指導她們,幫她們渡過教學生涯中最青澀的時光。
袁陽陽老師,愁于改不完作業(yè)。我告訴她,有些作業(yè)是可以培養(yǎng)小助手來改的。大組長改四人小組長的,小組長改小組成員的,這樣既節(jié)省了老師時間,又培養(yǎng)了學生能力,袁陽陽老師的憂愁沒有了。不過,我告訴她,有些作業(yè)是老師必須親自改的,那絕對不能委托。
我指導小袁老師的公開課——《長征》,袁老師開始做的課件長、深奧、枯燥,學生聽得索然無味。我?guī)退匦抡硭悸?,教她將課件做得如何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以“我會認”“我知道”“我會讀”“我會唱”的形式呈現,比原先好多了,學生聽得津津有味。正是得益于這樣的打磨,袁老師在今年繁昌縣教師考編中脫穎而出,以第二名的好成績考進了繁昌教師隊伍。她的全家對我都充滿了感激之情,說是我?guī)瓦@孩子找到了“飯碗”。
汪超亞、徐淑萍等老師都得到過我的指點或幫助,
面對別人的感激,我始終覺得:“能為年輕人保駕護航,這是我的榮幸!”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里發(fā)出來,才能打動心靈的深處。”我謹記著陶先生的教導,用真心愛學生、愛同事、愛教育事業(yè),做有愛的人!
編輯 謝尾合